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即人學,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之所以經(jīng)典,最根本的原因便是作品對“人”之靈魂深度的挖掘,對“人”之心靈的持久震撼。《作品與爭鳴》2009年第1期轉(zhuǎn)發(fā)的傅愛毛的《天堂門》便是這樣一部作品?!短焯瞄T》帶給讀者的震撼源自對人世間真誠、真情、真愛的呼喚,源自對重構(gòu)人間真善美的吶喊和希冀,更是源自對小說中人物和情節(jié)的悖反構(gòu)思。
一、生理缺陷與健全人格的悖反
端木玉是一個丑女,“丑到一塌糊涂,也丑到不可救藥,丑到連小小的孩子都對她望而生畏”,但她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是一個真正的職業(yè)美容師;她雖然不能為活著的人們美容(這也是她曾經(jīng)的理想),但她卻在人生的“入??凇保泝x館)找到“再也沒有比這里更適合自己的地方了”,并對這個地方“十分的傾心和迷戀”。端木玉無人際之交往,無心靈之溝通,眾多容端貌美的人們甚至包括她血濃于水的親人,都視其為瘟疫而避之不及,但在即將進入天堂之門的“死者”身上,她實現(xiàn)了這種心靈的對話?!啊勒咴谒难劾镆呀?jīng)不是無知無覺的‘死者,而變成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緣分的“朋友”,她能詳細了解這些“朋友”,并“根據(jù)他們不同的喜好與個性,來為他們化出最恰巧的妝容來”,在這些“朋友”進入天堂門之前,她還真誠地送上自己的祝福。做紙扎的男人是一個瘸著一條腿的啞巴,憨憨笨笨,但“在男人的笨拙外表之下,包藏著一顆活泛雋永之心”,在這份活泛雋永之心的背后,隱藏著的正是充滿悲憫和大愛的真摯情懷。啞巴自然在交流上先天不足,但對端木玉這個眾人避之不及的丑女,卻在那個雨天,用手勢、用眼神、用那如涓涓細流的嗩吶聲實現(xiàn)了心靈的碰撞,并迸發(fā)出愛的火花。
二、虛擬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的悖反
端木玉渴望愛情、渴望家庭的溫馨,在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準確地說是“子夜丁香”同“風吹草低”喝咖啡、逛公園、風花雪月、纏綿悱惻,舉行過盛大的婚禮,構(gòu)筑過令人艷羨的愛巢,并創(chuàng)下“金婚”的奇跡。現(xiàn)實中的端木玉,已到談婚論嫁之時,卻從未品嘗初戀滋味,在一次又一次的相親中,“對她的自信心來說,都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并發(fā)誓,“今生今世哪怕做一輩子老處女,都不會再讓那些臭男人們來對自己評頭論足、挑三揀四了?!?/p>
三、濃濃悲情與淡淡希冀的悖反
小說在發(fā)展到端木玉與做紙扎的男人結(jié)婚之前,一直有股濃濃的悲情籠罩在字里行間,近乎與世隔絕的端木玉,身患艾滋病的陪聊者“3+1”,上吊身亡的老張頭、突然故去的老母親……但在小說的最后,端木玉與啞巴男人一起孕育的小生命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時,淚水和著血水,哭聲攪著笑聲,端木玉從心里笑了,啞巴男人的眼淚歡快得像小河一樣地流淌。
當然,小說中還有諸多這樣的悖反印記,例如,身患絕癥后,如同“陷入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之中”的“3+1”,在偶然之間成為一個“陪聊者”;一擲千金的富婆的老公外遇對象竟為自己親妹妹而帶來物質(zhì)與精神的巨大反差;老母親的“喪事喜辦”等等。如此多的悖反運用,恐非作者的無心插柳。細細品味這些悖反意蘊,猶如一遍遍對活著的、健全的人們心靈的拷問:這個世界究竟是怎么了?人性中固有的“大愛”到哪里去了?
是的,這個世界正在產(chǎn)生巨大的變化。物質(zhì)的財富正步步積累雄厚,而精神的世界卻漸漸貧瘠病態(tài)。“愛”在追名逐利中失去了,“愛”在虛假的面罩中失去了。天堂門是生死之門,是肉體的終結(jié)之地,更是靈魂的出發(fā)之地。如果真有天堂,如果天堂真是一個極樂世界的話,那么,《天堂門》中眾多悖反的運用,更像是在一遍一遍地升華“愛”的內(nèi)涵,一遍一遍呼喚“愛”的回歸。因為“愛”便是穿越天堂之門的門票,“愛”更是人間天堂賴以生存的真正基石。
(胡洪波 湖北省隨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4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