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程度副詞是副詞家族中舉足輕重的一個次類。本文對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范圍界定現(xiàn)狀進行梳理呈現(xiàn),歸納成類。分析了所分各類的特點,試圖從定義、界定標準、外在影響因素等方面考察程度副詞范圍界定不清的成因。
關(guān)鍵詞:程度副詞 界定標準 典型 范圍
一
程度副詞是作為副詞下位的一個非常重要而又相當常用的次類提出來的,用以表示程度義。在漢語中,對程度的表達占第一位的還是程度副詞,這是由漢語的總體特點決定的。漢語最根本的特點是:“不依賴于嚴格意義的形態(tài)變化,而主要借助于語序、虛詞等其他的語法手段來表示語法關(guān)系和語法意義?!?[1]大凡要說明性質(zhì)、狀態(tài)、數(shù)量等的程度時,就要用上程度副詞。漢語的程度副詞主要用來修飾性質(zhì)形容詞和一部分心理動詞以及某些性狀動詞[2]。
程度副詞作為一個詞類的性質(zhì)確定后,界定范圍成了討論熱點之一。從具體的句法形式的角度上講,程度主要是通過組合來表示的,早期對程度副詞的認識是基于與形容詞組合關(guān)系而提出來的,現(xiàn)在看來未免有點狹隘。事實上,就漢語來說,程度副詞還可以和某些動詞以及特殊的動詞性結(jié)構(gòu)組合,甚至和某些名詞組合。如果考慮到社會生活中語言的變異和發(fā)展,它既體現(xiàn)了封閉性、可列舉性,又體現(xiàn)了開放性。因此,界定程度副詞的范圍十分困難,各家的看法差異也比較大。
丁聲樹等在《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3](1961)中列舉了10個程度副詞:
很、極、太、最、更、比較、稍、略、多、多么
朱德熙在《語法講義》[4](1982)中列舉了17個常見的程度副詞:
很、挺、怪、更、最、太、忒、好、真、較、比較、非常、十分、特別、尤其、稍微、不大
劉月華等在《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5](1983)中列舉了25個表示程度的副詞:
很、極、挺、怪、太、非常、格外、十分、極其、最、頂、更、比較、更加、相當、稍、稍微、稍稍、略、略微、多、多么、愈、越加、越發(fā)
李泉在《漢語語法考察與分析》[6](2001)中歸納出了71個程度副詞:
倍加、比較、不大、差不多、差一點、大、大為、多、頂、多么、多少、非常、分外、更、過于、格外,更加、過分、更為、夠、過、好、好不、何等、何其、幾乎、極大、極力、極度、極其、極為、較為、較、覺、絕、老、略、略略、略微、蠻、頗、頗為、稍、深為、甚、挺、忒、相當、尤、尤其、異常、尤為、有一點、愈、愈加、愈發(fā)、越發(fā)、越加、最、最為、甚為、十分、太、特、特別、微、微微、萬分、稍稍、稍微、稍許
張誼生則在《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7](2000)中統(tǒng)計得出89個程度副詞:
很、最、太、極、更、頂、挺、較、越、稍、略、甚、愈、頗、大、好、多、老、滿、夠、還、怪、特、幾、至、透、慌、不勝、無比、大為、多么、非常、格外、分外、過于、過分、備加、好不、頂頂、何其、何等、極其、極度、極端、絕對、頗為、深為、甚為、十分、特別、萬分、相當、異常、至為、最為、不大、不太、不很、不甚、略略、略微、略為、稍稍、稍許、稍微、稍為、微微、些微、有些、有點兒、大大、比較、較比、較為、更加、更其、更為、越發(fā)、越如、尤其、尤為、幾乎、愈發(fā)、愈加、愈益、愈為、絕頂、絕倫、透頂
這是迄今為止各家列舉程度副詞最多的。
二
為了便于考察分析,筆者根據(jù)歷年來學者們對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范圍界定情況對其進行歸類,得出下表:
(一)典型程度副詞(52個)。這部分程度副詞是程度副詞的典型組成部分,對程度副詞修飾其它詞類的方式、作用、類別、及其特征等的研究大都以這類程度副詞為對象。
(二)非典型程度副詞(24個)。語言有自我完善、自補的能力。當社會發(fā)展緩慢或者相對穩(wěn)定的時候,語言的變化也相對緩慢,不甚明顯。當社會處于迅速發(fā)展之時,語言也一定要對這種變化作出及時的反應,語言有自我完善的能力,程度副詞亦是如此[8]。
1.文言型漸出類(12個)。文言色彩過重的一些程度副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已經(jīng)退出語言交際。還有一些如“甚、何等、些微”等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率非常低,在口語中更是很少使用,有漸漸淡出程度副詞的趨勢。
2.方言型漸入類(4個)。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和普通話中的程度副詞相比,無論是在語音和詞形上,還是在用法與功能上,都有一定的差異。但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fā)展,漢語普通話中也吸納了一些方言詞,“溜”“惡”“賊”“忒”“蠻”“滿”是程度副詞中最有代表性的方言詞,在界定程度副詞的范圍時,各家對方言程度副詞的吸收限度與取舍標準不盡相同。但不可否認,這將會成為漢語程度副詞擴充的一個主要來源。
3.時代型不穩(wěn)定類(8個)。近年來,社會生活的節(jié)奏在加快,人們求快、求大、求新的意識也在增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人們不僅要說得準確,還要說得鮮明、生動、形象、文明、有新意。很多新詞語不僅能表現(xiàn)詞語意義上的細微差別,還追求詞語色彩的多樣性,因此,新程度副詞“暴”“超”“巨”“奇”等就應運而生。因為這些詞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大多是一些校園、網(wǎng)絡(luò)流行語,雖然具有向普通話滲透的語言事實,但也有可能很快被遺忘,或者被新的流行語所替代。所以很難確定他們是否會進入常用漢語程度副詞中來。
(三)不確定的程度類詞(47個)。這類詞情況比較復雜,有的程度義不明確,有的副詞屬性特征不明顯,到底屬不屬于程度副詞成為近年來各家爭論的焦點。程度副詞系統(tǒng)無論從組合能力還是內(nèi)部成員上看,都不能說是盡善盡美了,它是一個開放式的系統(tǒng)。人們對程度的認識越來越細化,原有的程度副詞系統(tǒng)以及組合規(guī)則不足以表達人們的認識,顯得陳舊和過于狹窄。突破原有的模式,尋覓新穎方式,已經(jīng)成為語言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趨勢。程度副詞組合能力的泛化和內(nèi)部成員的擴容趨勢,使之在鑒別標準上形成多樣化的特點。對一些結(jié)構(gòu)復雜的詞語,如“不太”“好不”“不大”等,有的人認為是程度副詞,有的人認為不是?!癤為”結(jié)構(gòu)構(gòu)成的詞語是不是程度副詞也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將“頗為”“較為”“最為”“更為”“極為”“大為”等歸入程度副詞,而有的人則持反對意見。
三
考察上文中對程度副詞范圍界定不一情況的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程度副詞的不同定義。真正提出“程度副詞”這一概念,并且進行了比較科學的分類的當推王力的《中國現(xiàn)代語法》(1943)。文中單獨列出了“程度修飾”類副詞,并給予其獨立的語法地位。作者解釋說“描寫狀態(tài)的程度,往往由副詞來承擔”,“用來表示程度者,叫做程度副詞”。在現(xiàn)有的程度副詞的定義中,大多數(shù)人傾向于根據(jù)王力的論述從意義這一層面來界定程度副詞,即表程度的副詞叫做程度副詞。單從意義這一層面來認識程度副詞,難免會帶有很大的主觀性、隨意性,因此,各家對程度副詞的認定才會不相一致。李泉從意義入手,盡量采取意義和形式(副詞的修飾功能或分布特征)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程度副詞進行定義:“程度副詞是表示事物性質(zhì)的程度,只修飾性質(zhì)形容詞、心理動詞或某些動賓結(jié)構(gòu)”。雖然李泉給出的定義比較客觀,但他對程度副詞功能的認識還有不足的地方。而張誼生給現(xiàn)代漢語副詞下的定義是:“副詞是主要充當狀語,一部分可以充當句首修飾語或補語,在特定條件下一部分還可以充當高層謂語或準定語的具有限制、描摹、評注、連接等功能的半開放類詞”。確定漢語副詞的基本原則是以句法功能為依據(jù),以所表意義為基礎(chǔ)。所以李泉把“差不多、差點兒、多少”等納入程度副詞,張誼生把它們排除在外。張誼生把“夠、還、倍加、較比、透頂、稍為、更其”等納入程度副詞,李泉把它們排除在外。
(二)程度副詞范圍的界定標準不統(tǒng)一。從各家對程度副詞的定義以及所列的程度副詞當中,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人把意義標準當作唯一的鑒定標準。但有人結(jié)合功能標準,即程度副詞只能充當謂詞性結(jié)構(gòu)成分的修飾成分而不能充當被修飾成分,因為程度副詞在句法結(jié)構(gòu)中能充當結(jié)構(gòu)成分,所以它能與其它虛詞(介詞、連詞、語氣詞等)相區(qū)別。還有人認為語法里的程度副詞是形容詞量性特征的標記,必須具備修飾形容詞的基本句法功能,因為程度性是三大語義范疇之一,是形容詞典型的語義特征。如藺磺、郭妹慧(2003)認為:“幾乎、絕對、大大”雖然可以修飾形容詞作狀語,但并不表示程度;“絕倫”雖表示程度,但不能作狀語;“微微、幾”雖然作狀語,但不能修飾形容詞。將“幾、殊、幾乎、絕對、微微、大大、絕頂、絕倫”等詞逐出程度副詞之列。另外夏齊富(1996)將“起碼、真”歸入程度副詞,而李泉、張誼生、藺璜等人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
(三)方言因素、文言因素、時代因素的影響??梢钥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較早的學者如丁聲樹、朱德熙、劉月華等人對程度副詞的介紹還只是作為漢語語法的一個方面泛泛而談。而其后的李泉、張誼生則是將程度副詞作為一個專題進行研究,研究的層面有所深化,羅列出來的程度副詞也更加全面。各家論著所列舉的程度副詞中,“很、最、更、太、極、比較、稍微”等使用頻率極高的這些詞自然不存在究竟屬不屬于程度副詞的問題。但是,帶有文言色彩、方言色彩或時代色彩的程度副詞,各家在取舍上就帶有很大的不同。如“些微”“益發(fā)”“稍許”“忒”“好生”“蠻”“滿”等詞語,有的收錄,有的沒有收錄。再如朱德熙提到的程度副詞“怪”“忒”,周小兵在其分類中只收入“怪”,張誼生則兩個都沒有收入。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一些新詞,“暴、超、狂、惡、怒、巨、粉、奇”等,周娟(2006)把這類副詞稱之為“暴”類程度副詞,但許多學者并未將其納入程度副詞的行列。
由此可見,程度副詞與其他詞類、其他結(jié)構(gòu),如形容詞、語氣副詞、情態(tài)副詞和其他一些詞語等還存在交叉糾葛的現(xiàn)象,以上問題還沒能解決,明確清晰地確定程度副詞的范圍將仍然是個難題。當然,這與其它副詞的研究程度不深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我們允許分類時出現(xiàn)中間地帶,這是語言不斷發(fā)展的標志。劃定程度副詞的范圍時,應考慮其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應用度,從文言和非文言,口語和非口語,方言與普通話,成詞語素與非成詞語素等不同方面對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范圍進行界定。我們期待能在進一步明確程度副詞性質(zhì)的基礎(chǔ)上,通過建立合適的歸類標準和依據(jù)來廓清程度副詞的范圍。
注 釋:
[1]邵敬敏:《論漢語語法的語義雙向選擇性原則》,《中國語言學報》,1997年。
[2](序)陳群:《近代漢語:程度副詞研究》,巴蜀書社,2006年。
[3]丁聲樹等:《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80-181頁。
[4]朱德熙:《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196-197頁。
[5]劉月華等:《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3年,第135頁。
[6]李泉:《從分布上看副詞的再分類》,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72-173頁。
[7]張誼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第22頁。
[8]吳立紅:《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組合研究》,暨南大學博士生博士論文,2006年,第24頁。
參考文獻:
[1]楊樹達.高等國文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2]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王力.中國現(xiàn)代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4]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5]張誼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6]張誼生.名詞的語義基礎(chǔ)及功能轉(zhuǎn)化與副詞修飾名詞[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4).
[7]張誼生.程度副詞充當補語的多維考察[J].世界漢語教學,2000,(2).
[8]夏齊富.程度副詞再分類試探[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3).
[9]張亞軍.程度副詞與比較結(jié)構(gòu)[J].揚州大學學報,2003,(2).
[10]周小兵.論現(xiàn)代漢語的程度副詞[J].中國語文,1995,(2).
[11]肖奚強.相對程度副詞句法語義分析[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12]張桂賓.相對程度副詞與絕對程度副詞[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
[13]張舸.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研究的回顧、問題與展望[J].思想戰(zhàn)線,2008,(1).
[14]藺璜,郭姝慧.程度副詞的特點范圍與分類[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15]周娟.“暴”類新流行程度副詞的多維考察[J].修辭學習,2006,(6).
(劉偉乾 烏魯木齊 新疆師范大學漢語教育學院 830054;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