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兵 馮鐵騎
【重點解讀】
《語文新課程標(biāo)準(zhǔn)》要求考生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語,能結(jié)合語境理解常見文言句子的意思。閱讀文言語句,要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能用現(xiàn)代漢語闡述句子的大致內(nèi)容。備考時,掌握文言文中與現(xiàn)代漢語表達(dá)方式不同的特殊句式以及一些固定句式,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理解能力。
一、文言文閱讀題考查的主要內(nèi)容。
通暢朗讀,斷句停頓;常見文言虛詞、重點實詞、語句的理解與翻譯;篩選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即要求考生依據(jù)試題的要求,從所選文段中摘錄句子或概括出試題所要求回答的內(nèi)容,諸如選文的主要觀點、內(nèi)容、中心句等;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段中心,它是對文中信息進(jìn)行提煉和概括、對所述事件或所說明的道理進(jìn)行整合與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個論點的根據(jù)、某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某種發(fā)展導(dǎo)致的結(jié)果等。所設(shè)的題目要求明確,范圍確定,答案暗含在選文中,只要在整體理解全文內(nèi)容大意的基礎(chǔ)上,就能作出合乎題旨的答案;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tài)度,透過作者對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貶好惡(有的較直露、有的較含蓄),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即作者在敘述某一事件或闡述某一道理時的看法。
二、文言文閱讀題的選文內(nèi)容。
文言文閱讀題所選用的文段大多在300字以內(nèi),內(nèi)容涉及古代良吏勤政愛民、廉潔奉公、剛直不阿、執(zhí)法如山、志廉行端品行方面的事跡,和古人相夫教子、事親至孝、愛國效忠、扶危濟(jì)貧方面的事例。大多為記敘類作品,且暗含當(dāng)代社會的熱點,體現(xiàn)和弘揚(yáng)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的、典范的、傳統(tǒng)的名家名文或選段。
三、文言文閱讀題的題型和側(cè)重點。
1.客觀題:以單項選擇題為主,側(cè)重于對文言實詞、虛詞的理解和句義的理解。
2.主觀題:包括填空題、簡答題、評價表述題等,側(cè)重考查朗讀停頓、背誦識記、文言虛詞的辨析、文言實詞的理解、文言句子的理解與翻譯、篩選并提取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層意)、概括文段中心。分析、概括并評價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tài)度、創(chuàng)新觀點的陳述、相關(guān)內(nèi)容的遷移與拓展等。
四、文言文閱讀題的解題方法。
明確試題的顯性要求和隱性要求,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準(zhǔn)確作答。即在解答詞語含義類試題時,要明確考查的角度。首先判斷所考查的詞語是實詞還是虛詞,如果是實詞,是否是古今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等;如果是虛詞,在掌握詞語含義的同時還要注意詞語的用法,確保所答的內(nèi)容符合題目要求;在翻譯句子時,開始就要明確句中重點,要掌握的實詞、虛詞的含義,然后考慮句中有無特殊的文言句式、修辭方法;在理解文義時,要對原文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然后結(jié)合語段中的重點詞句作答,切不可斷章取義或望文生義;在談對句子的含義或?qū)ψ髡咚枷敫星榈睦斫鈺r,要注意結(jié)合作者的觀點或思想傾向。此外,語言表達(dá)要完整,做到文從字順。
【考題精講】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
余謂侯①本以中州雋②人,抱忠仗義,章顯聞于南邦③。齊虜巧負(fù)國④,赤手領(lǐng)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如挾毚兔⑤,束馬銜枚,間關(guān)西奏淮⑥,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用是簡深知⑦,入登九卿,出節(jié)使二道,四立連率幕府⑧。頃賴士禍作,自潭⑨薄于江西,兩地震驚,談笑掃空之。
(選自洪邁《稼軒記》)
[注]①侯:指辛棄疾。②雋:才智出眾。③南邦:指南宋。④齊虜巧負(fù)國:指張安國降金。后文“賴士禍作”指賴文政發(fā)動武裝暴動。⑤毚(chán)兔:狡兔。⑥間(jiàn)關(guān):崎嶇輾轉(zhuǎn)。奏:通“走”。⑦用是簡深知:因此被皇帝察知。⑧“入登九卿”三句:指辛棄疾曾擔(dān)任的職務(wù)。⑨潭:指潭州。
1.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朗誦節(jié)奏。
懦 士 為 之 興 起。
2.解釋文中黑體字的意思。
謂:________頃:________?。篲_______
3.下列對畫線句子“赤手領(lǐng)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辛棄疾親自從五萬金兵中捆縛了五十個騎兵出來。
B.辛棄疾赤手空拳帶領(lǐng)五十騎兵沖入五萬金兵中,擒獲叛徒張安國。
C.辛棄疾帶領(lǐng)五十騎兵從五萬金兵中逃脫。
D.辛棄疾僅率五十騎兵就從五萬金兵中擒獲叛徒張安國。
4.選文圍繞辛棄疾的軍事才能寫了哪兩件事?請簡要概括。
5.選文刻畫了一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英雄豪俠形象,其中描寫辛棄疾率領(lǐng)部下日夜兼程急行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辛棄疾面對暴亂的嚴(yán)峻形勢卻能指揮若定,盡顯大將風(fēng)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該文段選自課外,第1題考查的是考生的文言文斷句能力,文言斷句有“按詞語斷”“主謂之間斷”和“按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斷”三種規(guī)律??忌挥性谡_理解全句各詞語含義的情況下才能正確作答;第2題考查考生平時積累的文言知識,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的能力。解釋實詞時,要考慮詞的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和通假字,并聯(lián)系上下句來理解。解釋虛詞時要辨析詞的讀音、詞性和語氣;第3題考查的是考生對句子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聯(lián)系文章對句子進(jìn)行深入理解,并注意重點字詞的意思;第4題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概括能力,答題時要對文章內(nèi)容作準(zhǔn)確概括;第5題考查的是考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參考答案:1.懦士/為之/興起2.稱(或認(rèn)為)不久逼近(或靠近、迫近) 3.D 4.勇擒叛徒張安國;平定賴文政武裝暴動。5.至通晝夜不粒食談笑掃空之
【強(qiáng)化訓(xùn)練】
一、閱讀下列兩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晉王羲之,字逸少,曠子也,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于父枕中,竊而讀之。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筆法?”父見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濒酥菡垼骸敖穸弥勾扇丝直蝺河琢钜病!备赶?,遂與之。不盈期月,書便大進(jìn)。
衛(wèi)夫人見,語太常王策曰:“此兒必見用筆訣,近見其書,便有老成之智?!绷魈樵唬骸按俗颖乇挝崦?!”
(選自張懷瓘《書斷·王羲之》)
[乙]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強(qiáng)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恣肆,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xué)不如彼邪?則學(xué)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選自曾鞏《墨池記》)
1.請解釋下列黑體詞的意思。
(1)不盈期月盈:________________
(2)嘗極東方極:________________
2.請用自己的話說明[乙]文中墨池的位置和形態(t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談?wù)勍豸酥〉贸晒Φ脑?。(用原文回答,不少于四句?/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文都是介紹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你知道后人對他的尊稱是什么嗎?后人用一個四字成語來評價他的字,你能把這個成語寫出來嗎?
尊稱:________________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管仲、隰(xí)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蹦司虻兀斓盟?。
(選自韓非《韓非子》)
1.解釋下列句子中黑體詞的意思。
(1)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從:________
(2)春往冬返返:________
(3)乃放老馬而隨之乃:________
(4)遂得水遂:________
2.下列黑體的“之”與其他三項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老馬之智可用也
B.冬居山之陽
C.乃放老馬而隨之
D.夏居山之陰
3.“冬居山之陽”的“陽”指山的()
A.北面B.南面C.東面D.西面
4.管仲等人迷失道路后又尋找到道路,是由于________(請用一個成語概括原因)。
三、閱讀下列兩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蘭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蓋在有無近遠(yuǎn)續(xù)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氳氳無所②,故稱瑞③耳。體兼彩④,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
(選自張大復(fù)《梅花草堂集》)
[注]①取:這里是嗅取(蘭的香味)。②氳氳(yīnyūn)無所: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1.解釋下列黑體詞的意思。
(1)亭亭凈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后鮮有聞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名之不可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莫能肖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體兼彩,而不極于色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
B.純以情韻勝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貴者也輟耕之壟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騎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善繪者以意取似”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擅長繪畫的人因為個人的原因只能類似模擬。
B.善于畫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感受把蘭畫得像樣。
C.善于畫畫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長繪畫的人已經(jīng)描繪得很相似了。
5.同為花中君子,蓮與蘭有相通之處,請從文中找出相應(yīng)的句子填在下面的橫線上。
香味:蓮——__________;
蘭——氳氳無所。
品位:蓮——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
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文以蓮為托物言志的對象,表現(xiàn)了作者_(dá)______的生活態(tài)度;[乙]文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lǐng)悟到蘭________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