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按照西方的習俗,每到母親節(jié),年輕人都會給母親獻上一束嬌艷的康乃馨,以感激母愛的博大深厚。中國也有“母親花”, 它就是萱草花?!对娊?jīng)》里說:“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這里的諼草就是萱草,又叫忘憂草。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到哪里弄到萱草種在堂前,讓母親樂而忘憂呢?
的確,古往今來似乎母親留給人們的總是操勞、受累、憂慮的形象。其實,時至今日,母親們完全可以不那么累。之所以累—
只是因為你的“勤勞”過了界。如果孩子上了大學還沒自己洗過襪子,那當媽的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當你六七十歲時還要拖地洗衣,你的孩子只會在一旁蹺腳看電視,視而不見。誰讓你當初大包大攬,剝奪了孩子勞動的責任和能力呢?你就一直把冤大頭勞模做下去吧。
只是因為你沒有順應孩子的天性?!鞍?,想當初你媽我就是因為家里窮,買不起鋼琴,要不我早成音樂家了!如今媽拼命賺錢也給你買鋼琴,你可得好好學??!”“但是,女兒我真的對音樂不感興趣,我根本分不清那些小蝌蚪哪個是‘都哪個是‘米。我更喜歡去科技館去植物園……”“你別想那些沒用的,不給我好好練琴,哪兒都別想去!”可想而知,當媽的和孩子的天性擰著干的結(jié)果會是怎樣。媽媽累,女兒恨,更荒廢了原本的愛好和興趣。
只是因為你還沒教會孩子承擔自己的人生。如果你還在天天逼著、監(jiān)督著孩子考好成績,那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就算你的逼迫大法能把孩子逼進大學,等到大學畢業(yè),他還是無法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學習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應付、滿足你。面臨著“畢業(yè)即失業(yè)”的殘酷形勢,迷茫的孩子們只能指著當媽的繼續(xù)辛勞了:給我找工作、給我找對象、給我……等你們不在世了,他該怎么辦?
只是因為……
累與不累,一念之間。而母親的愛要有智慧,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關愛,一直陪伴孩子成長,看著他奔跑、跌倒,必要時伸手;越界時提醒,犯規(guī)時讓他承擔應當?shù)膽土P,但請記得鼓勵他重新上路。有所不為:永遠不要替孩子思考、替孩子動手。還記得小時候他一定要自己拿到喜歡的玩具,而拒絕你的幫忙嗎?他拿到了,是他的體驗,是他的成功,是他的成長。
親愛的媽媽們,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他需要的是你的期望和贊同,而不是親力親為、監(jiān)工似的艱辛。找到那雙讓孩子飛翔的翅膀,最終讓孩子自己美夢成真。而你的每一天,都像在過快樂的母親節(jié)。
—請參閱本期P10《天天都是母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