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慧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日益受到重視,大學生從高考高負荷的學習到大學寬松環(huán)境的適應,是否能積極應對大學生活?在當前就業(yè)壓力大的狀況下,在社會過于追求高學歷、重點名牌大學生的情況下,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yè)壓力更大,他們有沒有很好的心理素質去迎接挑戰(zhàn)?本研究就是為了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便更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開展就業(yè)指導教育工作,提高他們的就業(yè)力。
一、研究目的、對象、工具及程序
1.研究目的。本次測試的目的主要有一下三個:(1)為研究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提供資料,并為有關部門制定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參考依據(jù)。(2)為就業(yè)指導課程建設及就業(yè)心理調適工作給出一定方向。
2.研究對象。對張家口教育學院2008級大一新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882份,收回有效問卷762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為86.4%。
3.研究工具。采用“大學生人格問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簡稱UPI)”進行問卷調查。UPI問卷由60個項目構成。其中4個項目是測偽尺度(lie scale),其題號是5、20、35、50。其余56個是反映學生的苦惱、焦慮、矛盾等癥狀項目。另有4道附加題,主要是了解被測者對自身身心健康狀態(tài)的總評價以及是否接受過心理咨詢的治療,有什么咨詢要求。該問卷的分類標準是:(1)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歸為Ⅰ類:(可能存在較為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需要盡快地約請其進行咨詢。)UPI總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第25題做肯定選擇者;輔助題中同時至少有兩題做肯定選擇者;明確提出咨詢要求者。(2)滿足下列條件之一者應歸為Ⅱ類:(可能有某種心理問題,應引起咨詢機構注意的學生。)UPI總分在20分至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之間者;第8、16、26題中有一題做肯定選擇者;輔助題中只有一題作肯定選擇者。(3)不屬于第一類和第二類者應歸為Ⅲ類。為“一次通過者”,即這類學生可能暫時沒有心理問題,一般不作為咨詢機構重點注意的對象。
4.研究程序。由研究者親自擔任主試,采用集體施測方式,以班為單位讓學生填寫“大學生人格問卷(UPI)”,測試時間15分鐘左右,當場收回。
二、結果與分析
1.新生總體心理健康現(xiàn)狀。表1新生UPI篩選率一覽表。
Ⅰ類篩選率:
n%
8210.8 ;
Ⅲ類篩選率
n%
440 57.7 。
結果表明,新生UPI篩選率Ⅰ類10.8%,Ⅱ類31.2%,Ⅲ類57.7%。Ⅰ類和Ⅱ類合計有42.0%,說明有不少的學生存在不同的程度的心理困擾和心理問題,可見新生是心理問題的高發(fā)群體。因此要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的校園環(huán)境和學習生活。
2.表二UPI問卷條目選擇率計算結果。排序題目內容選擇率:(1)思想不集中(42%);(2)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40%);(3)愛操心(36%);(4)缺乏自信心(36%);(5)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34%);(6)記憶力減退(32%);(7)缺乏耐力(31%);(8)在乎別人視線(27%);(9)情緒易被破壞(24%);(10)總注意周圍的人(18%)。
我們將學生對UPI問卷條目的選擇率由高到底排序,從表中可以看出,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情緒消沉不穩(wěn)定,表現(xiàn)為“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40%)”“情緒易被破壞(24%)”“缺乏耐力(31%)”;缺乏自信,表現(xiàn)為“在乎別人的視線(27%)”“缺乏自信心(36%)”“總注意周圍的人(18%)”;神經(jīng)衰弱傾向,表現(xiàn)為“思想不集中(42%)”“記憶力減退(32%)”;強迫傾向,表現(xiàn)為“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34%)”“愛操心(36%)”。
三、關于測試結果的分析及就業(yè)教育對策
1.就業(yè)教育從入學開始。由表一、表二可以看出,部分同學在入學后出現(xiàn)了不同的程度的心理困擾和心理適應困難。由于在選擇高校時,許多高中畢業(yè)生往往只考慮報考什么樣的學校成功率高,容易被錄取,選擇專業(yè)方面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從眾性,而很少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就造成許多大學生入學后,對高校,對高校所開設的專業(yè)知之甚少,產(chǎn)生對專業(yè)不感興趣,學習沒勁,60分萬歲。出現(xiàn)“對未來的擔憂”,“缺乏目標”等一些列問題。因此入學職業(yè)指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學校介紹、專業(yè)設置介紹、專業(yè)發(fā)展前景,讓學生了解所選學校與專業(yè),鼓勵他們學一行、愛一行,激發(fā)學習專業(yè)的興趣和積極性。
2.就業(yè)教育重視學生的就業(yè)心理調適。調查中,“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缺乏自信心”“思想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愛操心”等項目都有較高的選擇率。其主要原因是,大學的學習內容更加深入,難度更大,給不少的學生帶來了學業(yè)上的壓力。同時,許多學生進校后感到競爭壓力很大,到了大學里,仍想要在各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保持在高中時代佼佼者的地位并非易事,來自同學間的競爭逐漸增多,有競爭自然會有失敗,面對挫折和困難,他們表現(xiàn)出缺乏勇氣和信心。此外,進入大學后,許多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多年為之奮斗的目標已經(jīng)實現(xiàn),而就業(yè)還是幾年之后的事情,對于未來,他們感到茫然和困惑,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
3.加大各種實訓、實習力度。學校通過強化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的教學,加大各種實訓、實習力度,將學生培養(yǎng)成“寬基礎、多技能”,接受新知識快,社會適應能力強的復合型應用性人才,實現(xiàn)學校與社會零距離接軌。通過參加各種實訓、實習活動也有利于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形成正確認識自我、培養(yǎng)和悅納自我的態(tài)度,提高大學生克服困難、經(jīng)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挖掘自身潛能,展現(xiàn)長處,獲得自信,提高能力。為今后的實習就業(yè)打好基礎。
(作者單位:河北張家口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