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娜
營養(yǎng)學專家認為:
在正餐之外,如果媽媽能科學地為寶寶選擇各種小點心、小食品,并合理地給寶寶食用,不僅可以豐富寶寶的食物種類,全方位樸充營養(yǎng)。還能促進小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調節(jié)進餐情緒。
一提到寶寶們酷愛的零食,媽媽們的第一反應大概就是不吃或者少吃為佳。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盡管媽媽們心里覺得應該控制寶寶的零食,但是往往又抵擋不住小寶寶的“韌性”,結果養(yǎng)成了寶寶食用零食的隨意性。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說,建議媽媽們在為寶寶選擇小點心時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根據(jù)寶寶的身體需求
各種零食中所含的營養(yǎng)素不同,因此大人應根據(jù)寶寶的身體需要科學安排選用。比如:
餐前可給寶寶飲用80~100毫升果茶,具有開胃和促進食欲的作用。
餐后可根據(jù)主餐品種選擇水果,如主餐的菜肴是牛肉,餐后應給寶寶吃些蘋果,因蘋果酸有助于牛肉的消化;主餐的菜肴若是紅燒帶魚,餐后可給寶寶吃些鴨梨、瓜類,防止寶寶上火。
天氣寒冷時可讓寶寶吃一小塊巧克力,以補充熱量;天氣熱時讓寶寶吃些瓜果,以利尿、清熱。
春天給寶寶多吃些含鈣高的零食。如高鈣餅干、奶片、海苔等,再配適量水果;秋季應給寶寶多吃些馬蹄、蓮藕、烏梅、生梨,以防秋燥;夏天父母們應特別注意,雖然氣候炎熱,但是仍不能給寶寶食用冰冷的食品,因為生冷的食物會傷害小兒的脾胃,造成消化不良,影響寶寶的發(fā)育。
總之,要根據(jù)寶寶的生理需要,分析食品中所含營養(yǎng)素是否合適,有的放矢地為寶寶選用各種餐外零食和小點。
如何選擇零食的種類
在為寶寶選擇零食時,一定要選擇營養(yǎng)價值高,不含添加劑、防腐劑、色素的食品,樹立營養(yǎng)來自天然、美味來自自然的理念。
糖果:在選擇糖果時。盡量選擇本色的。少選紅黃藍綠色的,因為色素沉積血管有害寶寶的健康。
水果:選擇水果時,要看水果是否新鮮、飽滿,否則維生素的含量較低。
糕點:選擇糕點時,應選擇糖分低、含油脂少的。因高糖會影響寶寶食欲。且糕點所含油脂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會對寶寶未來的血管健康有害。
面包:面包最好選擇全麥的,因全麥面包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餅干:餅干可選擇香奶、蘇打、菜汁的。
另外,選擇海苔、牛肉干、魚片等需看清制作廠家和生產(chǎn)日期;選擇水果、菜汁時應考慮其中所含的原汁濃度,還需看是否含有色素,盡量選擇100%原汁不含色素的產(chǎn)品,食用時根據(jù)需要加以稀釋。
嬰兒期零食的選用
從科學營養(yǎng)配膳的角度來說,嬰兒期正是寶寶腦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腦細胞和骨髓的發(fā)育均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4個月以上的寶寶,我們主張除乳制品外應增添多種輔食。
從消化系統(tǒng)方面說,6個月以上的嬰兒正是乳牙生長期,需要加些小餅干、面包片來磨牙,最好添用鈣奶餅干,既有補鈣的作用,又能刺激牙齒的生長。另外,對寶寶牙齒好壞起決定作用的是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因此,在此時期應注意補充含有上述營養(yǎng)素的食物。
再從情感方面說,父母給寶寶零食有益于和寶寶增加情感交流。一塊餅干、一勺果汁都能使母子(女)、父子(女)同享精神營養(yǎng)。
由此可見,嬰兒期除按頓給寶寶食用乳類及輔食以外,可適量添加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如果汁、果泥、魚泥、肝泥、菜汁、菜泥、餅干、面包干等,有助于嬰兒大腦、牙齒及機體的生長發(fā)育。
關注寶寶個體差異
零食的種類不同,其營養(yǎng)功能也不同,因此給寶寶食用時不可千篇一律。如寶寶較胖、體重已超標,不可選用含熱量高的零食,如奶糖、巧克力、甜點,倘若寶寶過瘦則反之。
正常情況下,寶寶食物攝入的品種越多營養(yǎng)也就越全。但是食用任何一種食物都不可超量,否則會給機體帶來負擔,如大量吃糖會給胰腺增加負擔。過量吃高蛋白零食會給腎臟增加負擔。因此,科學限量地食用才有益于寶寶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