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云 王耀文 王云杰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訪問調(diào)查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大學生的太極拳教學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太極拳教學要注重把太極拳文化貫徹其中;要注重太極拳運動感覺、太極樁功和太極拳單勢動作的靜力練習等方面的基本功練習;要注重太極拳攻防技擊含義的講解貫徹在太極拳教學中;適時地采用太極拳“慢拳快教”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記憶;適當運用形象的太極拳的口訣對學生進行引導。如此一來大大地提高了大學生對太極拳的學習興趣,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太極拳教學隨曲就伸
1研究目的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它不僅是技擊格斗的方法手段,而且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載體,更是人們修煉身心的一整套完備體系。自從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被列為高等院校體育課程的必修內(nèi)容以來,伴隨著高校太極拳教學的日益深入,如何提高大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如何取得更好的太極拳教學效果,則是每一位體育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結(jié)合自身多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想談一談簡化太極拳教學中應該注意的一些方面。
大學體育教材中的簡化太極拳是在吸取各家太極拳的基礎上形成的,難度適中,并集中體現(xiàn)了太極拳心靜體松、動作柔和、輕靈沉穩(wěn)、虛實分明、剛?cè)衢節(jié)?、連綿不斷等特點。太極拳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武術中的一部分,也是受人歡迎的體育項目之一,因此,在太極拳的教學中,除了要遵循一般的體育教學中的基本原則之外,如正確選擇示范位置、合理運用示范面、完整法分解法的交互使用等,還要結(jié)合太極拳的本身特點進行教學?!半S曲就伸”主要是指要按照規(guī)律進行,既是太極拳運動本身的特點,也蘊含著太極拳教學也應該按照太極拳的特點來進行。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根據(jù)研究的需要,查閱有關體育教學和太極拳方面的圖書資料,并在cnki期刊網(wǎng)上查閱有關體育教育、教學、太極拳教學等方面的論文,了解與本研究相關內(nèi)容的研究現(xiàn)狀和前人研究成果,并對其進行分析和整理。
2.2訪問調(diào)查法
根據(jù)研究的需要,對西南地區(qū)一些太極拳專家進行面訪,了解太極拳教學相關情況,盡可能多角度地了解太極拳教學。
2.3邏輯分析法
對所得到的文獻資料進行歸納總結(jié),得出相應的結(jié)論。
3結(jié)果與分析
3.1注重太極拳文化的貫穿
大學生初次接觸太極拳,認為太極拳很神秘,而且還有多數(shù)人認為太極拳這樣慢的運動只適合于老年人進行練習,因此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要適時地向?qū)W生講解太極拳的文化,使學生明白太極拳不僅適合各年齡段的人進行鍛煉,而且它承載著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通過介紹什么是太極拳,太極拳的起源,太極拳的流派,太極拳的功能,并結(jié)合動作,向?qū)W生揭示太極拳所遵循的力學原理、運動學原理以及蘊涵的深刻文化哲理等,激發(fā)學生的民族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對學生進行武德的教育,讓學生從思想上對太極拳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教授太極拳動作的過程中,要結(jié)合動作適時講解太極拳運動的基本技法特點: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舒指坐腕、松腰斂臀,重心要保持平穩(wěn),不可忽上忽下,左、右腳要“虛實分清楚”等。
3.2重視太極拳基本功的練習
在教授太極拳時,要先進行太極拳基本功的練習。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基本功練好了就為以后深入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相反,如果基本功不扎實,就會出現(xiàn)步子不穩(wěn)、身子不正、動作松軟無力或者僵硬呆板等現(xiàn)象,達不到太極拳健身的效果。如果反過來再來進行基本功的教學,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動作已經(jīng)定型,糾正起來也比較困難。
太極拳的基本功練習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3.2.1太極拳的運動感覺練習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初學者先通過一些基本動作體會身體各部位在“太極拳運動狀態(tài)”下的運動感覺,會加快初學者掌握太極拳運動的速度。依據(jù)體育心理學的理論:“要學會或完成一個身體運動,必須首先建立這一動作的本體運動感知覺。人們依靠本體運動感知覺,去學習運動技能,通過體育運動提高本體運動感知覺?!备兄X中的感覺是掌握整體動作的基礎,因此初學者首先找到練習太極拳動作的本體感覺,然后,依靠感知覺去逐步接受太極拳運動“用意不用力”、“運動如抽絲”等練拳要求就比較容易了??梢砸龑W生體會這樣的感覺,這種感覺好像在空氣中有阻力,每個動作是在克服空氣中阻力的狀態(tài)下完成的,并不斷通過練習提高這種感覺;另外,要通過進行身體各部緩慢均勻的動作練習,細細體會動作中勁力綿綿不斷的“抽絲”感覺,體會發(fā)于腳跟,主宰于腰,形成于手指的用力特點。在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排除雜念,心神內(nèi)斂,使精神完全集中到當前運動上來,體會正確的動作感覺。
3.2.2太極拳樁功練習
太極拳是一種外柔內(nèi)剛剛?cè)嵯酀?,?nèi)外兼修的內(nèi)功拳法,而且具有“百練不如一站”的經(jīng)驗總結(jié)?!罢緲豆Α奔扔蟹€(wěn)定身心之功,又有穩(wěn)定平衡之能。太極拳的樁功主要有五樁:無極樁、太極樁、開合樁、起落樁和虛實樁。通過各種樁功的練習,可以提高太極拳的專項素質(zhì),端正身體姿勢、沉穩(wěn)重心,為學生掌握太極拳技術動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每一次太極拳課的開始,都需要進行樁功的練習,這不僅是練習太極拳的基本功,而且通過樁功的練習,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一步體會太極拳的松靜。
3.2.3太極拳單勢動作的靜力練習
在太極拳套路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進行單勢動作的靜力練習,讓學生在練習單個動作中體會太極拳的技法要求,如沉肩墜肘、舒指坐腕、松腰斂臀等,并通過單勢動作的靜力練習,讓學生對每一個動作的定位有明確的概念,對手、腳、腿、腰等的具體要求。如套路中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摟膝拗步、高探馬、手揮琵琶、單鞭等動作的定勢練習,對動作進行規(guī)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和松腰斂臂的習慣。
3.3注重太極拳動作攻防技擊含義的講解
大多數(shù)學生開始學習太極拳時都認為太極拳是老年人的專利,是老年人養(yǎng)生術、花架子,軟綿綿的,不能防身自衛(wèi)。但實際上,太極拳的每個動作由實戰(zhàn)動作演化而來,都有很強的攻防含義。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是一個套路,目的在于強身健體,教學實踐證明,如果使學生能夠?qū)幼鞯墓シ篮x有一定了解,必然可以提高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加快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和記憶,有益于學生了解太極拳技擊本質(zhì)。太極拳的“攻防含義”具有別具一格的特點:在以靜制動的基礎上,招招動作都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兼?zhèn)洌瑒輨菹噙B。
如在教授左摟膝拗步時,通過講解示范,待學生對此式動作要領有所掌握后,講解攻防用法。設對方用右腳踢擊我左側(cè)下路時,我將身體往下松沉,用左手向左側(cè),接摟開對方來腳,同時左腳邁出套住對方的支撐腿,快速用右掌往前按擊對方胸部,使之向后跌出。在講解、示范每式太極拳攻
防方法后組織學生兩人一組進行練習,體會招法用途。通過結(jié)合攻擊動作配合的這種教學方法,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氣氛,引起他們強烈的學習動機。
又如學習手揮琵琶動作時,教師可首先剖析其擊技含意及在實戰(zhàn)中的應用方法,然后再分析其動作結(jié)構(gòu),可找一名學生做為對手,當對方用右手進攻時,可用右手迅速抓住對方的右手腕部,向下微按將臂拉直,左掌同時迅速由下向上托住對方的肘關節(jié),使其臂不能彎屈,然后用力向內(nèi)旋、按擰、拉、用反關節(jié)的方法制服對方。這種形象生動的剖析演示,講清了擊技含意、動作方法,使學生對此動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印象,從而加快了學習的速度,提高了動作的質(zhì)量。
3.4適時采用“慢拳快教”教學法
二十四式太極拳中的動作多數(shù)較為緩慢,要求輕柔圓活、柔和輕靈,處處帶有弧形,運動連綿不斷,勢勢相承。但對于初學者來說,如果按照正常的演練時的慢速進行教學,一方面學生對動作的路線掌握不夠清楚,另一方面會讓初學的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所以適時采用“慢拳快教”教學法則能將路線復雜、方向多變的動作簡單化,使學生對動作一目了然,增強對學習太極拳的信心。“慢拳快教”教學法多適用于方向較為復雜的動作,如套路中的“云手”。教過太極拳的老師都深有體會,云手動作不好教,因為這個動作當中要求左右兩只手同時走不同的方向路線,而且還要加上腳步的相應的移動,對于初學太極拳的學生來說,更是不易掌握動作的路線和手腳的配合。如果按照其他動作的慢速教學方法,學生對動作的路線會更加弄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采用“慢拳快教”的方法,把每只手的運動路線在快速的情況下向?qū)W生講解清楚,并加以練習,然后兩手同時用較快的速度進行練習,當學生都弄清楚手的路線以及兩手的配合時,再將練習的速度慢下來,慢至正常的演練速度。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能夠較快地掌握動作。
3.5適當使用太極拳口訣
在太極拳的教學過程中,要適當使用口訣和比喻等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太極拳許多動作名稱,具有鮮明的形象特點,如“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手揮琵琶”等,給學生的印象就很深刻。在提高動作的質(zhì)量,體現(xiàn)動作的特點上,可以運用一些形象的語言,如“行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行云流水”等形象語言,加深學生對動作特點的理解。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對于初學者來說,很容易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就是忘動作,前后連貫不起來,雖然各個動作都會做,但是卻達不到連綿不斷,勢勢相承的要求。為了提高學生記憶動作順序的效率,增強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可以適當使用太極拳的口訣,將整套動作連貫起來,加深學生對太極拳的印象?!捌饎莘肿装Q飛,摟膝拗步琵琶揮。倒卷肱接攬雀尾,云手夾在單鞭內(nèi)。探馬右蹬雙貫耳,左蹬下勢穿梭去。海針閃臂搬攔捶,如封十手收勢回”。
4結(jié)論
在太極拳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對大學生太極拳文化方面的教育;重視太極拳運動感覺、太極拳樁功和太極拳單勢動作的靜力等基本功的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太極拳攻防技擊含義的示范與講解;適時的采用“慢拳快練”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記憶;適當采用太極拳的口訣加深學生的記憶。這些方法的靈活采用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太極拳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