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言
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當前特別要在貫徹落實十七大“繼續(xù)解放思想”的精神上下功夫。值此之際,牢牢記取鄧小平的關(guān)于解放思想的三句話,是很有必要、大有裨益的。
第一句:“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dǎo)下打破習(xí)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記住這句話,就弄清了什么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思想上無成見、無框框,用唯物的、辯證的、歷史的觀點看問題,既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又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始終堅持實踐的指向——“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解放思想,不是倡導(dǎo)脫離實際的冥思苦想,更不是提倡異想天開,胡思亂想。鄧小平的這句話揭示了解放思想的豐富內(nèi)涵,指示我們解放思想一定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哲學(xué)原則。
第二句:“離開四項基本原則去‘解放思想,實際上是把自己放到黨和人民的對立面去了?!编囆∑街v“解放思想”,有堅定的“黨和人民”的立場,有明確的政治方向。四項基本原則,按鄧小平的說法,最重要的是兩條,一是堅持黨的領(lǐng)導(dǎo),二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的這句話體現(xiàn)了解放思想的鮮明的政治原則。
第三句:“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堅持實事求是,就必須繼續(xù)解放思想。認為解放思想已經(jīng)到頭了,甚至過頭了,顯然是不對的。”客觀事物發(fā)展無止境,實踐無止境,認識無止境,這就決定了解放思想無止境。鄧小平這句話揭示了解放思想無限性的規(guī)律。
行文至此,言猶未盡。特別是在重溫了鄧小平關(guān)于解放思想的三句名言之后,我立刻想到,可能會有人送筆者一頂“教條主義”的帽子。他們說,解放思想,就要說自己的話,引證來引證去,這還叫解放思想?這不是教條主義是什么?
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批評。當然,解放思想,應(yīng)該獨立思考,說自己的話,以表達自己的思想,但這并不絕對排斥引證。不引證,未必就是解放思想,引證也未必就不是解放思想。關(guān)鍵在于是從實際出發(fā),借助引證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是從引證出發(fā),用教條來剪裁生活,評判是非,指導(dǎo)實踐。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我們的指導(dǎo)思想。這“主義”“思想”“理論”產(chǎn)生于革命實踐中,主要反映在馬、恩、列、毛、鄧的著作中。他們的著作當然不會句句是真理,而且還有不可避免的時代局限性,若是引證這些不合時宜的內(nèi)容來指導(dǎo),就難免教條主義之嫌了,就是思想不解放了。不過,他們的著作中同時還有精辟的語言,成為“主義”、“思想”、“理論”的載體,確當?shù)匾C這些閃爍著普遍真理光輝的言詞,以其為指導(dǎo),正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明證,何來教條主義之有!如果連這些精當語言的引證也被否定,指責(zé)為教條主義,其結(jié)果必然導(dǎo)致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空泛化、虛無化!
至于教條主義,應(yīng)該批判,必須批判。然而,在特定條件下,“教條主義”還是蠻可愛的東西。當年毛澤東說過——看,筆者又要引證了:有些人“口頭上也掛著馬克思主義,他們也在那里攻擊‘教條主義。但是他們所攻擊的正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根本的東西”。毛澤東把這類人叫做“修正主義者,右傾機會主義者”。如果筆者收到的“教條主義”帽子是這類人送來的,筆者欣然笑納,榮幸之至,不勝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