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銘姬
幾年前我在一次講座里說,自己是“把工作和業(yè)余興趣愛好結(jié)合起來”。當時聽眾們都不約而同地熱烈鼓掌。講座后我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把工作和愛好統(tǒng)一起來?我已經(jīng)做到了嗎?
這個學期,學校接受教學評估,我上的公開課《稱贊》被評為優(yōu)質(zhì)課。當時點評人教育局的周老師真誠地贊賞說:“好的語文老師是一種資源!”剎那,我有種“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過去,我很認真地教書育人,也很努力地讀書寫作,得到了不少的光環(huán)。因為是省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人稱“作家型語文教師”。可是,怎樣才能更充分地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潛能?或者說怎樣才能讓我的學生得到更大的收益?那一瞬間,仿佛這么多年來的困惑一下子有了明確的答案。
每年接近期末的時候,工作特別多。因為這個學期的教學時間只有17周,時間似乎更顯得是前所未有的“緊”。不僅學生要全面復習,還有班務、期末的一大堆要完成的資料等大量工作。人在緊張的時候會逃離,也會想更多更好的辦法來完成解決問題。“好的語文老師是一種資源”,我琢磨著周老師的話,我嘗試把工作和愛好兩者都兼顧起來。首先,不要把這如許的大堆“工作任務”看作是“任務”,它們只是我很樂意接觸的“愛好”。其次,既然自己可以是一種資源,何不把資源好好地開發(fā)給學生?孩子們需要美的熏陶,需要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需要鼓勵的話語……我可以在“學生評語”欄和他們交流;我可以用詩意的語言和學生交流,給全班每個孩子寫一首詩。這樣的念頭一出來,我整個人好像有了一種無比輕松的、快樂的感覺!期末工作再多,我也能夠很好地完成。
寫詩的時間不多,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
給龍倩
在你身上,
我總看到小時侯的我。
小時侯的我,
就如今天的你那么謙遜。
看,
扎著小辮子的你
是那么美麗可愛;
帶領(lǐng)同學們讀書
是那么勇敢大方。
誰不知道,
你的心里時常裝著
班里的43位同學!
給明熙
在你的名字里,
老師看到了光亮,
看到了希望。
你是那么活潑、健談而
無拘無束。
從你喜歡玩的卡紙、手槍、水晶寶寶,
我看到你快樂的童年。
可是,
你知道嗎?
我多想有一天,
你在學習上也能找到無限的快樂!
努力吧,你能!
我在電腦上敲打,小詩一首一首在屏幕上流淌。我仿佛是躲在綠葉后的陽光,時而探出頭來和孩子們嬉笑。
偶爾也會挺苦惱的,尤其是遇到個別特頑皮的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才不會變成否定他們的言語。沉默一會兒,想起他們的玩耍,想起他們的笑臉,在我腦海的深處,就“嘣”地跳出他們的可愛之處來,詩歌又像清澈的泉水一樣流淌……
老師們看了我的評語,都羨慕得很。甚至有位同事說:“寫一位學生的評語就像寫一篇文章,很痛苦,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全班的。你怎么還能寫詩?給我一年都寫不出來!”
散學典禮的那天,我除了給孩子們頒發(fā)獎狀、獎品,還把帶有小詩評語的《學生成長記錄冊》鄭重地交到每一個孩子的手上。那一天,2009年1月16日,早晨的陽光透射入窗臺,課室里靜悄悄的,孩子們捧著《學生成長記錄冊》認真地默讀,詩意猶如春風拂臉,他們紅撲撲的小臉蛋時而羞澀、時而會意。那時侯,我分明看到課室里成了花的海洋,我仿佛嗅到了甜美的花香。
本欄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