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傳鵬
導(dǎo)語:
世間百態(tài)如同一個曲折的回廊,作家們的文字則是給回廊安上了形狀各異的棱鏡,透過棱鏡,回廊或糾結(jié),或晦暗,或變形成漫畫,或深邃如星空。瀏覽于這人間百態(tài),紛紜世相如過眼的鏡頭,而我們走在地上的每一步,都似午夜的鐘聲,叩響的,是我們自己靈魂的大門。
愿世界因為這一個個溫暖的感動,而收起它冷漠的面孔;愿世界因為這一點點人性的光輝,而不知不覺灑滿陽光。
選文1
大聲地生活
林夕
那天,我領(lǐng)著女兒上街,在一個書攤前選了兩本書,手剛伸到兜里掏錢,突然碰到一只手,我嚇了一跳,禁不住叫了一聲,就見一個男人“嗖”的一下轉(zhuǎn)身離開了,留給我一個穿黑色皮夾克的背影。女兒在旁邊連忙問:“媽媽,怎么了?”
我小聲說:“有小偷?!?/p>
女兒大聲說:“在哪兒?快抓住他!”
我用手指了指那個背影,小聲說:“就是他,不過沒偷著,別吱聲?!?/p>
我有些害怕地看著那個背影,生怕他回轉(zhuǎn)身來打我們母女二人??墒?,他沒有,他走得更快了,走到街角拐彎處,急忙鉆進胡同里,看不見了。我這才松口氣。這時女兒拉拉我的手,生氣地說:“媽媽,你為什么不報警?你看你讓他跑了,他又去偷別人了。”讓她這么一說,我有些臉紅,周圍的人都看著我,我心里有些別扭,就沖著她說:“你大聲嚷嚷什么?”“我就大聲嚷嚷,好讓壞人怕我們。你那么小聲,好像我們是壞人似的!”
我望著才8歲的女兒,啞口無言。想了一會兒,只好說:“算了,算了,我們買書吧!”我又從兜里掏錢。想不到女兒攔住我,又沖那賣書的人大聲說:“我看見你剛才用那樣的眼神看我媽媽,你肯定是看見小偷掏我媽媽的兜了,可你為什么不說?你幫助壞人,我們不買你的書了!”說完,女兒拉著我就走。我這才想起來,剛才小偷在我旁邊,我和小偷正對著書攤,賣書人看著我往外掏錢,一定也看見了小偷正在掏我的錢。我不滿地看著他,他也看著我,一會兒他就把頭扭到一邊去,什么也沒說。我牽起女兒的手,大聲地說:“走,我們不買了!”
我領(lǐng)著女兒上了公共汽車,女兒瞪著一雙眼睛,東瞧瞧,西望望,好像在找什么,我拉了她一下,小聲問她:“你看什么呢?”
“我看有沒有小偷?”她聲音洪亮,傳遍了整個車廂。周圍的人愣了一下,接著哄笑起來。女兒揚起臉,沖著他們說:“我就要大聲喊,讓那些壞人怕我們,讓他們不敢再做壞事!”我張了張嘴想說她,卻沒有說出口。周圍突然變得安靜起來,人們都閉緊嘴巴不再說話了。車停了,我領(lǐng)著女兒下了車,走了兩步才想起來忘了給女兒買票,回過身來看見那個平時總是兇猛地盯著小孩兒查票的女售票員沖我們友好地笑了,車就開走了。
這時候,我就想:也許我們大人的話,不一定就是對的,至少我們在使用聲音這個問題上,就不如小孩子:我們對自己的孩子大聲嚷嚷,我們對父母也曾大過嗓門,我們對朋友同事也曾高聲叫喊。唯獨,我們面對危害我們的壞人,卻能保持沉默。
(選自《視野》,有刪改)
美文點讀:
不良社會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猖獗,應(yīng)該是和我們每個人的縱容和默許有關(guān),和我們的明哲保身有關(guān),和我們的膽小有關(guān)。文章運用對比的方法把自己的女兒面對小偷和社會上一些不良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和自己進行比較,突出表現(xiàn)了女兒的勇氣,顯示了像“我”這類人的膽小。只有社會上所有的人在不良社會現(xiàn)象面前,都能像孩子一樣大聲地說,我們的社會才會文明,充滿正義和和諧。讀完本文,我們應(yīng)該問問自己:你大聲地生活了嗎?
閱讀思考: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女兒的性格特點。
2.文章主要使用了對比的方法,請談?wù)勥@樣寫有什么作用。
3.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歷,談?wù)勎覀儜?yīng)該如何面對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
選文2
掌握為證
何承亨
一天開車回家,見一老婦躺在血泊里,奄奄一息。我一邊打電話報警,一邊急忙將她送到醫(yī)院,并幫她辦理了住院手續(xù)。老婦的兒女趕到了,卻硬說我就是肇事司機,理由很簡單——你不是肇事者,能管閑事?老婦昏迷不醒,我一時辯解不清,直到家里人送來兩千元現(xiàn)金,再讓老婦的兒女查驗謄抄完身份證后,方才脫身。我后悔極了:古道熱腸怎么就錯了呢?
見我心情不好,朋友硬拉我去市歌舞劇院看戲。短劇劇情簡單,說公園里有個小孩掉入湖中,不會游泳的母親急得大哭直呼救命。游人擁擠,立岸靜觀。有兩個小青年與孩子母親討價還價,眼見孩子就要沉入水底,那位母親一咬牙把“賞錢”加到了三千。就在兩個小青年正要脫衣服跳入湖中救人時,只見一位中年人衣服也沒脫就跳入湖中,看得出來,他的水性并不好,艱難地救起小孩后,他在岸邊群眾的幫助下才被拉了上來。兩個小青年沖過去質(zhì)問:哪里殺出個“程咬金”,敢搶生意?中年人沒作聲,轉(zhuǎn)身欲走。那兩個氣急敗壞的小青年沖上去想拽他的雙臂,這才發(fā)現(xiàn)中年人是獨臂——他的一只袖管空著。待他離開時,人們發(fā)現(xiàn)他還是一個跛子……
劇場一片靜寂。早已看得淚流滿面的我,心想:現(xiàn)在的人真是冷漠得可以??!就在這時,在短暫的沉寂后,全場卻爆發(fā)出了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連我那位平日里有些玩世不恭的朋友也邊吸著鼻子邊熱烈鼓掌。我釋然了:冷漠,不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我分明感受到了從這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里流淌出來的春風(fēng)……
回到家,遭遇車禍的老婦的兒女已在家等著我,說給我道歉。他們邊行大禮邊自語:“感謝您,母親已經(jīng)醒了。我們真混,冤枉了大恩人……”記不清他們在說什么,我想:以后,即使真無人為我脫離干系而作證,幫助他人的事我還會做。因為,那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里流淌出來的春風(fēng),將永遠吹拂在我的心頭!
(選自“百度博客”)
情感共鳴:
在一般人的眼中,世界越來越冷漠,人情越來越淡薄,自己的心靈也因此而麻木冰冷起來。請不要這樣想!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社會,生活中還是有那么多熱情而溫暖的心!下水救人,讓人萌生敬意,而殘疾人下水救人,帶給我們的還有無法言語的震撼與感動。請相信,那溫柔流淌的春風(fēng),將永遠吹拂在我們心頭,因為有掌聲為證!
閱讀思考:
1.文章是以什么為行文線索來組織和安排材料的?
2.本文集中使用了哪種表達技巧,這樣有什么好處?
3.讀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請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談一談。
選文3
狗事
陳忠實
幼時愛狗成癖,書包中常裝著狗崽兒,課堂上老師提問:“孔融為什么讓梨?”狗崽兒就搶先回答:“汪汪汪,嗚!”
那時候莊稼人吃飯艱難,不養(yǎng)狗;那時的狗性情極溫順,瘦骨嶙峋,走起路也是順墻溜,輕手輕腳,不曾有過狂叫;撒尿也懶得抬腿;謙恭友好,誰叫跟誰走,不分貴賤,不看身份,跟著你就把你當主人。怯怯地移近你,躬身依你伏臥,尾巴也夾得緊,眼睛偷偷給你送媚色!很會拍馬屁,伸出溫吞吞的舌頭舔你的手,像小媳婦一樣溫存。
后來長大成人知道了狗事原是與人事相通的,且中國文化關(guān)于狗故事極多:狗尾續(xù)貂、狗彘不若、雞鳴狗盜、喪家之犬、落水狗、狗腿子、狗男女……誰粘上狗名就沒了人品!看來做狗確實很委屈。
滄海桑田,近年來養(yǎng)狗卻成時尚,狗事亦有了輝煌巨變。狗口大有趕超人口增長的勢頭。走近村堡巷里,一頭狗迎面撲來,滿臉的驕橫,脾氣很火暴,開口就咆哮撒潑,沒理可講的。專揀熱鬧的十字街頭撒尿,一條腿高揚著,大有指點江山的雄姿。屎也絕對不吃了,村里就少了唱歌般的呼狗聲。家家門戶緊閉。敲門詢問,人未語,狗卻叫得熱烈!主人開門,那物兒暴跳如雷,更是兇惡,一條鐵鏈繃得鋼棍一般,這已是普遍禮遇。鄰居往來,門外高聲呼叫:有狗嗎?這對往昔的“有人嗎”簡直是諷刺。人人自是很少往來,墻越壘越高,狗越養(yǎng)越多,晚上睡覺還做噩夢。夜就成為犬吠的世界,風(fēng)聲鶴唳,草木皆兵,一狗聲起,萬狗呼應(yīng)!一時狗吠如潮,夜就失了韻致,月亮也不再清朗,而人卻縮得更緊了,狗事張揚起來了。是人的自我價值的貶值嗎?是人心隔得太遠了嗎?既是無法溝通,就連心扉也實實地關(guān)了!再牽條狗看守著,他人不得入內(nèi)。各自守著一方青天,春夏秋冬自是冷暖不同,本是浩蕩天地卻讓狗族割據(jù)成一塊塊囚牢!連狗自己也囚于牢中了,一條鐵鏈,一盆狗食,一窩起居,也就無法跨出牢門一步了。
前日驅(qū)車到八里坪村,卻極少見到狗,走近山民家門,山外人高呼:“有狗嗎?”主人卻在另一山頭答道:“沒有喲!自己進去喝水!”推門而入,果然無狗。偶爾也碰到一條狗,但卻很有禮貌,嗅嗅你,然后調(diào)轉(zhuǎn)頭跑向灌木叢逮蝴蝶去了。山外人心里極妥帖,于山野之氣、茂林之色、潺潺水聲中感悟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存在。于是自語:情愿死在這里!又說回去將狗全打死,煮了,吃了,自己解放自己。這自是廢話!世事如此,無狗怎成?這是需要,卻亦是人自身的悲哀了。
(選自《時文選粹》,有刪改)
美文點讀:
文章視角獨特,構(gòu)思精巧。作者以狗喻人,借寫狗來寫人,以狗事的變化來喻世事的變化﹑人際關(guān)系的變化,表現(xiàn)了當今社會對人的自我貶低,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和人性的扭曲墮落。理性的思考,深刻的寓意,巧妙的象征,使文章顯現(xiàn)出耐人尋味的內(nèi)涵。
閱讀思考:
1.結(jié)合文意,說說狗事是如何發(fā)展變化的。
2.“中國文化關(guān)于狗故事極多:狗尾續(xù)貂、狗彘不若、雞鳴狗盜、喪家之犬、落水狗、狗腿子、狗男女……”,請你再舉幾例。
3.本文文筆犀利、寓意深刻。請你針對本文的寫法談?wù)勛约旱目捶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