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婷
(浙江工業(yè)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本文以陸游詞的內(nèi)容和情感為依據(jù),通過分類解析,發(fā)掘詞中隱含的渴望施展抱負的雄心壯志和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悲憤。借用梁啟超《讀陸放翁集》“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的評價,對陸游的愛國主義思想給予充分肯定。
關(guān)鍵詞軍旅詞;愛國詞;愛國思想
陸游作為眾人皆知的南宋第一大詩人,不以詞名,比起“六十年間萬首詩”來,他的詞作在數(shù)量上遠不如其詩。但是陸游的144首詞作畢竟具有文學(xué)大師的獨特風(fēng)采和鮮明的時代特色,足以在南宋中興詞人中自成一家。
處于民族矛盾極其尖銳的歷史年代,有過從戎南鄭的軍旅生涯的陸游一生都把驅(qū)逐異族、收復(fù)失地作為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并以此作為自己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基調(diào)。陸游詞以憂時愛國之情為主要內(nèi)容,一方面表達了施展抱負的雄心壯志,一方面又抒發(fā)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悲憤。
綜觀陸游的詞作,劉克莊曾評論:“放翁長短句,其激昂感慨者,稼軒不能過;飄逸高妙者,與陳簡齋、朱希真相頡頏;流麗綿密者,欲出晏叔原、賀方回之上”。實際是將陸游詞分為風(fēng)格和內(nèi)容不同的三類:愛國壯詞、閑適詞、艷情詞。筆者認為許多劃分到閑適詞一類的作品也有表現(xiàn)其愛國思想的,本文拋開分類的限制,專論陸游詞中具愛國主義思想體現(xiàn)的作品。
一、充滿軍中意象、抒發(fā)報國抱負
陸游一直有著平戎報國、收復(fù)失地的宏大志愿,《秋波媚》(秋到邊城角聲哀)中“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中的“興”不是文人墨客的逸情雅興,而是從軍報國的豪情壯志,是對投筆從戎建功立業(yè)的肯定和贊許。據(jù)筆者統(tǒng)計,陸游詞中有十四首運用了軍營中的約三十余種意象,表達出了他對軍營生活的深深眷戀和感懷,也突現(xiàn)出他誠摯的愛國之情。
南宋時期,詞中開始出現(xiàn)與民族苦難、社會現(xiàn)實生活相關(guān)的意象。陸游詞所描繪的戰(zhàn)爭和軍事活動的意象,也具有自身的特點。詞里出現(xiàn)的羽箭、雕弓是陸游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利器;回憶中呈現(xiàn)出的從戎、中原、兩河都是作者壯志難酬的象征。在陸游的意念中,無論是靜止還是活動的意象都是他軍營生活的縮影?!捌饺謳ぁ?、“羽箭雕弓”等軍事意象,展示了栩栩如生的軍事景觀,形成了雄豪壯闊的審美境界。
我國古代詩歌中描寫軍旅邊塞的,雖有豪壯之情,更多的卻是悲苦之思,陸游卻一反這個傳統(tǒng),從積極的角度,歌頌他自己在軍營生活中的興奮和快意,盡情抒發(fā)男兒英雄氣概。近人梁啟超《讀陸放翁集》有“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的詩句,強調(diào)陸游所寫的從軍之樂,并推許為亙古僅有的一人。
二、字字關(guān)情、句句表志
陸游的愛國詞中既有激越豪邁,也有悲壯蒼涼,有托物言志,也有生活感受,可以說是從不同角度唱出了“愛國主義”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1、激越豪邁,直抒胸臆
《青玉案?與朱景參會北嶺》(西風(fēng)挾雨聲翻浪):故人小駐平戎帳,白羽腰間氣何壯!
《水調(diào)歌頭?多景樓》(江左占形勝):不見襄陽登覽,磨滅游人無數(shù),遺恨暗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漢宮春? 初自南鄭來成都作》(羽箭雕弓)上片:羽箭雕弓,……一時才氣超然。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雪曉清笳亂起):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蝶戀花》(桐葉晨飄蛩夜語):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guān)清渭應(yīng)如故。
《繡停針》(嘆半紀(jì))上片:嘆半紀(jì),……覺來淚流如瀉。
《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謝池春》(壯歲從戎)上片:壯歲從戎,……笑儒冠、自來多誤。
《訴衷情》(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是這類作品中的典型,訴說衷情,總括一生,把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濃縮在詞句中,展示出陸游有血有肉的自我形象。從追憶當(dāng)年的“匹馬戍梁州”,到感嘆時下的“身老滄洲”,雖以“頹放”自嘲,仍可見其對國家命運的深深關(guān)切。
陸游不止一次在詞中表達自己對驅(qū)逐異族收復(fù)失地的熱切希望,并抒發(fā)愿做前驅(qū)投身保家衛(wèi)國大事業(yè)的雄心。在陸游的詞中,匹馬梁州、關(guān)河殘夢,隱含的是他漫長的人生經(jīng)歷,不變的愛國情結(jié),深沉的情感積郁……
2、悲壯蒼涼,深沉幽廣
《赤壁詞?招韓無咎游金山》(禁門鐘曉):歲月驚心,功名看鏡,短鬢無多綠。
《鷓鴣天?送葉夢錫》(家住吳門近帝鄉(xiāng)):君歸為報京華舊,一事無成兩鬢霜。
《沁園春?三榮橫溪閣小宴》(粉破梅梢):許國雖堅,朝天無路,萬里凄涼誰寄音?
《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華鬢星星)上片:華鬢星星,……青門俊游誰記!
《感皇恩》(小閣倚秋空):回首杜陵何處?壯心空萬里,人誰許!
《真珠簾》(山村水館參差陸路):鏡里新霜空自憫,問幾時、鸞臺鰲署?遲暮,謾憑高懷遠,書空獨語。
《蝶戀花》(桐葉晨飄蛩夜語):一卷兵書,嘆息無人付。早信此生終不遇,當(dāng)年悔草《長楊賦》。
《南鄉(xiāng)子》(早歲入皇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謝池春》(壯歲從戎)下片:功名夢斷,……嘆流年、又成虛度。
《桃源憶故人?題華山圖》(中原當(dāng)日三川震)下片:秋風(fēng)霜滿青青鬢,……依舊無人問。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多情的是長安,與之緊密相連的是百姓希望失地盡快收復(fù)的心。這里的情,實際指的是陸游的愛國情,如今淪陷的長安等待著收復(fù),但愿“灞橋猶在,曲江依然”透出的是悲壯的情調(diào)。晚年陸游感慨在清閑中打發(fā)時間違背了自己的夙愿,發(fā)出了“功名不信由天”的呼號,這種信念正表示陸游立志在抗金富國的事業(yè)中有一番建樹,這也唱出了南宋時代的最強音——南渡之音。
三、清新委婉、寓情于景
1、托物言情,以梅明志
《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梅花迎霜傲雪、幽谷自香,與蘭、竹、菊、松、蓮等被稱為“君子”,是一種人格的比喻和象征。陸游對梅花情有獨鐘,在他的詩集里專寫梅花的作品就有一百四十多首,其中包括贊揚梅花的精神,寫愛梅的心情等等。這首詞,陸游正是以梅喻己,通過“詠梅”勾勒出一副自己的肖像畫。梅花敵不住狂風(fēng)暴雨,零落、凋謝,被吹到驛道上,任憑馬踏車碾,最終成為了塵土,這與陸游本人的人生境遇是何其相似。最終梅花“香如故”,陸游對國家的深深戀切之情如故。
2、生活感受,完美表現(xiàn)
陸游詞中一部分看似與愛國主義扯不上關(guān)系的“非主調(diào)”作品,是他在壯志難展、被迫蟄居的情況下寄情田園山水以求精神暫時解脫之作。在這些作品中,他的豪情逐漸歸于平淡,但他并非一心閑適,至死都盼望著“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喜訊傳來。
因此從這些詞作中仍能隱約窺見陸游高尚的節(jié)操和憂國憂民的情緒,更能感受到他在壯志難酬的情況下,不得不退隱湖山的苦澀心情。
陸游為人豪放,創(chuàng)作的詞中激昂感概的一類與稼軒愛國詞趨向一路,贏得了在詞壇與稼軒并稱“辛陸”的美譽。陸游詞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思想在今天看來仍是那樣的濃烈深刻,他高潔自守、不屈時流、保持本性的雋永精神,隨著歷史的浪潮不斷前進,卻始終如同梅花那般幽香如故!
注釋
[1]引入的陸游詞皆據(jù)書韻樓叢刊(第二輯)陸游著《放翁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據(jù)唐圭璋先生《全宋詞》(中華書局1965年版)統(tǒng)計.
[3]劉克莊謂“放翁、稼軒,一掃纖艷,不事斧鑿”,開始將辛、陸視為同派;清初曹貞吉《沁園春?讀子厚新詞卻寄》云:“更愛長篇,嵚崎歷落,辛陸遙遙一瓣香”,正式將“辛與陸”并稱.
參考文獻
[1]錢大昕.陸放翁先生年譜 [M].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2]于北山.陸游年譜(增訂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邱鳴皋.陸游評傳 [M].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2.
[4]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 [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5]王雙啟編著.陸游詞新釋輯評 [M].中國書店,2001.
作者簡介
吳婷(1985-),浙江建德人,中國古代文學(xué)專業(yè)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