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 四川省瀘縣第二中學646100)
某期《教育藝術》上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對他感激不盡。有一天,樵夫迷路,無意中來到熊窩,母熊安排他住宿,還拿豐盛的晚餐款待他。翌日早晨,樵夫?qū)δ感苷f:“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滿意的就是你身上那股臭味?!蹦感苄睦镫m然怏怏不樂,但嘴上卻說:“作為補償,你用斧頭砍我吧?!遍苑蛘账脑捵隽?。若干年后,樵夫又遇到母熊,問她頭上的傷好了沒有,母熊說:“噢,那次痛了一陣子,傷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過,那次您說的話,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語言的傷害有時會超過肉體傷害。因為不當?shù)恼Z言刺傷的是心,是靈魂。肉體的傷害可以痊愈,可以“好了傷疤忘了痛”,但言語的傷害卻是無法愈合的,尤其是面對心靈極其脆弱極其敏感的中學生。在教育教學中,如果只圖一時口舌之快,不顧后果地說出侮辱學生的話,給學生造成心靈上的傷害,那么這樣的教師是不合格的。教師向來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教育是塑造學生心靈的藝術。每個學生都是一朵純潔盛開的玫瑰花,我們要做的是培植,而非扼殺。那么如何讓這些玫瑰盛放呢?試試贊美吧!
時時聽到身邊同事說起以前的老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大家最討厭的無一例外都是只偏愛“優(yōu)生”,鄙視“差生”的老師。而“優(yōu)生”與“差生”唯一的劃分標準便是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不難看出,老師的“一視同仁”在學生心中是多么重要。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難道就一無是處了么?不是。面對他們,老師們更應該用你們的慧眼從另外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大力加以鼓勵和贊美,幫助他們重拾信心,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在課堂教學中,贊美是一劑使氣氛活躍起來的良藥。我教的科目是高二美術。眾多高考科目已壓得學生們喘不過氣,所以我一直極力讓我的美術課輕松、活潑,使同學們放松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狀態(tài),更好地備戰(zhàn)高考。但是經(jīng)常一走進教室,迎接我的就是孩子們疲憊的神情。這樣的課堂是活躍不起來的。此時,我通常會先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調(diào)節(jié)一下,然后就著故事問一些小問題,提起他們的興趣,并對同學們的回答擇優(yōu)加以表揚和贊美。這個時候贊美的作用就很突出了:“太棒了!”“同學們,我們用掌聲對這位同學的突出表現(xiàn)加以肯定!”“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感謝他帶給我們這么精彩的演講!”老師的這些話一出口,課堂就熱鬧起來了;課堂一熱鬧,氣氛自然活躍。這個方法,對于我來說,可謂屢試不爽。
除了活躍氣氛,贊美對學生心靈上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一個人值得贊美的地方很多很多。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是早晨對老師的一句問好,可以是彎腰撿起別人桌旁的一張廢紙,可以是擦凈課桌上的灰,可以是站起身來為打攪自己午睡的人打開教室門……這些小細節(jié),無一不體現(xiàn)出孩子們?nèi)诵灾械纳屏?、純真。于是,老師們可以再次“大作文章”,既表揚了當事人,又能對其他同學起到教育的作用,并且還能讓孩子們感覺到老師是愛他們的,是時刻關心著他們的。他們當然也會愛這樣的老師,當然會繼續(xù)地、更加努力地純真、善良下去。
也許有人會發(fā)出疑問:若是課堂上提的問題,學生回答不上來或回答不正確,我也要贊美嗎?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我想說的是,課堂是充滿變數(shù)的,這就要求老師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若是沒有回答出,或是答錯,應該鼓勵他;若是答非所問,可以先幽默地加以評價,而后從其他方面來看待他的答案,對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贊美,最后再把全體同學引向正確答案。本學期的一堂課上,我請同學們欣賞著名畫家齊白石的名作《蝦》,并鼓勵大家踴躍舉手發(fā)言。第一排的一位同學舉手最積極,我請他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心得。結果他完全脫離原畫,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大通蝦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全班同學都在下面竊笑。我沒有打斷他,在他講完后,先是請他坐下,對他積極舉手的勇氣加以肯定,然后笑著對其他同學說:“這位同學不是一位好的鑒賞家,卻是一名優(yōu)秀的偵探或生物學家?!笔前?,他對蝦的外形觀察得那么細致入微,簡直就是一位明察秋毫的偵探;他對蝦的生活習性了解得一清二楚,不是一名研究蝦的生物學家么?后來,同學們都嘆服于他豐富的生物知識,給他報以熱烈的掌聲,并且由于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在我?guī)е麄円黄鹦蕾p《蝦》的時候,個個都認真得不得了。我想,通過贊美,這堂課取得了超出預想的教學效果。并且,孩子們會在學習以外找到自信,以此帶動學習,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我們的教學目標,不是讓學生達到某種教學效果,而是要讓學生在快樂、自信中學會學習。學習應該是一個快樂的過程,而非痛苦。我希望每一位學生在回憶起所有的課堂時,都是快樂;在回憶起所有的老師時,都是溫暖。
所以,老師們,請不要吝惜你的贊美,請在孩子們身上遍灑贊美的甘露吧!
因為,你的一句贊美,有著你無法估計的力量。
收稿日期:200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