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昉
[摘要]本文是一個實驗研究,對象是67名中國大學生,目的是比較兩種英語語法教學方式的效果(隱性教學與顯性教學)。將67名實驗對象學生分為英語水平相當的兩個組,分別命名為隱性組(33人)和顯性組(34人)。采用的語法項目為較容易的主謂一致和較難的虛擬語氣。實驗進行了前測和兩次后測,三次測驗都采用相同的試題數量和類型。實驗表明,顯性語法教學在難易兩個語法項目中都取得了略微優(yōu)于隱性教學的效果,并在課時使用上效率更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 語法 隱性教學 顯性教學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應該如何有效地教授語法在英語教學領域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鑒于母語中的語法學習是無意識的,因此,有人提出,語法不用教。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發(fā)現,在特定的教學法中,學生的確可以在沒有顯性語法教學的情況下習得語法。這一觀點似乎更加證明了隱性語法教學的成功。
1.對于兒童
英國教育專家Jayne Moon(2000)的研究表明,兒童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學習語言時,兒童的注意力通常放在語言的意義上,他們很少注意語言形式或規(guī)則。他認為兒童有自然習得語言的能力,更適合隱性的語言教學。
2.對于初中和高中學生
Ziemer Andrews于2007年對70名13到19歲的亞洲英語學習者進行了實驗,以比較隱性語法教學和顯性語法教學的效果。實驗表明,對于較容易的語法點,隱性教學和顯性教學的效果幾乎沒有差異,但是對于較難的語法項目,隱性教學的效果明顯不如顯性教學的效果好。
3.對于中國大學生
對于中國大學里的英語學習者來說,隱性語法教學和顯性語法教學哪個更適合呢?本次實驗旨在借鑒Ziemer Andrews的實驗方法,對中國的67名大學生進行實驗。
1.實驗目的
這個實驗旨在獲得有效的數據,以分析隱性語法教學和顯性語法教學在中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效果差異,并對差異進行分析,尋求更適合中國大學生的英語語法教學方式。
2.實驗方法
抽取上海杉達學院67名大學生(年齡在18~22之間)作為實驗對象。將實驗對象分為英語水平相當的兩個組,分別命名為隱性組(33人)和顯性組(34人)。
對隱性組采用隱性教學方式,對顯性組采用顯性教學方式,分別進行難易兩個語法項目的教學,采用的語法項目為較容易的主謂一致和較難的虛擬語氣。
兩種教學方式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隱性組采用“任務型教學”,即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使用等方式,學習目標語法項目。(J. Willis,1996:23)而顯性組則以教師為課堂的中心,以教師講解語法規(guī)則為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語法項目。
實驗針對目標語法項目對隱性組和顯性組分別進行了前測,后測和兩周后的第二次后測。三次測驗都采用相同的試題數量和類型,每次測驗中,兩組均使用相同的測驗內容。每次測試的題目力求難度相當,并都以語法試題和小型的翻譯為主。
實驗總共歷時八周。實驗所得數據被詳細記錄并分析,以比較兩種不同語法教學方式的效果。
3.實驗數據分析
根據測驗得到的數據分析,對于較難的語法項目,采用顯性語法教學的顯性組同學的成績提高了16.4%,而采用隱性語法教學的隱性組同學的成績提高了13.2%,顯性組的教學效果優(yōu)于隱性組3.2個百分點。對于較容易的語法項目,顯性組的成績提高了5.6%,而隱性組的成績提高了4.9%,顯性組依然以微弱的優(yōu)勢高出隱性組0.7個百分點。
在兩周后的再次后測中,由于學生對兩周前學習的語法知識有所遺忘,所以兩組學生的成績比第一次后測都有所降低。對于較難的語法項目,兩組成績分別降低了4.1%(顯性組)和2.7%(隱性組)。對于較易的語法項目,兩組成績變化不大,分別降低了1.1%(顯性組)和0.8%(隱性組)。雖然差異不大,但依然可以看出,通過隱性語法教學方式習得的語法能給學生留下更深的印象。但綜合來看,顯性語法教學在教學效果上依然略微優(yōu)于隱性語法教學。
另外,從在實驗的過程可以看出,采用隱性語法教學方式教授目標語法項目所需的時間遠遠大于顯性語法教學的時間。尤其對于較難的語法項目,為了使學生在隱性教學條件下明白并習得目標語法項目,教師需要花兩倍甚至三倍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提示,分析,討論和使用。而顯性的語法教學方式則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明白語法項目的規(guī)則并練習使用。因此,可以明顯看出顯性語法教學比隱性語法教學在課時的利用方面效率更高。
但是,在教學實驗過程中,顯性的語法教學方式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的參與有限。而在隱性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和老師的互動較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方面更有優(yōu)勢。
4.結論與建議
此次試驗的目的在于分析隱性語法教學和顯性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效果差異,并通過分析尋找更適合中國大學生的英語語法教學方式。從實驗的數據可以看出,顯性語法教學在難易兩個語法項目中都取得了略微優(yōu)于隱性教學的效果,并能有效利用課堂,以較短的課時完成語法教學任務。
然而,興趣的培養(yǎng)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隱性語法教學的方式能更多地提供老師和學生的互動,課堂氣氛相對于顯性教學更活躍。因此,隱形語法教學和顯性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各有優(yōu)勢和弊端,如果教師能夠按照課時的安排和課堂的氣氛靈活采用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則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Andrews, Karen L. Ziemer. The Effect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Instruction on Simple and Complex Grammatical Structures for Adult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J]. TESL-EJ Top Vol.11, No.2, 2007.
[2]Lynch, Larry M. Grammar Teaching: Implicit or Explicit.
[3]Moon, Jayne.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M]. Macmillan ELT,2005.
[4]Willis, J. Task-Based Learning: What Kind of Adventure.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