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初
在重重壓力之下,以一人之力捍衛(wèi)了長豐軍團的榮譽,“泥石流之王”的美名,江耀桓受之無愧。
在廣大越野車迷和車手心目中,云南東川泥石流越野賽是不可錯過的賽事,不只是因為高額的獎金,更是因為那獨一無二的變化多端的泥石流賽道。2009年的東川越野賽,組委會為總冠軍開出了10萬元的巨獎,亞軍也有6萬元的大獎。獎額之高在國內(nèi)越野賽事中是沒有的。
32支車隊、107輛賽車!在國內(nèi)長距離越野賽事中,這是非常罕見的規(guī)模,車手的熱情度也火爆異常,國內(nèi)最有實力的幾支越野車隊無一缺席,就連拉力勁旅紅云紅河車隊(原紅河車隊)也把剛剛打造的“國內(nèi)首款”鋼管賽車推向了泥石流賽道。來自澳大利亞的3名車手和意大利的一名車手也參與到比賽中來,使得東川越野賽具有了一些“國際色彩”。
賽道主要設置在金沙江的支流小江河道中,這個季節(jié)小江中的水位并不太高,賽道中的有些地方水深大概在1米左右,給車手和賽車帶來更大考驗的是遍布鵝卵石和暗溝的河床。4天的比賽共有8個特殊賽段,總長為325.92公里。4月30日進行的蔣家溝超級短道和阿旺一塊河大橋賽段全長33.74公里。5月1日和2日的賽段相同,都是阿旺~格勒、阿旺~炭窯子兩個賽段,全長228.70公里,是全部比賽中距離最長的。5月3日阿旺~塊河的賽段使用兩次,全長為63.48公里。
獨挑重擔,江耀桓加冕“泥石流之王”
長豐軍團依然是最熱門的隊伍,不管是江惠堅、劉斌和江耀桓領銜的長豐汽車華南虎車隊,還是樊曉、王志廣和鹿丙龍組成的長豐獵豹車隊,都是最具實力的車隊。江惠堅曾在2006年和2008年兩奪東川賽總冠軍,2009年,江惠堅能否第三次加冕?
比賽一開始,長豐軍團就氣勢逼人,第一天的前六名中,長豐軍團占據(jù)五個席位,江惠堅和江耀桓包攬前兩名,劉斌排在第五位,鹿丙龍和王志廣排在第四和第六。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照這樣看來,長豐車隊的前景好的不得了。然而,如果一切朝著預期的方向發(fā)展,比賽就沒什么意思了。在第二天(5月1日)比賽中,長豐軍團陷入了冰火兩重天的境地。江惠堅在第四賽段遭遇翻車,劉斌的發(fā)動機也在SS3爆缸了,長豐汽車華南虎車隊只剩下江耀桓一人支撐著奪冠希望。事實上,江耀桓也非常爭氣,他在5月1日的比賽中表現(xiàn)非常穩(wěn)定,獲得這一天的第一名,總成績也上升至首位。在4月30日遭遇賽車故障的樊曉也趕了上來,在第二天比賽中排在第四位。
長豐軍團的奪冠希望全部壓在了江耀桓身上,從目前來看,江耀桓雖處于領先,但是身后的佛山三水路路通車隊的陸學斌、紅高梁飛躍遠征車隊的李鵬程正在步步緊逼。5月2日,長城汽車東方車隊的馬淼、路路通車隊的陸學斌奪取了這天比賽的前兩名,江耀桓排在了第三位。雖然江耀桓在總成績榜上依然保持領先,但陸學斌距離他只有1分11秒。最后一天,江耀桓展開強勢攻擊,在長為31.74公里的阿旺~塊河賽段再奪第一,贏了最大對手陸學斌整整兩分鐘。在最后的SS8賽段,手握3分多鐘優(yōu)勢的江耀桓采取穩(wěn)妥戰(zhàn)術,但依然比陸學斌快了1分鐘。
大功告成!江耀桓以5小時54分04秒的總成績捧起他個人東川賽的首個冠軍,并帶走10萬元大獎。在重重壓力之下,以一人之力捍衛(wèi)了長豐軍團的榮譽,“泥石流之王”的美名,江耀桓受之無愧。江耀桓之外,長豐軍團成績最好的是獲得第八名的長豐獵豹車隊王志廣。
黑馬之謎
佛山三水路路通車隊的陸學斌總是不那么引人注意。盡管他在2006年的中國越野錦標賽中曾爆冷奪取總冠軍,成為這屆比賽最大的黑馬,但多數(shù)人都認為是他的運氣好到了極點,而不是他的水平有多高,那一年,多位名聲響、實力強的車手紛紛退賽,成就了陸學斌的總冠軍。在場地越野錦標賽中,陸學斌還未曾奪取過一個冠軍。然而,陸學斌總是在充當“黑馬”的角色。
穩(wěn)!這是陸學斌在長距離越野賽中屢試不爽的策略和取得好成績的謎底。這一次東川比賽,陸學斌沒有拿過一個一個賽段第一,最終卻奪得總成績亞軍。在每一個賽段,陸學斌都不顯山露水,賽段成績卻大多都在前五甚至前三。在我看來,陸學斌完全有機會奪取總冠軍,前三天的比賽完后,他僅落后江耀桓1分11秒,如果在最后一天放手一搏,未必不能擊敗江耀桓。因為在當時形勢下,壓力最大的應該是江耀桓。然而,陸學斌依然求穩(wěn),以微弱劣勢屈居亞軍。
雖然稱為“車隊”,但路路通車隊實際上只有陸學斌駕駛的一部賽車,那些“大車隊”、“名車手”都應該把陸學斌當作學習的榜樣。
老少搭配,賽車不累
36歲的鐘閔棹和16歲的林德偉,這兩位車手組成了聲雨竹車隊。一老一少的組合是媒體追逐的焦點,老的健談爽朗,少的頗具天賦。
巧合的是,鐘閔棹和林德偉的賽車都在第一天比賽中遭遇故障,在SS1鐘閔棹賽車發(fā)動機油泵故障,林德偉則獲得了這個賽段的第四名,在SS2,林德偉變速器故障未能完賽。好在兩人的心態(tài)奇好,賽車修好后,繼續(xù)“享受比賽”,第二天比賽中,林德偉排在第55名,鐘閔棹是第60。第三天,林德偉獲得第七,第四天,林德偉居然拿到了第四!一個剛上高一的16歲小孩把一大幫叔叔甩在了身后。
賽后,鐘閔棹如此評價林德偉:“我感覺這小孩很有天賦,在臺灣越野圈,老老少少,很少有人比德偉跑得快。這是他在大陸第一次跑長距離比賽,經(jīng)驗幾乎是零,可是你看看他在最后兩天熟悉了賽道后跑得多快?他的車感實在太好了。有機會我就會帶他出來跑跑?!逼鋵?,這不單是鐘閔棹一人的評價,跟蹤報道國內(nèi)拉力賽的許多記者都對林德偉有很深的印象,不但車子開得好,還挺虛心好學。
最小排量發(fā)動機顯威
云內(nèi)動力與知名的永達賽車俱樂部攜手征戰(zhàn)本次東川賽令人關注,一來車手戚永華曾在2006年奪得東川賽B組冠軍;二來車隊的122號賽車裝配的了云內(nèi)D19TCI(排量為1900cc)型柴油發(fā)動機。戚永華能否再次奪冠?這款小排量發(fā)動機能否經(jīng)受住嚴酷賽事的考驗?
第一天的SS2,戚永華不慎翻車退賽。駕駛120號賽車的李旭還算順利,最后獲得總成績第六名。大家關注的122號賽車由車隊經(jīng)理兼車手李劍駕駛,在克服重重困難后,也順利完賽,排在全場第29名,在柴油組則是第九名。成績之外,很多人對云內(nèi)自主研發(fā)的D19TCI發(fā)動機在比賽中的出色表現(xiàn)也是贊不絕口。昆明云內(nèi)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公司總經(jīng)理代云輝向記者介紹說:“通過這次比賽的嚴格檢驗,我們更有信心了。據(jù)我所知,這次云內(nèi)動力參加東川泥石流比賽還創(chuàng)造了中汽聯(lián)主辦的汽車越野賽‘三個第一:一是國內(nèi)第一家以發(fā)動機廠商名義直接組隊參賽的車隊;二是國內(nèi)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轎車柴油機參賽;三是D19TCI是目前國內(nèi)長距離越野賽的最小排量發(fā)動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