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平
摘 要:南京方言形容詞特色鮮明,表示法生動、形象,不僅反映了程度的不同,而且在用法和感情色彩上獨具個性。南京方言形容詞的生動形式表示法主要有:狀語表示法、加特定修飾成分表示法、詞語重疊表示法、詞綴表示法、補語表示法和特殊表示法。本文分析了這些生動形式所具有的各種附加意義及特點,并歸納了它們的語法功能。
關(guān)鍵詞:南京 方言 形容詞 生動形式
一、引言
南京市位于江蘇省西南部,全市總面積659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4738平方公里(包括江寧區(qū)、浦口區(qū)、六合區(qū)),城區(qū)200.44平方公里,總?cè)丝?40萬人,現(xiàn)轄11區(qū)2縣。南京方言屬中原官話江淮片。形容詞狀況表示是語言表達的重點之一,南京方言形容詞構(gòu)成多樣,表達豐富,主要有五種表示方法,即狀語表示法、加特定修飾成分表示法、詞語重疊表示法、詞綴表示法和補語表示法。與普通話相比,南京方言形容詞的生動形式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使其方言極富特色。
二、南京方言形容詞的生動形式表示法
(一)狀語表示法
南京方言的程度副詞除了“很、太、蠻、真、可、最、歹、多、透、滾、稀、噴、挺”等,除了“蠻、挺”以外,其他副詞均作為狀語修飾形容詞表示程度的加重。“蠻、挺”表示程度不如其他程度副詞,意為“說得過去,還可以”。這類經(jīng)程度副詞修飾過的形容詞,一般作謂語、補語和定語。值得注意的是,“蠻、挺”修飾形容詞時往往同語氣助詞“的”一起使用,例如“蠻好的、挺壞的”;“歹”往往同語氣詞“哩”一起使用,例如“他們兩個歹好哩!”;“很、太、多、真、可、最”可以和語氣詞連用,也可以不連用;而“透、滾、稀、噴”則可同語氣助詞“的”一起出現(xiàn),一般只用在少數(shù)表示“五官感覺”的形容詞前,例如“透鮮的、滾燙的、稀甜的、噴酥的”?!昂?、真、蠻、歹、最、多”的使用范圍較廣,“可、透、稀、滾、噴、挺”相對來說較窄,能用“可”的地方,一般都可以用“歹”代替,能用“挺”的地方也可以用“蠻”代替,“透、稀、滾、噴”表示程度很深,后面修飾的形容詞一般符合人們的主觀愿望,為人們所希望的狀態(tài)。
(二)加特定修飾成分表示法
某些單音節(jié)形容詞前加上表示程度的語素或詞,語素或詞作為特定的修飾成分同單音節(jié)形容詞組成“合成式形容詞”,能表達更進一層的含義。所加的特定修飾成分與被修飾形容詞一般是固定搭配,構(gòu)成的新詞一般可以作謂語、補語和定語。如:通紅、焦黃、煞白、齁咸、苦辣、生疼、剎亮、鋒快、飛快、黢黑、噴香、溫臭等。
(三)詞語重疊表示法
南京方言形容詞重疊后強化了形容詞的描繪性,使語言更生動活潑。這種重疊一般表示程度的深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AA的”式。此格式普遍適用于單音節(jié)形容詞。詞例有:高高的、長長的、大大的、尖尖的、甜甜的、方方的、矮矮的、潮潮的、脆脆的、肥肥的等。
“AA的”式在南京方言中經(jīng)常作謂語、補語和狀語, 而極少作定語。人們在日常口頭交際中,基本上說“眼睛大大的”,一般不會說“大大的眼睛”?!癆A式”作定語的情況一般只出現(xiàn)在書面表達上,人們的口語中不常見。
2.“XAA”式。要說清楚“XAA”式,首先要看“AX”構(gòu)成式,“AX”式狀態(tài)形容詞意思上相當于“很A”“A得很”;語義構(gòu)成上,“X”實際上起著一種程度副詞的作用。例如:滾燙、噴香、噴酥、稀甜(相當于狀態(tài)表示法中的構(gòu)詞)、通紅等,而“XAA”式基本的詞匯意義是和詞根“A”相當?shù)摹_@種格式一般只作謂語和補語。這種形式的詞有:圓滾滾、急猴猴、冷冰冰、香噴噴、圓滾滾、熱乎乎。一般來說,如果A本身帶有感情色彩,那么“XAA”式詞的感情色彩與“A”一致。如“香噴噴、乖咪咪、甜咪咪、新嶄嶄”是褒義詞,“臭烘烘、糟兮兮、污黢黢、矮墩墩”是貶義詞。如果“A”是中性的,則往往由“AA”的不同決定了整個詞的感情色彩,如“麻賴賴”。這類形式還有一種構(gòu)成方式,即“X”為名詞,構(gòu)成“XAA”后,詞性轉(zhuǎn)為形容詞,例如“毛拉拉”“棉鈍鈍”“血瀝瀝”,一般都是含貶義的色彩。
3.“AABB的”式。南京方言中的AABB的式與普通話的AABB的式中的形容詞的特點、作用、功能一致,但是比普通話表現(xiàn)的更豐富些。它在南京話中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和狀語(作狀語“的”換成“地”,“地”也可省略)。這種格式適用于雙音節(jié)形容詞“AB”。例如:大大方方的、粗粗拉拉的、精精神神的、地地道道的、安安穩(wěn)穩(wěn)的、干干凈凈的等。
4.“XAXA的”式。有的“XA”常常單獨使用,有的“XA”不一定單獨使用,常常構(gòu)成“XAXA”式。這類主要是針對加特定修飾成分中描寫的“合成式形容詞”來重疊的。在此,特定修飾成分暫且也記做“X”,被修飾的單音節(jié)形容詞記做“A”。這種格式通常作謂語和補語。詞例有如:通紅通紅的、焦黃焦黃的、煞白煞白的、齁咸齁咸的、生疼生疼的、鋒快鋒快的、飛快飛快的、黢黑黢黑的、噴香噴香的、滾圓滾圓的等。
5.帶“襯字”的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A里AB”式。這是一種不完全重疊,適用于雙音節(jié)形容詞,中間所襯的字“里”本身并無意義。此種格式須加“的”后才能作定語,但作謂語、補語和狀語( “的”換成“地”)時要求不嚴格。此類詞數(shù)目較少,例如:糊里糊涂、流里流氣、土里土氣、羅里羅嗦等。
另一種是“A里巴B”式。這種形式也適合雙音節(jié)形容詞,“AB”實際上已經(jīng)是一個固定的形容詞,且形容詞的語義大多帶貶義或者為中性詞,不可能為褒義形容詞。例如:糊里巴涂、稀里巴岔、漆里巴黑、羅里巴嗦、稀里巴爛等,中間襯字“里巴”本身沒意義。
(四)詞綴表示法
用詞綴表示形容詞程度的方法又可分為兩種:中綴式和后綴式。
1.中綴式。這種形式經(jīng)常和帶“襯字”式混同,將本為一體的形容詞拆開,加上中綴而成,一般單獨作謂語和補語,表現(xiàn)不滿的情緒居多。例如:花里胡哨、稀巴爛等,因為詞綴與“襯字”最主要的區(qū)別可能就是詞綴有意義,而“襯字”沒意義,因此,這里的中綴的意思大多帶有貶義,其中“巴”來源于南京方言的粗口,后變?yōu)橹芯Y用法,并逐漸向“襯字”靠攏。
2.后綴式。后綴式有“A不XY式、A了XY式和AB/AXX”式三種。“A不XY”式是單音節(jié)形容詞“A”加上后綴“不XY”得來的(X有時和Y相同);“A了(子)XY”式是單音節(jié)形容詞“A”加上后綴“了(子)XY”得來的。這兩種格式都可以充當謂語、定語(同“的”連用)和補語。例如:臟不拉唧、灰不溜秋、甜不唧唧、黑不隆冬、軟了呱唧。還有一類是形容詞后面加上“XX”后綴,表示程度加深,此處記作“AB/AXX”式,其中后綴“乎乎”的使用的頻率比較高。這類詞非常少,語法地位是充當謂語、補語、定語和狀語。例如:兇巴巴、傻乎乎、病歪歪、神經(jīng)兮兮。南京方言這類使用詞綴表示形容詞構(gòu)詞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感情色彩相當明顯。除了“AB/AXX”式中描寫的詞所表達的感情色彩因詞而異外,其他一般表達不滿的情緒。
(五)補語表示法
用補語表達南京方言形容詞的程度,一般常用的形式有:“……死了、……得不得了、……得不輕、……得不行了和……得跟什么似的”五個。
1.“……死了”格式在南京話中使用較普遍,動詞“死”緊貼形容詞之后,“死”后面用助詞“了”,表示程度達到了極點。用在人的感覺方面,有不滿意的色彩。經(jīng)常同副詞“快”連用。例如:快冷死了、快熱死了、累死了、煩死了、糊涂死了、馬虎死了、羅嗦死了、迷糊死了等。
2.“……得不得了”這種類型一般是形容詞后面加上“得不得了”來表示程度超出一般。但并不等于說此類句子一定描述的是貶義,也可以放在褒義形容詞之后,表示褒義。因此,主要還是通過前面的形容詞來判斷褒貶。例如“壞得不得了”指人非常壞,“好得不得了”指人很好。
3.“……得不輕”只適用于貶義和中性形容詞,表示情緒不滿。例如:囂張得不輕、瘋得不輕、病得不輕、嬌氣得不輕等。
4.“……得不行了”也通常表示程度到了極點,表示的一般是人們不希望出現(xiàn)的狀態(tài)。例如:忙得不行了、短得不行了、斜得不行了、老實得不行了、嬌氣得不行了、客氣得不行了、黏糊得不行了、實在得不行了等。
5.“……得跟什么似的”。南京方言中,某些形容詞加上“得跟什么似的”表示程度已經(jīng)深得無法比喻了。例如:困得跟什么似的、累得跟什么似的、丑得跟什么似的、甜得跟什么似的、零碎得跟什么似的、啰嗦得跟什么似的、嚴實得跟什么似的、壯得跟什么似的、拽得跟什么似的等。
以上都是在形容詞后加補語,還有一種是在形容詞前加狀語補語“不曉得多”,并且在形容詞后面加語氣詞“哩”,例如“不曉得多好哩、不曉得多差勁哩、不曉得多險哩、不曉得多高興哩”等。
三、南京方言形容詞生動形式與普通話構(gòu)成比較
南京方言中形容詞生動形式與普通話相比,不僅類型多樣,而且詞匯量很大,使用很頻繁。南京人口語中大量地、頻繁地使用這些生動形式,使語言極富特色。南京方言中形容詞生動形式具有加強或減弱語義程度、改變感情色彩、增加形象色彩和口語色彩、區(qū)別搭配習慣等作用。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一)普通話中的形容詞生動形式都表示語義程度的加深,而南京方言中形容詞生動形式除絕大多數(shù)表語義程度的加深外,少數(shù)表語義程度的減弱。這是與普通話的不同之處。
(二)普通話里形容詞生動形式多數(shù)表褒義,少數(shù)表中性,表貶義的極少;而南京方言中形容詞的生動形式絕大多數(shù)表貶義,少數(shù)表中性,極少數(shù)表褒義。在詞語的感情色彩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區(qū)別。這種鮮明的感情色彩使語言表達更為準確具體。
(三)南京方言中形容詞生動形式與普通話一樣,表現(xiàn)出很強的形象色彩,使人產(chǎn)生某種聯(lián)想、想象,從而增加顏色、聲音、氣味、形狀、動態(tài)等方面的形象感,使語言表達生動形象、多姿多彩。
(四)南京方言中形容詞的各種生動形式均表現(xiàn)出非常強的口語色彩,顯得通俗、詼諧、幽默,許多類型在莊重正式的場合則不適用。
(五)從語法功能上看,南京方言形容詞的生動形式與普通話的一樣,主要充當定語、補語,有時也作謂語、狀語,除了“的”字短語可以表示指稱意義外,一般不作主語和賓語。
四、結(jié)語
形容詞的生動形式,不同的方言有所不同,并與普通話有一定的差別。有些形式方言里常用,普通話卻習慣于用別的形式來表現(xiàn)。從以上具體分析可以看出,南京方言形容詞的生動形式表示方法有五大類,大類中又可再細分為若干小類。不過南京方言形容詞的生動形式還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形式有待進一步舉證和歸納分析。
南京方言中形容詞的生動形式豐富多彩,極富表現(xiàn)力,形成了自身的鮮明特色。這成為普通話語匯的基礎(chǔ)之一。正是漢語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方言使得普通話更加鮮活靈動,富有情趣。
參考文獻:
[1]郭瑋,董印其.新疆漢語方言形容詞結(jié)構(gòu)方式特點分析[J].新疆大學學報,2007,(1).
[2]胡松柏.廣豐方言形容詞構(gòu)成的特別格式[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3).
[3]劉文欣.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的程度、否定表現(xiàn)[J].學術(shù)交流,2007,(8).
[4]龍泉.洪湖方言的狀態(tài)形容詞[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7,(3).
[5]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 1996.
[6]潘國英.湖州方言中AAB式形容詞的修辭特色[J].修辭學習,2004,(5).
[7]潘文國,葉步青.漢語的構(gòu)詞法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8]錢曾怡.漢語方言研究的方法與實踐[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
[9]邵炳軍.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的詞綴與附加式構(gòu)詞法[J].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10]邢軍.佳木斯方言中由詞綴構(gòu)成的形容詞生動形式[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報,2006,(7).
[11]徐波.寧波方言形容詞摹狀形式——兼議漢語的形態(tài)變化問題[J].語文研究,2001,(3).
[12]許陽.雙峰方言中的程度副詞[J].文教資料,2007,(5).
[13]楊紹林.彭州方言中形容詞的生動形式[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
[14]張國憲.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功能與認識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
[15]鄭夢娟.ABB式形容詞的語體特征分析[J].修辭學習,2004,(6).
(聶平 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65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