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瑋
摘要:多年來,筆者在英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中學生學習英語常因一些干擾因素導致英語成績不佳,甚至產(chǎn)生厭學英語的情緒。本文擬對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干擾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解決的措施和對策。
關(guān)鍵詞:學習 英語 干擾因素 對策
多年來,筆者在英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中學生學習英語常因一些干擾因素導致英語成績不佳,甚至產(chǎn)生厭學英語的情緒。這種情況導致一些學生放棄英語這一學科,給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造成嚴重的后果。
一、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干擾因素
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干擾因素,從本質(zhì)上來看,其原因是由于學習過程中發(fā)生思維障礙,其障礙類型大致有以下幾種:
1. 單一性思維。單一性思維是指人做事常常從單一這個定勢去思維和行動,長此以往,形成慣性。這種思維方式容易使學生誤以為英漢詞匯是一一對應(yīng)的,這樣就使學生在漢譯英時很容易出錯。這是中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時最常見的毛病。例如,學生學了see這個詞后,當翻譯“看書”、“看電視”時,也就譯成see a book、see TV。其實,英語正確的表達方式“看書”是read abook, “看電視”要說成watch TV。這是兩種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不能生搬硬套。
2. 自滿性思維。自滿性思維是指人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收獲或成績的心理。自滿性思維容易使學生學了一個單詞,就誤以為學會了,而不注意英語單詞的多義性。以后再碰到同一個單詞就自以為明白了,既不查字典,也不注意上下文的關(guān)系,總是用一兩個意思去套,甚至牽強附會去譯。如fast這個詞,它可以是形容詞(a fast train),也可以是副詞(The train goes very fast.)。如果見到a fast friend,就望文生義,把它理解為“很快就熟的朋友”就會出笑話。實際上這里的fast作“忠實、可靠”解,只要查查字典就可以知道。
3. 求同性思維。它是在思維過程中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在事物許多屬性和特征中確認、選擇相同屬性和特征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容易使學生往往根據(jù)詞典上多詞共義和互為釋義的現(xiàn)象,誤認為英語有些詞語是真正相等的。如有些學生誤認為surprise, astonish, amaze, shock等詞,都是“吃驚”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
4. 單純機械性記憶。這是學生經(jīng)常采取的過于單一的學習方式。它排斥理解記憶和聯(lián)系記憶,容易使記憶的知識很快忘掉,造成學生記憶英語詞匯困難。例如,筆者曾在兩個教學班做過有關(guān)記憶英語詞匯的對比調(diào)查,兩組同時記憶相同的20個單詞,其中一組采用單純機械性記憶,另一組采用多種記憶方法相結(jié)合,五天后,采用單純機械性記憶的一組平均記住7個,而另一組平均記住15個。在學習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采用單純機械性記憶,造成學習成績不佳而又浪費學習時間。
5. 中學生學習單詞還存在鸚鵡學舌、有口無心或只讀不看的毛病。一些學生只是盲目地跟著老師口念單詞,眼瞧別處或不動腦筋,但到頭來還是不會讀,更不知其詞義。究其原因,一則是學生精神不集中,二則是與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聽音拼詞、見形讀音的能力有密切關(guān)系。
二、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的措施和對策
上述影響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干擾因素,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注意并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1. 針對單一性思維這一障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強調(diào)英漢詞匯不是一一對應(yīng)的,還要把英語正確的表達方式告訴學生,多舉例加以說明。例如,“吃藥”英語的說法是take the medicine,“吃苦”要說成suffer hardships。
2. 對自滿性思維這一障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學了一個單詞的意思并不等于掌握了其全部的意思,一詞多義是極為普通的現(xiàn)象,越是常用詞,這種現(xiàn)象越多。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查詞典的習慣和注意上下文聯(lián)系的習慣。
3. 針對求同性思維這一障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的習慣和辨析英語詞匯的習慣,要讓學生明確英語中的同義詞語完全相同的只是極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同義詞語在詞義、感情、文體、搭配和用法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
4. 針對單純機械性記憶這一障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記憶的習慣。
(1)采用比較記憶的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理解英語單詞的拼法和讀音之間的關(guān)系。英語單詞的拼法和讀音有一致性又不完全一致,英語單詞的拼法和讀音的不一致性是中學生拼讀和記憶單詞的困難所在。針對不一致性,教師要指導學生采用比較的方法從不規(guī)則中找規(guī)則,把詞形相似的詞歸納出若干“范型”來。例如,通過比較把day, may, lay, say, ray, way和bet,get,let,met,net,set,wet這些詞建立起“范型” ,對于拼法記憶會大有幫助。
(2)采用“識記、保持、認知、再現(xiàn)”的方法。教師應(yīng)指導學生懂得記憶單詞的心理過程及記憶的基本規(guī)律,以提高記憶能力和記憶效率。人的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保持、認知、再現(xiàn)。學生學習和記憶單詞也是從識記開始的。
(3)復習方式要多樣化。如閱讀、背誦、練習、問答、對話等,要多次進行,摸索出自己的記憶單詞規(guī)律,把短時記憶變成長時記憶。
(4)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加強記憶,將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密切結(jié)合。據(jù)心理學試驗統(tǒng)計,理解記憶的效率是機械記憶的20倍。所以,要盡量發(fā)揮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使學生首先理解所學的原材料,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加強記憶。
(5)利用拼讀規(guī)則。學生學了car,知道ar 發(fā)/a:/ 的讀音,就可以幫助記憶下列詞:arm, art, bark, dark, far, farm,part, star等。
(6)利用聯(lián)想規(guī)律 。人的大腦極易產(chǎn)生聯(lián)想,利用這一規(guī)律,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所學詞匯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可以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加深記憶的效果。如學了peasant,可以聯(lián)想farmer, field land, farm, tool, crops, rice, wheat及vegetables, fruits等。
(7)把單詞放在句子里記,放在各種搭配里練。這樣做的好處很多,首先,利用上下文學單詞,要比孤立地去學好記;其次,在上下文中模仿發(fā)音會更自然些。
5. 針對學生有口無心或只讀不看的毛病,應(yīng)采取以下方法:
(1)利用多種感官輸入信息。眼、耳、口、手、腦并用,可以起到強化信息輸入和刺激的作用,使信息在大腦中保留較長的時間。教師在教學時要盡量調(diào)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做到眼看、耳聽、口說、手寫、腦動一齊并用。
(2)利用歸納對比方法記憶。 如同義詞的歸納對比,反義詞的對比,同音、異形、異義詞的對比。通過對比找出區(qū)別,以增強理解和記憶效果。
(3)提高并保持學生的記憶興趣。學習感興趣的內(nèi)容,可以在大腦皮層產(chǎn)生壓倒其他一切內(nèi)容的興奮優(yōu)勢中心,并留下深刻的痕跡,使記憶更牢固。所以教師應(yīng)努力使教學興趣化。
中學生正處在思維發(fā)展的最佳時期,教師應(yīng)抓住這個大好時機,盡力幫助學生排除思維上的干擾因素,這對中學生學習英語是受益無窮的。
參考文獻:
[1] 白光主編,《中學英語教學法》,廣西大學出版社,1988
[2] 梁儀著,《英語教學法研究》,北京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