酉 齋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藝術(shù)品拍賣行業(yè)也遇到?jīng)_擊。但在09年春拍中,古籍文獻市場卻出現(xiàn)逆市上升的勢頭。而且就古籍這一類別的拍賣來說,可謂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繁榮。
插足古籍的拍賣機構(gòu)數(shù)量空前
古籍拍賣業(yè)務(wù),以前只有嘉德、翰海、中國書店等幾家拍賣機構(gòu)開設(shè),近年逐年增多,像北京保利也增設(shè)古籍專場。
2009年春拍,插足于古籍市場的拍賣機構(gòu)數(shù)量達到空前最多。而且繼續(xù)出現(xiàn)一些首次涉足古籍拍賣業(yè)的公司,如北京歌德、江蘇省拍賣總行等。
粗略統(tǒng)計,09春拍,有超過15家拍賣機購在爭奪古籍貨源和拍場份額。而且很多在整個藝術(shù)品拍賣行業(yè)不太知名的拍賣行,在古籍拍賣這一類別的行內(nèi)卻挺有名氣。也有些拍賣行這幾年先從做古籍業(yè)務(wù)起家,壯大了再旁及書畫拍賣。
“能出高價的人很多”
“想買的書都有很多人在爭,現(xiàn)在能出高價的人很多,價格抬得挺高,不少書超出我的出價上限,”一位5月底在京津參加了7場古籍拍賣會的買家說,“6月中期上海還有3場,怕也爭不過別人,反而有點不太想去競買了。”
在5月29日的北京海王村古籍拍賣,一套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刊本4函30冊、竹紙的《明詩綜》,由3萬拍到8萬元。一位藏家說:“我本來也有一套,去年初以兩萬多賣了,早知就留到現(xiàn)在”。本場中的一套黃秋岳的《聆風簃詩八卷詞一卷》,4冊、白紙,民國精寫刻本。這個被以漢奸罪處決的民國人的詩集,拍賣前就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何況僅3000元的起拍價也讓買家躍躍欲試。有藏家擬出到1.6萬,誰料拍到了2.12萬,平均5000多元一冊的民國寫刻詩集,貴同紅藍印本,也讓人咋舌。
再現(xiàn)成交高峰
嘉德是最早開設(shè)古籍專場的拍賣機構(gòu)之一,也是一直以來古籍市場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從嘉德2003年到09年春拍的古籍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09年古籍成交額又重上了一個高峰,春拍成交1929.76萬元,這是嘉德古籍成交總額兩年來的新高,成交率也超過六成。
北京保利2009春拍“古籍文獻及名家墨跡”專場成交822.60萬元,比08年春秋兩次大拍五六百萬元的成交也是大幅進步。
5月29日的北京萬隆古籍善本專場成交總額881.14萬元,成交率近85%,比萬隆08年秋拍古籍的160萬元大幅增加。
上海博古齋拍賣公司今年4月常規(guī)拍賣的時候,古籍專場的成交價達到了130余萬元,創(chuàng)下了該公司古籍常規(guī)拍賣的新高,博古齋2009年春拍的古籍拍賣也于6月中旬舉行,可謂承勝追擊。
胡適存友朋信札掀民國書札熱潮
5月30日,中國嘉德2009春拍古籍善本專場中,一批之前從未亮相的“胡適存友朋信札”,包括陳獨秀等致胡適信札13通27頁(554.4萬元人民幣成交)、梁啟超致胡適詞稿及信札11通34頁(78.4萬元人民幣成交),徐志摩致胡適信札3通9頁(112萬元人民幣成交)共拍出744.8萬元人民幣。
中國嘉德古籍善本部總經(jīng)理拓曉堂先生表示:以往古籍善本藏家多半關(guān)注的是藏品的文物性價值,以時間遠近判斷拍品優(yōu)劣,而此次“胡適存友朋信札”引發(fā)市場的熱切關(guān)注,說明了古籍善本的文獻性價值也非常重要,一些時間并不久遠,但可補重要史料的文獻資料,也值得藏家珍藏。
而本場中匯聚了清末民初眾多文人學者信札的一批“鄭逸梅先生舊藏”,成交率高達91%。
在北京保利拍賣,蔡元培、胡適等人題寫的《翰墨因緣》冊頁(七開)成交價34.72萬元。1開內(nèi)容涉及民國初年滬寧鐵路修建經(jīng)費等事宜的孫中山先生的信箋成交價8.96萬元。
首次開設(shè)古籍拍賣專場的北京歌德,有周作人致武者小路實篤信札一頁,附武者小路畫片一幀。成交價2.92萬元。武者小路實篤(1885-1976),日本小說家,劇作家。魯迅先生曾將其劇作《一個青年的夢》譯介給中國讀者。
明版書精品價位直逼宋元版
嘉德春拍,明萬歷南京吏部刊本、宮裝原函原封、開本闊大、刻印精美、為清宮天祿琳瑯舊藏的《宋版六經(jīng)圖》以268.8萬元成交。明嘉靖三年(1524)司禮監(jiān)初刻初印本、10函100冊保存完整的《文獻通考》成交價達134.4萬元。明嘉靖十三年(1534)袁褧佳趣堂刻本10函60冊的《文選》六十卷成交35.84萬元。
在許多人的記憶中,兩三百萬的價位在幾年前能買挺好的宋元版了,如2005年嘉德秋拍元刻本8冊《韋蘇州集》十卷拾遺一卷,有季振宜藏印,袁克文題跋,迭經(jīng)名家收藏,罕見之至。又經(jīng)清莫友芝撰《郆亭知見傳本書目》卷十二上著錄,成交價220萬。如今宋元版書在市面幾近絕跡,明代精品被看中,成為關(guān)注文物生、以年代久遠為尚的藏家們的新寵。這也說明了古籍精品善本資源的日漸枯竭。
清中期以前的古籍呈穩(wěn)升之態(tài)
清三代,康雍乾的古籍早已是收藏的熱點。很多年前就有規(guī)定,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文物是不能出境的,后來更將這一年限標準下調(diào)至1911年。這也很大程度提高了人們對清三代乃至整個清代古籍收藏的重視。
5月28日北京德寶拍賣公司有二函十二冊的《曝書亭集八十卷附錄一卷笛漁小稿十卷》,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朱稻孫精寫刻本。成交價14.56萬元。作者朱彝尊為清初詞文大家,極被后人推崇,其書傳世多為后印本,且后印本諱礙文字皆被剜去,此拍賣品為初刻初印本,諱礙文字——俱存,甚是難得。
5月29目的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出現(xiàn)2函12冊白紙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揚州刊本《凝香室鴻雪姻緣圖記》,是書為作者麟慶(1792—1846年,字見亭,滿洲鑲黃旗,嘉慶進士,道光年間任江南鈳道總督)自述一生游歷之作,凡240景,一文一圖,收版畫240幅。文圖刻印俱佳,為清中期家刻本之代表作。成交價6.495萬元。近現(xiàn)代詩文詞集繼續(xù)走俏
幾乎每個拍賣機構(gòu)的古籍專場都有近現(xiàn)代詩文詞集上拍。近現(xiàn)代詩文詞集是近年新貴,但相對于宋元明清的刻本,近現(xiàn)代詩文詞集的價位仍處低層,一萬元以內(nèi)就能買一兩套較好的集子,有的地方名人的詩集幾百元就能買到,易于入門。加上近現(xiàn)代史是熱門,很多人把某省某地的多邦文獻作為藏書專題,也有不少人把近現(xiàn)代詞集作為專題收集。趁著時代還近、價亦不高,形成自己特色的古籍收藏。
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春拍中的民國五年(1916)精寫刻本《秋蟪吟館詩鈔》七卷5冊,拍賣前有人認為:此書的木刻書版還在,中國書店近年還用此書版來重印,重印本常見,所以對拍賣的這個民國初印本也不感興趣。但不料成交1.344萬元,比前兩年此書約5、6干的拍賣成交價又翻了倍。
5月26日天津國拍今古齋的古籍中有近現(xiàn)代四大詞家之一的朱祖謀《疆邨詞四卷》,朱祖謀(1857—1931),浙江人,號疆邨,清光緒九年(1883)進士。歷官編修,內(nèi)閣學士,禮部侍郎,廣東學政。辛亥革命后隱居上海。為近代著名詞人,與王鵬運、況周頤、鄭文焯稱為清末四大家。拍場所見《強邨詞四卷》為竹紙,金鑲玉裝成四冊(估計原裝實應(yīng)一冊),成交價3,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