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意味 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
摘 要:《感覺》一詩以其簡潔而鮮明的形式直接刺激著人的感覺器官,給人帶來了一種直覺的審美情感和意味,從而使詩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效果——“有意味的形式”。
當(dāng)代“童話詩人”顧城是一個極富內(nèi)在悟性和獨創(chuàng)性的詩人,他的《感覺》一詩語言流暢純凈,意象清新優(yōu)美,簡潔的形式中創(chuàng)造出一種深邃完美的意境,從而使詩歌具有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效果,即“有意味的形式”。
所謂有意味的形式,英國著名的形式主義美學(xué)家克萊夫·貝爾說:“在各個不同的作品中,線條、色彩以及某種特殊方式組成某種形式或形式間的關(guān)系,激起我們的情感。這種線、色的關(guān)系和組合,這些審美的感人的形式,我稱之為有意味的形式?!笨梢?,貝爾所謂“有意味的形式”包括意味和形式兩個方面?!耙馕丁本褪菍徝狼楦?。而“形式”就是作品各種構(gòu)成因素的一種純粹的關(guān)系即純形式。所以說,“一件藝術(shù)品的根本性質(zhì)是有意味的形式”。而顧城的《感覺》這首詩的基本的特征也正是如此。在這一首詩中,不僅有簡潔而鮮明的形式,而且還有言簡意豐而言之不盡的意味。詩歌以其純粹的形式直接給人們帶來一種審美的感受和意味。
首先,從這首詩的形式上來看,詩中有豐富的色彩:灰色、紅色、綠色,多彩鮮明而又不紛繁復(fù)雜;詩中有生動的線條:天際線、地平線、樓的輪廓線、雨的密密的斜織線,以及兩個孩子的活潑的動感線,線條干凈利落而又富于變化;詩中有個性鮮明的形象:天、路、樓、雨和孩子,形象典型而概括;詩中還有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是暗淡的世界,一個是鮮活而亮麗的世界。同時,詩中還有由這一切所形成的一種強烈的對比的關(guān)系。這樣,在這首只有短短的八行的詩歌中,詩人就給我們呈現(xiàn)出了三種色彩、多種線條與形象,以及由它們所構(gòu)成的兩個世界和一種特殊的關(guān)系,詩歌具有一種十分清晰而又立體的感性形式,詩歌的形式簡單而生動,詩歌以它的這種感性形式直接引起人的審美心理注意,因而,詩歌的這種形式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因為,對于一首詩歌來說,它的審美特征離不開它的形式,它的審美特征必須借助它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抽象的審美特征并不存在。詩的審美特征必須和詩的形式結(jié)合起來,成為一種活的具有生命意味的形象,詩的審美特征才能表現(xiàn)出來。對于一首詩的審美特征來說,詩的感性存在形式也許不是充分條件,但是它卻是必要條件,因為,詩的感性形式是詩的審美情感內(nèi)容的載體,是詩的審美感知的對象,它是審美本體的客觀來源。一首詩的審美特征和審美效果如何與詩歌的感性外在存在形式直接相關(guān),一首詩的外在感性存在形式直接決定著它的審美特征和審美效果。因此,顧城的《感覺》這首詩的感性存在形式,由于詩人能機智地選擇了人們常見而又不容易注意的物象和情景,將之簡化、對比、映襯,所以就很容易收到一種視覺和感覺上的格外引人注目的審美效果,并給人帶來一種直接的審美感受和審美情感。也就是說,對于這首詩來說,詩歌的形式具有一種更加重要的意義。
其次,從這首詩的意味上來看,這首詩的生動而又立體的感性存在形式不僅給人們以視覺和心理上的強烈沖擊,而且還使詩歌具有一種特別濃厚的意味。貝爾認(rèn)為,“有意味的形式”,從意味方面來說,就是藝術(shù)作品的審美情感,而且這種情感是一種特殊的情感,它超越世俗、非功利,能把人們完全帶入一個純粹的審美世界。而顧城的《感覺》這首詩的感性存在形式所給人們帶來的,首先就是這樣一種強烈而又特殊的審美情感。在這首詩中,詩的色彩性和形象性很強,在詩的開頭,詩人首先用灰色涂抹著一切,“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樓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一重重的灰色積壓過來,這灰色是那么沉重;接著,在詩的第二小節(jié),突然,在這“死灰”色的世界中,走過兩個孩子,“一個鮮紅/一個淡綠”,在死灰色的世界中閃閃發(fā)光。這樣,由于背景的襯托,一明一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紅一綠,給人的感覺也十分強烈的。而色彩是有情感暗示特征的,在這一首詩中,通過這種色彩的對比和暗示,詩歌的審美情感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詩的第一小節(jié),色彩是暗淡的,詩歌給人的情感也是壓抑的、沉重的。詩的第二小節(jié),色彩是亮麗的,富有熱情和活力的,詩歌的情感也是振奮和充滿希望的。視覺的感受直接引起人的一種心理上的感受,一種情緒上的反映。同時,這首詩中,還有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暗淡的沒有生命的死氣沉沉的世界和一個亮麗的有著兩個孩子的充滿著生命的無限生機與希望的世界,而這兩個世界對比,也同樣給人以情感上的反映,那就是毀滅的悲哀與新生的喜悅。于是,這首詩在其審美情感的強烈感染下,又會把人們帶入一個純粹的審美世界,即一個充滿享受的精神世界中。因為,審美情感是具有很高的精神性的。審美情感滲透了深刻的理性內(nèi)涵,它是人性的集中體現(xiàn)。在審美的情感中,蘊含有真,也蘊含有善。所以說,審美情感的精神性主要是指它與理性的相同上,情與理的融合是審美情感的重要特點。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藝術(shù)家沒有不重視情理統(tǒng)一的。因此,在《感覺》這首詩中,其強烈的情感里無不充滿著對生命的肯定和感悟。在詩的第一小節(jié)里,由于沒有人,那個世界也就沒有了生機,沒有了活力,而成了一個灰暗的死氣沉沉的世界;在詩的第二小節(jié)里,由于有了人,那個世界就又成了一個充滿生機的有情有義的人化的世界,詩中的一切,天空、大地、樓房、細(xì)雨和孩子,一下子都變得有聲有色,十分精彩了。這一切似乎都在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有人的風(fēng)景,才是最美的風(fēng)景,人的生命才證明著這個世界的靈性。并且,人的生命的存在的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永遠(yuǎn)矢志不渝地不斷地去追求新生和光明。因為,對于人類來說,在光明對晦暗的抗?fàn)幹校饷魇且欢〞?zhàn)勝的,人類美好的明天一定會到來,這是歷史的規(guī)律,也是人類永不放棄的信念。詩中那死灰的世界里最終出現(xiàn)的兩個富有新的生命意味的孩子就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在《感覺》這首詩中,詩的形式簡潔明晰,但詩歌的形式所直接給人們帶來的審美心理感受與感悟卻很豐富,詩歌具有非常濃厚的意味,這就是這首詩的特殊的審美效果,即“有意味的形式”。
最后,從這首詩的形式和意味的關(guān)系上來看,詩歌的形式和詩歌的意味又是高度融合而又合而為一的。貝爾認(rèn)為,有意味的形式完全不同于現(xiàn)實的情感和形式。意味或?qū)徝狼楦衼碜约冃问剑冃问接謥碜砸馕痘驅(qū)徝狼楦械奈锘?。也就是說“有意味的形式”是積淀了一定的社會內(nèi)容的形式,一定的社會內(nèi)容又往往和某種特定的形式聯(lián)系起來。于是,似乎是純形式的一些色彩、線條和形象,實際上是從一些寫實的形象和人的一些審美情感經(jīng)驗的對象演化過來的,其意義早已積淀在其中,所以,一些純形式才不同于一般的形式或線條,而成為“有意味的形式”。同時也正由于對一些純形式的感受有特定的觀念、想象的積淀,其中的情感才不同于一般的情感、感受,而成為某種特定的“審美情感”。在顧城的《感覺》這首詩中,無論是其色彩的灰、紅、綠,還是其形象的灰暗世界以及兩個活潑的孩子,在人類的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它們早已被人們賦予了一定的社會內(nèi)容和審美情感,因此,在詩歌中,當(dāng)這些色彩和形象作為一種形式出現(xiàn)時,它們就已經(jīng)不是純粹的形式了,而往往包含一定的社會內(nèi)容和人的審美情感。詩歌的形式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回味的余地,灰色的世界讓人感到了壓抑,紅色和綠色的兩個孩子讓人感到一種生命的生機、活力和希望,而灰色的世界和兩個鮮活的孩子的對比,又讓人感悟到光明對晦暗的抗?fàn)?,新生對毀滅的蔑視,以及人類的生命的意義等等。于是,詩歌的純形式中早已包含大量的觀念和想象,而這些觀念和想象卻又是不需要人們?nèi)タ嗨稼は牒屯评淼?,它們給予人們的是一種直感,一種直覺,是一種形式刺激下的心理意味的直接反映,這就是《感覺》這首詩中的形式和意味的關(guān)系,詩歌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詩歌的意味又是形式中的意味,詩歌的形式和意味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所以,對于《感覺》這首詩來說,無論是從其形式上來看,還是從其詩中的意味來看,抑或是從二者的關(guān)系上來看,這首詩的總體審美特征就是“有意味的形式”,以形式來傳遞意味,以形式給予人審美的意味。
(責(zé)任編輯:呂曉東)
作者簡介:劉際平,焦作師范高等??茖W(xué)校漢語言文學(xué)系教師。
參考文獻(xiàn):
[1] 李醒塵編:《西方美學(xué)史教程》,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4年版。
[2] 章亞昕、耿建華主編:《中國現(xiàn)代朦朧詩賞析》,花城出版社出版,1988年版。
[3] 《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史》,開明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