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彼德
讀到這章散史詩,就會自然地聯(lián)想到海明威的中篇小說《老人與?!?,二者相同之處都在于歌頌生命,不同之處在于:阿萊桑德雷描寫的是生命的結(jié)束,海明威顯示的是生傘的頑強,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是王維《鹿柴》中的詩句,阿萊桑德雷用的也是這一手法。王維得之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審美追求,阿萊桑德雷則源于他對于世界的哲學認知,即上升運動和下降運動是同一運動過程的不同表現(xiàn),換句話說,上升運動乃是下降運動的返照。
“他靠著樹干,陽光先向他移來,輕輕吞噬著他的雙腳?!边@是下;“然后上升,把他沉浸,把他淹沒,/緩緩地從他那兒移開,把他和自己的美麗光芒合成一體?!边@是上,動態(tài)地由下而上,又由分到合。“整個的火,悲哀的歷史,皺紋的殘余,受侵蝕的皮膚的痛苦,/正怎樣地啃嚙自己,毀掉自己!”讀到這些文字,讓人感到悲哀,也反襯出生之幸福?!皬姶蟮奶枒阎钌畹膼蹜俾阉滔隆保跋褚粋€媽媽把自己的孩子溫柔地重又抱在懷中?!笨吹竭@樣的句子,又讓人覺得輝煌,也突出了死之完美。
返照,恰似電影鏡頭,再現(xiàn)了從生到死的全過程,不能不讓我們想起意大利詩人夸西莫多的一首短詩:“每個人孤立在大地心上/被一線陽光刺穿/轉(zhuǎn)瞬即是夜晚”。只不過阿萊桑德雷不像夸西莫多強調(diào)其速,而是側(cè)重其緩。“慢慢消失,慢慢退隱”,“在自己的光芒中一點一點把他溶解”,“隨著夕陽的余暉無比緩慢地離去,恰似在舉行降旗式,又像在演奏《安魂曲》,多少依戀,多少惋惜,多少希冀……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