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偉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發(fā)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感;多媒體在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和輔助學習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思想品德課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說教……這一切都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一派勃勃生機。但是,與此同時,我們的課堂又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問題,如許多毫無啟發(fā)性的問題充斥課堂,把“師生互動”當作“師問生答”,課堂教學由“滿堂灌”變成“滿堂問”,把“自主探究”變成“放任自流”。小組學習、探究學習有名無實,課堂上鼓勵和夸獎濫用……哪些改革是必要的?哪些改革是華而不實的“花架子”?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有效課堂?有效課堂的模式應該是什么樣子?這些問題目前正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下面筆者結合課堂45分鐘的安排。分階段地談談自己對有效課堂模式的一點思考和探索。
一、時政播報。提升興趣。拓展思維(第一階段:時政播報。約5分鐘)
思想品德課設置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國計民生,激發(fā)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因此時政教學就成了思想品德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往。思想品德教師對時政教學僅限于定期給學生搜集、介紹一些時事,以應付考試。這種以教師為主體、固態(tài)化的教學方式無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無法激發(fā)學生對時政的學習熱情。筆者認為,只有將時政教學常態(tài)化才更符合新課程理念。對此,筆者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我從上學期開始在任教班級開展“5分鐘時政播報”活動,每節(jié)課的前5分鐘安排兩名學生上臺播報時事。然后教師從演講能力。儀容儀表,選擇材料等方而為播報者打分,一輪結束后全班選出“最佳播報員”:以此激發(fā)學生關注時事的熱情。提高了學生學習思想品牌的興趣。開拓了學生的眼界。
此外,鑒于學生還不能全面。多角度地認識新聞,我還定期開展“時政講壇”活動以彌補這一不足?!皶r政講壇”主要由我定期結合社會上發(fā)生的重大新聞,充分搜集整理材料,為學生做時政專題講座。如去年“3·14”拉薩打砸燒搶事件發(fā)生后,學生普遍比較關注,為了讓學生能更清楚地認識西藏問題,我做了主題為“關注西藏發(fā)展,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講座,使學生能以更高的視角冷靜地分析、判斷西藏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自主預習。聯(lián)系生活,引發(fā)思考(第二階段:自主預習。約5分鐘)
新課程理念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重要內(nèi)容。做好講課前的預習工作,不僅能夠大大提高聽課效率,讓學生有針對性、有目的地聽課。還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diào)動起來。而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做好預習,教師要在新課導入上下工夫。比如,在講“發(fā)掘自己的潛能”的內(nèi)容時,我選擇了一個有趣的笑話作為開頭:一個醉鬼半夜回家,經(jīng)過一片墓地時,一不小心掉進墓穴,由于穴深,爬不出去。這時另一個人掉了進來,醉鬼本想好心提醒他不要徒勞。但卻把其潛能激發(fā)了出來,他一下子跳了出來。在講笑話的時候,我還有意說一句,讓學生續(xù)寫下一句。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在接下來的預習中熱情很高,預習的質(zhì)量也大大提高。教師還應將本課的基本問題、重難點列出來,以免學生只看書不思考。教師要通過巡視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點撥。
三、合作探究。師生互動,講練結合(第三階段:精講精練。約30分鐘)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這種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來實現(xiàn)的。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實施,廣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已廣泛使用課堂討論這種教學形式,但是有的教師由于對課堂討論的有效實施缺乏足夠的思考和把握,討論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筆者認為,要使課堂討論取得實質(zhì)性效果,使學生真正做到質(zhì)疑、深思、感悟,達到廣泛交流、深層思考、拓展提高的目的,就必須對課堂討論的有效實施作比較深刻的思考和探討。首先,討論的組織形式要合理。筆者認為4人小組比較符合思想品德課的需要。每組還要選出一名組長來具體組織實施討論,否則討論很容易流于形式,變成閑聊。其次,討論的話題要明確。話題不明確會讓學生不知所措,無從討論。最后,話題的設計要從實際出發(fā),偏難、偏易都不合理。偏難會讓課堂變成個別學生“演講的舞臺”,太容易會大大降低學生討論的興趣、參與的熱情。
課堂上要注重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這既是新編教材的特點。也是貫徹新課改理念的要求,更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建設新型人才的需要。師生之間要形成良好的互動,就需要教師在提問的設置上多下工夫。問題是引發(fā)思維的動力,設計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才會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筆者認為,問題設計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在內(nèi)容選擇上,當疑而問。避免無疑而問。多在重難點處設疑,便于突破重難點;多在看似無疑處設疑,以引起學生對容易忽視的問題的重視。第二,在提問主體上,要注意讓學生提出問題,使教學的針對性更強。
課堂上要注重講練結合。精講精練。學生可以很容易看懂的內(nèi)容可不講或少講,把更多的時間用于突破重難點上。同時,鑒于思想品德書本上的很多案例也是考試時常常利用的材料,教師在幫助學生分析案例時不但要從突破講課內(nèi)容這一角度出發(fā),還要盡可能從考試出題的角度鍛煉學生的做題能力。
四、精心總結,情感升華,能力提升(第四階段:總結練習。約5分鐘)
講完新課后,一個精彩的總結非常重要。它可以讓學生對本課內(nèi)容形成全而系統(tǒng)的認識,幫助學生理清知識之間的關系和脈絡。同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自身實際對學生提出要求,發(fā)出號召,從而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小結后,可結合??碱}型和知識點,重點選擇1~2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這樣不但可以將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及時檢測,查漏補缺,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做題能力。
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我們教師要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時的教學,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務實的探究。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學生繁重的課業(yè)負擔才能真正減輕,學生健康發(fā)展才不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