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鑫
《天藍色的彼岸》——用童話解說死,生動地描繪了死后靈魂從了斷塵緣到走向新的生命輪回的過程。它告訴我們:死不是絕對的終結和虛無:它教導我們:要珍惜生,但不必畏懼死。
——周國平
我從未接觸過死亡,沒有參加過任何人的葬禮,更沒有思考過死亡到底意味著什么。當然,或許沒有人會覺得一個青春年少的孩子應該去想這些。
英國作家艾利克斯·希爾的《天藍色的彼岸》是本寫給孩子們的書,是一個童話,是一次溫暖的關于生命和死亡的啟蒙。
書中的主人公一十歲的小男孩哈里在和姐姐吵架后,騎車出去買東西,卻不幸因車禍去了另一個世界。在那里他得知自己最終的目的地是“天藍色的彼岸”,但他還掛念自己的親人、朋友、老師、同學。所以不能出發(fā)。后來在一個叫阿瑟的幽靈的幫助下。他回到人間。默默地向看不見他,也聽不見他說話的親人和朋友們告別,并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愿望——用意念控制了一支圓珠筆,寫下“對不起”向姐姐道歉。然后,小哈里毫無顧忌地奔向了天藍色的彼岸——一個可以獲得新生的地方。
書是寫給孩子們的,所以故事講得很簡單,就像發(fā)生在身邊一樣。語言很溫暖,不摻雜一絲悲傷和恐怖,字里行間都包裹著人間最本質、最純真的愛。讀過它的人誰都不會覺得這是一本關于幽靈的書。一個關于失去了一切包括生命的小男孩的故事。反而會因為書中的一些情節(jié)而受到心靈的觸動。
我們活著,可以呼吸甜甜的氧氣;可以看日出日落;可以欣賞天空的高遠和草原的遼闊;可以感嘆山的巍峨;和海的澎湃;可以品味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甚至可以感受微風撫過面頰的溫柔……
可有些人卻不在乎。他們覺得這些司空見慣的小事不必去珍惜,更談不到有所感悟,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生命的存在而存在著的,也不去想其實死亡本就是伴隨著我們一起出生的。沒有人可以預言自己的未來,說出死亡會在什么時候把生命帶走。等一切都結束時,即使幡然醒悟是不是也為時已晚了呢?
所以請學會珍惜,就像《天藍色的彼岸》中告訴我們的一樣——“正直、善良和誠實是美德,請去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多說‘謝謝和‘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交新朋友,別冷淡了老朋友;要認真地看一次日出,在睡覺前,絕不能生氣或者敵視任何人;要懂得頑強地前行,要勇敢,有錯誤就承認,不要怕說對不起:學會傾聽,但不要期待生活公平;生氣時不要采取任何行動,千萬不要低估了寬恕的力量?!碑斎灰惨涀。覀冏鲞@些并不是畏懼死亡,而是珍愛生命。
這一秒學會珍惜,下一秒才不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