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力
與“折”粘在一起的字眼,給人的感覺各有不同。而對于商家打折呢,其看法更是如此。
什么是打折?返券促銷與打折有什么關系?翻開第5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在第248頁查到:打折為動詞,又叫打折扣,是指降低商品的定價(出售);在第1725頁查到:折扣為名詞,是指在標價的基礎上按成數(shù)降價出售的方式;在第173頁查到:成數(shù)為名詞,是指一數(shù)為另一數(shù)的幾成。
所謂成數(shù),是用于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十分之幾的數(shù)。例如,據(jù)中國消費網(wǎng)傳來的消息,“2009中國3·15年度報告:五成以上購車以實用為主?!?五成就是十分之五,即一半以上的人購車是以實用為主。
所謂幾折,不妨稱為折數(shù)。折數(shù)用于表示一個數(shù)是原數(shù)十分之幾的數(shù)。比如,這條裙子打三折,表示裙子的現(xiàn)價為原價的十分之三。
為什么市面上流行用打幾折而不是降幾成來表示降價?這與約定俗成有關,也與成數(shù)與折數(shù)的貌合神離有關。表面上,成數(shù)與折數(shù)都是將比值的分母抽象為10,實際上,兩者對比的對象不一樣,這從兩者的定義就可以看出來。
為什么用打幾折而不用十分之幾來表示降價?這與用詞簡明有關。比如,“三折”就是“十分之三”,一樣的意思,用字卻省了。再說了,商家吼一嗓子“三折”,沒準會招來生意;吼一嗓子“十分之三”,沒準會招來“那誰”?所以,用打幾折的表示方法,廣大的消費者容易接受,商家廣告也樂得省墨賺錢。
買100返200,即買100元的商品就送200元購物券。這模樣好像在說,瞧,你只消花100塊錢買東西,我們就奉上200元的購物券,這券不僅沖抵了你花掉的100元,還白白相送100元。買東西不花錢,還有錢拿,會有這等好事?
呵呵,其實呀,我們不妨到返券促銷的購物現(xiàn)場去看一看。
假設A顧客花了100元,正巧(沒這么巧的!)買了標價100元的東西,又憑購物單換得200元的購物券,然后捏著這券兒滿店子地跑,想要找到與之相匹配的東西,正巧(沒這么巧的?。┵I到了200元的東西,于是懷著中獎一般的大好心情去兌換手中的這張券。請問,這位顧客為了得到和用掉這張券花了多少時間成本?這位顧客最后抱回家的一堆東東是不是真需要和真喜歡的?種種這些怎么折算成金錢?這里,還必須十二萬分強調(diào)的就是,商品的標價沒這么巧的,尤其是那些搶手貨!
為了說明返券促銷是變相打折,我們來舉個例子。為計算方便,假設A顧客花100元,買了100元的商品,又用換得的200元購物券買了200元的商品。也就是說,A顧客花掉100元,得到200元贈券,最后買了總計300元的商品。為便于了解,下面用一個簡單的算式來說明返券促銷是變相的打折。
計算返券促銷是打幾折的公式:
式中:
表示返券促銷所打的折扣;
a表示買商品所花的錢;
b表示返券的錢數(shù);
10是將這個相對數(shù)的計量形式用折數(shù)來表示。
比如,要將0.5化為百分數(shù),就要將分母抽象為100,即:
要將0.5化為折數(shù),就要將分母抽象為10,即:
上面列一張表,可一覽返券促銷與打折之間的關系。
直接在商品上的打折和返券促銷中的打折,兩者大不同。至少,從計算來看,直接標出商品折扣的話,顧客心里頭的小算盤一響,劃不劃算就清楚了;這返券促銷,明擺著買什么送多少,似乎給人以溫情,實為一種變相的打折,而且招法更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