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萍
在十多年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剛上初一時對英語這門學科充滿好奇,也很感興趣。而后慢慢變得興趣索然,到再上高年級簡直是厭煩,甚至是痛恨,以至于最后放棄。這樣班級就出現(xiàn)成績兩極分化。
初一的課程內容比較簡單,加上學生還存有好奇心,因此興趣較濃,學習效果普遍較好。然而隨著知識難度和廣度的增加,而學生本身存在理解和記憶上的差異,相當一部分學生便產(chǎn)生畏難和厭煩情緒,最終導致兩極分化。
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我分析如下:
1、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自制力較差,缺乏吃苦精神。
2、當然教師教法的陳舊,老化,呆板也使學生學習沒有章法,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隨之逐漸消失,形成惡性循環(huán)。
3、學生和教師對教材的不適應也是原因之一
現(xiàn)行的教材是新課標下的人教版的新教材,這套教材內容生動有趣,練習設計靈活,口語訓練充分,的確是一套好教材,但是它對于農(nóng)村及小城鎮(zhèn)的中學教學來說有很大的不適應,首先是起點高,其次教材內容容量大且又多涉及城市生活,這就給農(nóng)村及邊遠地區(qū)小城鎮(zhèn)的英語教學及學習帶來很大的難度。
4、片面追求分數(shù)和考試制度更是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因素,現(xiàn)行招生體制促使多數(shù)學校抓一部分尖子生,搞題海戰(zhàn)術,加上各種統(tǒng)考。競賽及各類名目繁多的激勵措施,更是把師生推向一個極端。教師只能從應試方面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能在考試中見成效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年級與年級之間嚴重脫節(jié),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接受老師,教師無法按大綱要求面對多數(shù)學生。
以上這些因素的確讓我們的英語教學有很大的困難和困惑,但是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努力思考改變這些不利因素,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及所學的教育理論知識思考對策如下:
1、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作為教學的最終目的,新的教學大綱和教材都強調對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既要給學生講授必要的語言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目前許多老師覺得新教材內容太多,課時不夠,講完課文內容就沒時間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其實這主要是我們對課文中的語言知識講得過多過細,擠掉了本應用來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課堂時間,而過多過細的講解給那些記憶力差,理解力差的學生增加了更大的負擔,所以教師在傳授語言基礎時要精練講解,不必面面俱到,精講就是要講重點、講疑點、講難點,所給出的例句要精煉、典型、實用,以便學生記憶和模仿,靈活運用英語。
2、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的關系,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爭取更多的機會和學生交流,建立感情,要愛教育事業(yè)愛學生,用親切感人,落落大方的教態(tài),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加上熱情的鼓勵給學生學好英語的勇氣,教師應根據(jù)教學要求,精心設計訓練的步驟,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所設計的練習要貼近生活實際,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學一句,就要真正掌握一句,到交際場合能夠脫口而出,所以練的方式十分重要。教師要吸收一切有效的方法為教學服務。為了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要活學活用,激起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利用圖片,簡筆畫,錄音,錄像,游戲,比賽等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再現(xiàn)所學知識,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比如在復習代詞時,首先明確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七個代詞的主格,賓格,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名詞性物主代詞,可以把學生分成兩組,男生隊學生隊,讓各組成績差男生和女生在黑板上寫出代詞的這幾種形式給他們一個表現(xiàn)機會,然后兩對開始比賽造句子,看哪個隊編的句子多正確率高而且參與的人數(shù)多,哪隊獲勝,給表現(xiàn)突出的同學獎勵,這樣大多同學熱情很高參與到教學中,在輕松愉快的氣氛達到了教學目標。
3、加強英語教學設備建設,采用先進手段來組織教學。當今的社會是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英語教學還停留在原始的教學狀態(tài)中,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F(xiàn)在一些發(fā)達國家的語言教學,普遍采用了先進的教學手段,不僅通過語音室設備、幻燈片、錄音機、錄像機等來輔助教學,還采用了電腦教學手段、電腦考試手段等等。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特別是電腦教學手段和電腦考試手段,在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還沒有得到普及使用。為了大面積地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應加強英語教學設備建設,采用先進設備來組織教學。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作積極的努力,進入中學的學生心理有一個明顯特點是:自尊心強。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就要注意學生的這些特點,確立尊重學生的思想。教師如果認為自己是“大人“,學生是”小孩“,或者歧視差生,就會在行動上自覺不自覺地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當然無法建立和諧的交往關系。學生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教師對差生的態(tài)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比如在他們的作業(yè)本,練習本上寫上些鼓勵的話或他們介紹一些學習方法等,對差生,還要經(jīng)常讓他們有表現(xiàn)的機會,那怕是點滴的進步都要加以表揚,學生并不是單純地追求表揚,往往是把老師的表揚看成是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從而激發(fā)繼續(xù)向上的動力。學生進步了,對老師的感情也深了。師生間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表現(xiàn)出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綜上所述,要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克服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相應對策。同時,學生也要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認真聽課,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只有雙方的共同努力,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才能取得好效果。
5、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yǎng)他們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學習英語光憑興趣是不夠的只有把興趣轉變志趣才能有更大的學習動力,從而學好英語。所以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把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相互滲透,充分挖掘教材內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好的熏陶,潛移默化,提高學生
的思想品德素質,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上課認真聽,積極參與教學,課前預先,課后復習的習慣;朗讀,背誦的習慣;聽錄音,說英語的習慣;自學英語的習慣等等,這些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兩天可以完成的,而它們對學好英語又是至關重要的故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努力幫助學生完成這些習慣的培養(yǎng),例如每天給學生規(guī)定一個時間朗讀,教師到場,做一定的組織的引導工作,要堅持讓學生開口讀張口練,養(yǎng)成每天背誦一段短文或會話的習慣。要求學生預習或復習的內容,事先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提出一定的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或要求,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事后進行及時的檢查和指導,鼓勵學生使用各種工具書,如詞典,語法書等,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
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去尋找規(guī)律,在根據(jù)自身情況運用最佳方式去領悟語言,時而達到交際的目的。通過對比,分析,歸納等方面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提高學習功效。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廣辟途徑,避免兩極分化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