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情懷 美麗 精致 自然
摘 要:李琦總是以她獨有的體悟表現她的人生情懷,生活的流水在她脈脈溫情的注視里成為內心情感的波瀾,這一道道波瀾又因為智慧的點化成為讀者眼中藝術化了的情感的河流,美麗而不奢華,精致而又自然。
詩人李琦曾獲得首屆中國艾青詩歌節(jié)茶花杯詩歌獎。她慣于以詩的形式在這片天空下歌唱,那帶著她芬芳思索的歌唱曾經感動了許多人。從20世紀90年代,李琦開始寫起散文來,至今出版了《從前的布拉吉》《云想衣裳》兩本散文集。
李琦的散文是讓人感動的,她樸素的文字滿帶著她的情感撞擊著我們的心靈。她以一顆善良的心看待和理解這個世界,無論是對自己生命歷程的展示還是對別人命運的關注,無論是對北方冰雪神韻的感知,還是對音樂的回想、對讀書和寫作的深思,都帶著女性水一般的柔情,和她深深的人生情懷。
作者總是在一個闊大的背景上展示自己的生命經歷。也許是生長在北國冰城哈爾濱的緣故,李琦是那樣的愛雪,雪像神奇的鑰匙,開啟了她的靈感之門。同她的詩歌一樣,李琦的散文里常常浮動起雪的意蘊,她的奇思就同雪花一起飛揚起來。在《雪花飛舞事與人》這組散文中,她寫到了許多人,其中有一個賣糖炒栗子的人,文中通過她因錢丟了卻吃到糖炒栗子的敘述,讓她印象深刻,這是多年后的回憶之香,這是北方的寒意里那個賣糖炒栗子的人送給她的恩澤,也是生活給予她的恩澤,因此賣糖炒栗子的人就極具代表性。把生活的給予變成深遠的回望,每個文字都像深情的眼睛?,F實和歷史的交織,自然與社會的融合,自己與別人的聯(lián)系,讓這些回憶的文字變得靈動而深沉,親近而深遠。在寫冰雪的散文中,那種排比語勢造成的情感流,強烈沖擊著人的心扉。作者對寒冷的體悟是獨特的?!昂?,會把你的心變成一種獨特的樂器,而將這樂器奏響,只需要一片雪花或一陣北風?!弊髡叩纳姝h(huán)境對其創(chuàng)作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在這里,李琦沒有把置身于寒冷中看成是多么不好,而是相信來自這寒冷之中的教育,這教育是一種力量,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神奇力量,是會讓柔弱的女性也獨具一種堅強的力量。這里展示的是一顆感恩之心,生活的恩澤讓作者有了深深的自信,那種展示是多么富于魅力。梭羅說:“心靈與自然結合,才智才能開花結果,想象力也由此而生?!比绻f梭羅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結合的主動性,那么李琦在這里強調的則是自然的引領性。北方冬天的酷寒使多少人望而生畏,又使多少人無奈,但李琦卻用一種別樣的眼光看北方,她相信寒冷具有神性的啟悟,這相信是愛的相信。即便是那些并不是以雪為主的文字,都有雪在字里行間飄動,成為人生的背景,成為命運的見證。
《馬》是一篇極為出色的散文。從五歲時愛馬到農場里的“20號”在暮靄中的流淚,從詩人讀關于馬的詩到嫁給個姓馬屬馬出生在叫馬莊地方的男人,人生場景轉換了,但對馬的崇拜沒有轉變。李琦特別注重意象化對人生的表現,馬豐富了她人生背景的意蘊,她借馬表現對男性的崇拜,也流露了她水一般女性的柔情。一篇《望云》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的向往,看云也是看人生。在這里,作者依然在強化背景感,她把這背景同人物的心境結合在一起,富于感染力。對輕盈的云朵的向往,常常是在沉重的生活中尋找慰藉,這是此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
李琦散文中寫穿著和舊物等有關的內容,更添了一種生活的平易。李琦的散文總有從前布拉吉的氣息,這就是說她總是從女性的角度寫從前的生活,既有生活的親切,又有思索的超拔,可謂體驗獨具,思緒縱橫,意興盎然,引人遐思?!稄那暗牟祭穼憢寢尨┻^的布拉吉,那曾經陪伴過媽媽的布拉吉后來被她穿過。作者不僅珍重過去的氣息,她還想在一種承續(xù)中讓女兒體會這種氣息,體會珍重對生命的重要。布拉吉的意象多好,一件舊物是青春的標本,它牽連起的關于生命、關于流逝的思考,帶著濃濃的深情。舊物成了作者生命回望中的追索點,作者在作品中強化了這種回望的意義。“將這些花布攤在床上,就像看一群眉清目秀的小姐妹”,“我總能想起從前那種常見的大紅花被面,它們那么熱烈、絢麗,帶著一種憨厚的土氣。它們毫無顧忌地開放著,本色質樸,簡直就是農婦們開朗笑聲的驟然凝固?!弊x著這樣的句子,怎能不感動。你可以看到一位熱愛生活的女性,總是在世界的意義上理解生活中的美好,總是在人的意義上理解所看到的東西,這理解中有她的本色。作者還寫器物,那些杯子,那些花瓶,那些碗和盤子,那些筐籃簍,都裝上了作者的情感和履歷,裝上了作者對生活深深的回味。李琦是一個感情真摯的人,滄桑的人世不能不在她的筆下留下深深的痕跡。她在注重物本身的特點之外,特別注重物與人和事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使表現的領域擴大了,由于物本身的詩意加上人與事的令人回味,表現力就特別強,一杯一瓶之小裝世界之大,一筐一籃之微寓天地之寬。李琦總是以很憐愛的眼光看這些物件,并在置放和盛裝中找到生活的慰藉。她曾為一位朋友因地震而破碎的花瓶難過,這種難過是一位心懷悲憫的作家的難過,但首先是一位心細而柔情的女人的難過。當然她也想到了一些器物“甚至比你更長久地留在這個世界上”,帶給人關于生命、關于未來的思索?!拔覀冎v器皿的故事——其實在上帝那里,我們何嘗不是另一種器皿?上帝他老人家把我們擺放進滾滾紅塵。只不過,我們習慣了,將置身的那個場景,鄭重地叫做人生。”這種體味是獨到的,她把物與人的聯(lián)系表達到了極致。
作者常常在親情的意義上表現她的深情。她寫丈夫給她剪去長發(fā)時的不舍,寫幽默、善良、勤勞已是百歲的奶奶,寫去俄羅斯時父親對自己的牽掛,寫母親秋風中那條褪了色的圍巾,寫婆婆親手織成、上面散發(fā)著中原一個厚道人家氣息的純棉質地的藍條床單,那給作者帶來的感動,讓她珍視這人世的恩情,走在詩意的人生里。
一個人是渺小的,但一個人的大愛又是無邊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完成了特別的擁抱,寬廣的生活在她的擁抱里具有了別樣的意義。在這些散文中,李琦是一個深情的敘述者,又是作品中的人物,這樣就使她的才情發(fā)揮在一個很大的可回旋的空間,就使凝于人與物之上的恩情的回味達到了一個極深的程度,尤其是她特別注重詩意的活性特征,使記憶在一次次回味中被激活,這樣作者的表達就滿帶著感染力。在世界的意義上,在人生的背景里,李琦對恩情的表達就不再簡單,它的啟迪意義當然不同尋常。
在李琦的散文中,關注別人命運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她寫同學的姑姑——一個“特務”的女友,她寫一位經歷了苦難又在“文革”中教一個男孩子唱歌的女歌唱家,她寫有著傳奇經歷但一生沒有找到所愛的女人的果里亞。由自己到親人,由親人到別人,李琦視角的轉換顯示出一位作家對生活的關注程度,她特別注意時代給人命運打上的苦難印記以及由這苦難帶給她的深深的憂傷。不但如此,她還把視角放到眼前的生活中?!懂攼矍檎贻p》寫對在冬天的涼椅子上正在熱戀的兩個年輕人的關注,其細節(jié)的動人就是情懷的動人。這類散文歷史感和現實感交融,其細膩而深刻的人生體悟都很動人。
李琦這些年寫了不少與音樂有關的文章,情感的表達找到了絕好的憑借。這里有來自音樂的沐浴,那沐浴讓作者在思索里長大。這里不僅展示了音樂的恒久魅力,而且展示了作者置身于音樂中的長久感動,尤其是她的憂傷。聽柴可夫斯基交響樂《羅密歐與朱麗葉》時,她想到了一對中俄血統(tǒng)姐弟,惦念他們的命運;看到一個聾啞孩子彈奏琵琶,她心中有一種冰涼和疼;聽《辛德勒名單》中來自小提琴的哭泣,使她在凄美和苦難中不能自拔。李琦是一個心懷憂傷的人,她在音樂中的憂傷早已超越了音樂本身。她在音樂中開始對人生和世界的體悟,那時她的心變成柔軟而帶著淚水的羽毛,輕輕撫摸著一些面龐。從個人的身世出發(fā),連接起世界的道路,連接起這道路上的無數心靈,李琦就是在這樣的感動中展示她博大的胸襟。這樣的展示是真實而自然的。如果沒有充實的靈魂,如果沒有善感的心靈,即便找到了表現生命與世界的音樂方式,那也是枉然的?!叭绻枨灿醒凵竦脑?,這支歌的眼神是深藏憂郁的”,這是《在那遙遠的地方》一文中的話。李琦思索的遠方里有她的憂郁,那憂郁是善良的憂郁。
在李琦的散文中,有一些是讀書和寫作方面的隨筆。它在女性的柔情之中又添了思索的剛性,這種思索的剛性就是堅定的立場感,是對柔情的必要補充。對文壇現象的剖析,對高貴情懷的強調,對精致的向往,都是通過富有魅力的文字表達出來的。形象化的詩意表述同冷靜的理性思考的結合,是這些隨筆的特征。《遙憶龍井說清涼》是這類隨筆中最重要的一篇。作者借茶說創(chuàng)作,把清涼上升到一定的境界,不乏細膩與大氣,給人的精神和智慧以深刻的啟迪。需要說明的是,作者的散文恰好印證了這些隨筆中的觀點,更能證明隨筆的說服力。
李琦總是以她獨有的體悟表現她的人生情懷,生活的流水在她脈脈溫情的注視里成為內心情感的波瀾,這一道道波瀾又因為智慧的點化成為讀者眼中藝術化了的情感的河流,美麗而不奢華,精致而又自然。這恰好應了愛默生說的“當靈魂通過他的感情流動時,那就是愛”這句話。
李琦在《歌曲的出身》一文中說:“歌唱是人類一件美好的事情。憂愁與歡樂、憧憬與祝福,你唱就是了。”如果說詩歌是李琦的一種歌唱,那么散文就是她的另一種歌唱。在這歌唱里,李琦是純粹而深刻的,她的高貴情懷令我們感動。
(責任編輯:呂曉東)
作者簡介:王立憲,綏化學院中文系教授;綏化學院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黑龍江省作家協(xié)會駐地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