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桂榮
[摘要] 目的:探討盡可能地保留生育能力,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的方法。方法:腹腔鏡下介入患側輸卵管注射MTX。結果:迅速殺胚2~3周,附件包塊消失。結論:附著于輸卵管內(nèi)的絨毛變性壞死,達到治療目的。
[關鍵詞] 早期異位妊娠;MTX介入療法;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714.2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5(a)-145-01
輸卵管妊娠發(fā)病率居異位妊娠的首位,其中對有保留生育要求的患者采用宮腔鏡下介入插管,注入藥物甲氨蝶呤(MTX),可將藥物直接注入異位妊娠包塊附近[1]。藥物作用快,能使異位妊娠組織溶解,而不需手術。避免因手術造成的瘢痕及粘連,滿足患者的生育要求,是較理想的療法。本文對望奎縣中醫(yī)院近兩年來就醫(yī)的異位妊
娠患者,選擇性采取宮腔鏡下插管介入治療,收到很好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例患者為2006~2008年在望奎縣中醫(yī)院就診的異位妊娠者,年齡23~35(平均29)歲,孕齡在25~50(平均38)d,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史、患處觸痛史、小腹隱痛史及停經(jīng)史。婦科檢查附件區(qū)觸痛、子宮略增大。血β-HCG 5~20 μg/L(放射免疫雙抗體法)正常值小于3.1 μg/L,陰道超聲檢查見典型的妊娠囊,或是附件區(qū)類似妊娠囊的液性暗區(qū),2例囊內(nèi)有胚芽及原始胎心波動,宮腔均無妊娠囊影像。無陰道流血。且符合以下條件[2]:①生命體征平穩(wěn)。②超聲監(jiān)測異位妊娠包塊最大直徑小于5 cm,無盆腔積液。③肝腎功能正常,血紅細胞小于100 g/L,外周血白細胞小于5×109/L, 血小板大于10×109/L。
1.2 宮腔鏡的操作方法[3-5]
囑患者排空膀胱,先行陰道B超檢查,確診在輸卵管妊娠,選用國產(chǎn)XG—5型宮腔鏡,鏡體外徑6.4 mm,操作孔外徑2.4 mm,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外陰常規(guī)消毒,消毒陰道及宮頸,查明子宮位置,探針探明子宮方向及深度,擴張宮頸至6.5號擴張器。以5%的葡萄糖注射液加慶大霉素240 000 U為膨宮液,將宮腔鏡進水孔注滿膨宮液后,順宮腔方向,將鏡體置入宮頸內(nèi)口,注入膨宮液,膨宮液壓力98~110 mmHg,直視下將鏡體朝子宮內(nèi)推進,全方位觀察宮腔內(nèi)情況,除外宮內(nèi)妊娠后,迅速將鏡視朝向患側宮角處,尋找輸卵管開口,開口顯示后,即迅速將導管插入患側輸卵管,繼而關閉膨宮液,順導管1 min內(nèi)注入MTX 50 mg,停5~10 min后,取出宮腔鏡體,拔出導管。后穹隆填塞紗布,將子宮推向后屈,宮頸朝上,以便藥物保留在患處。抬高臀部,臀高位平臥休息2 h后回病房。用藥后隔日或3 d復查血β-HCG,若較治療前下降≥15%,改每周測1次,直至正常值(<3.1 μg/L)。1周后復查血象、肝腎功能,如腹痛不加劇,2周后復查 B超,了解妊娠囊消融情況。
2 結果
5例患者均獲成功,注藥第1天出現(xiàn)陰道少量流血,患者主訴腹痛,腹痛持續(xù)3 d后逐漸減輕,1周后疼痛消失。血β-HCG 4 d內(nèi)無明顯下降。1周后血β-HCG下降10‰,2周后下降15‰,血β-HCG下降至正常,時間為20 d左右。經(jīng)7~15個月隨訪,附件包塊在治療后2~3個周內(nèi)消失,或更長。1例1年后宮內(nèi)妊娠。另一例8個月后,輸卵管造影梗阻。
3 討論
通過觀察認為,本療法適用于輸卵管妊娠早期無破裂,附件包塊直徑<5 cm,血β-HCG<50 μg/L者。MTX直接注入患側輸卵管,使附著于輸卵管的絨毛變性壞死,可獲迅速殺胚的作用。其藥理作用是抑制四氫葉酸生成而干擾DNA合成,使滋養(yǎng)細胞分裂受阻,胚胎發(fā)育停止而死亡,B超監(jiān)測妊娠包塊3 d內(nèi)無增大,(治療期間有56‰的患者盆腔包塊會增大,如無明顯內(nèi)出血,且血β-HCG在逐漸下降可不必手術),1~2周后明顯縮小,血β-HCG下降時間的長短與用藥前的水平有關[6]。嚴密觀察血β-HCG,B超監(jiān)測妊娠包塊,根據(jù)情況綜合分析,切不可麻痹大意,包塊吸收時間最長者可長達半年。
介入療法治療異位妊娠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了床位周轉率,減少了患者因手術帶來的痛苦及損傷,盡可能滿足期待有生育要求的人群,值得臨床婦科醫(yī)生的應用。但要嚴格掌握妊娠時限。
[參考文獻]
[1]李瑞蘭,趙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異位妊娠兩種方法比較[J].中醫(yī)藥學報,2004,32(1):26-28.
[2]楊學蘭.氨甲喋呤聯(lián)合中藥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研究[J].山西中醫(yī),2003,19(5):22.
[3]黃艷萍.腹腔鏡診治特殊部位異位妊娠的臨床意義[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7,12(5):407-408.
[4]姚夢凌,曾艷.特殊部位異位妊娠31例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7,8(9):1113-1114.
[5]侯素珍.甲氨蝶呤單次肌肉內(nèi)注射治療異位妊娠90例[J].中原醫(yī)刊.2007,34(24):71
[6]李玉斌,李偉.氨甲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作用[J].國外醫(yī)學婦產(chǎn)科雜志冊,1996,23(4):220.
(收稿日期:200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