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利主要是以經濟收入水平低和生活無人照顧的老年人、殘疾人和孤兒等特殊社會群體為對象,為他們提供生活供養(yǎng)、疾病康復和文化教育等福利。我國的社會福利主要包括三方面:
老年人福利。老年人福利是國家或社會為了安定老人生活、維護老人健康、充實老人的精神生活而制定的社會公益服務?!吨腥A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guī)定,國家和社會應采取積極措施,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參與社會發(fā)展的條件。
老年人福利主要有三種形式:
(1)收養(yǎng)性福利。收養(yǎng)性福利的主要職能是收養(yǎng)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孤寡老人。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qū),也開展自費收養(yǎng),主要收養(yǎng)一些由其單位或親屬付費的老人。收養(yǎng)性的福利設施包括老年院、養(yǎng)老院、老年公寓、托老院和福利院等。
(2)娛樂性福利。娛樂性福利的主要職能是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文化娛樂性服務,包括老年人大學、活動中心、活動站等。
(3)一般服務性福利。一般服務性福利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一些生活和健康方面的服務設施,包括老年人康復中心、老年醫(yī)院、老年人咨詢中心、老年人交友中心等。近年來,我國積極推行社會福利社會化,在以國家、集體舉辦的老年福利機構為支柱的前提下,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老年社會福利,機構,建立以居家養(yǎng)老為基礎、以社區(qū)老年人福利服務為依托的老年人社會服務體系。
殘疾人福利。殘疾人福利是指國家和社會對殘疾人所采取的扶助、救濟和其他的福利措施。我國于1990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為殘疾人康復、教育、勞動就業(yè)、文化生活、社會福利等提供法律保障。我國對殘疾人的福利主要包括就業(yè)、救助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政府通過興辦福利企業(yè)、實施按比例就業(yè)和扶持殘疾人個體從業(yè)等形式,幫助殘疾人實現(xiàn)就業(yè),并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政府通過采取臨時救濟和集中供養(yǎng)以及興辦殘疾人福利安養(yǎng)機構等措施,對殘疾人提供特別救助照顧;政府通過特殊教育機構(包括聾啞學校、低能兒童學校、弱智兒童班等)對特殊對象(包括盲、聾、啞、肢殘、弱智等)實施特殊教育;政府還通過開展康復醫(yī)療和健康重建,幫助殘疾人恢復或者補償功能,增強其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兒童福利。兒童福利特指補充或替代父母照顧和管理兒童,尤其是對孤兒、棄兒、盲童、聾啞、肢殘、弱智兒童等舉辦的福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國家為殘疾兒童、孤兒和棄嬰等有特殊困難的兒童提供福利設施和服務,保障其生活、教育和康復。主要包括:
(1)兒童福利院。這是在城市舉辦的以孤兒為主要收養(yǎng)對象的福利事業(yè)。其任務是收養(yǎng)城市中無家可歸、無生活來源、無法定義務撫養(yǎng)人的孤兒和收養(yǎng)自費的家庭無力看管的殘疾兒童。對殘疾兒童實行養(yǎng)、治、教相結合和供養(yǎng)與康復并重的方針,通過康復和醫(yī)療措施,恢復其自理生活和勞動能力,并對其進行文化和職業(yè)技能教育,為其將來走上社會創(chuàng)造條件。
(2)殘疾兒童康復中心。這是為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服務的福利事業(yè)單位。其任務是為殘疾兒童提供門診和家庭咨詢,開展各種功能訓練和醫(yī)療、教育、職業(yè)培訓,以減輕殘疾程度,恢復自理生活和從事勞動的能力,為其走向社會創(chuàng)造條件。
(3)sOS兒童村。這是一項安置孤兒的國際性社會福利設施。兒童村以模擬的家庭為單位,。一般由15至20戶“人家”組成,每一戶招聘一個“家庭媽媽”,每戶由約20個不同年齡的孤兒組成,他們作為一家的“兄弟姐妹”而共同生活。兒童村不把孩子送給別人寄養(yǎng),在SOS兒童村里一直生活到他們能獨立生活和自我照料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