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馬鈴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

    2009-04-14 08:46:52雷志斌李衛(wèi)兵殷先禮程國俊
    農(nóng)民科技培訓 2009年4期
    關鍵詞:切塊塊莖種薯

    雷志斌 李衛(wèi)兵 殷先禮 程國俊

    一、產(chǎn)地選擇

    應選擇相對平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塊。馬鈴薯屬地下膨大的塊莖作物,表土深厚(熟土層不少于25厘米)、結(jié)構疏松、排水通氣良好、含有機質(zhì)較多的微酸性(pH值5.0~6.5)土壤較為合適,砂壤土最好,不宜選擇過于粘重板結(jié)和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

    二、茬口安排

    馬鈴薯忌與茄科作物連作或套種,前作不宜種植番茄、辣椒、茄子、烤煙等茄科作物和吸鉀較多的根菜類作物,最好是禾谷類、蔥蒜類、黃瓜、大豆、花生、甘薯、棉花等。

    三、播種技術

    (一)播前準備

    1. 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抗逆性強、適應當?shù)卦耘鄺l件、商品性好的品種。選擇健康無病、無破損、表皮光滑、均勻一致、貯藏良好的薯塊作種。

    2.種薯處理

    (1)切塊。播種前2~3天進行,小的種薯(20~50克)一般不切塊,大的種薯(50克以上)可進行切塊。切塊時要縱切,將頂芽一分為二,切塊應為菱形狀或立方塊,不要成條或片狀,每個切塊應含1~2個芽眼,平均單塊重35~45克左右。切塊要用兩把切刀,方便切塊過程中對切刀消毒。一般用含3% 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漂白粉兌水1∶100消毒也可,并剔除腐爛或感病種薯。

    (2)拌種。切塊后的薯種用石膏粉或滑石粉加農(nóng)用鏈霉素和甲基托布津(90∶5∶5)均勻拌種,藥薯比例為1.5∶100,并進行攤晾,使傷口愈合,勿堆積過厚,以防爛種。

    (3)推廣整薯帶芽播種技術。整薯(30~50克)播種能避免切刀傳病,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頂端優(yōu)勢,保存種薯中的養(yǎng)分、水分,增強抗旱能力,促使出苗整齊健壯,結(jié)薯增加,增產(chǎn)幅度達30%以上。

    3.施肥

    馬鈴薯耗鉀肥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一般畝產(chǎn)3000公斤要吸收氮16公斤、磷6.5公斤、鉀32公斤。馬鈴薯覆膜后不易追肥,因此,冬春地膜覆蓋栽培必須一次性施足底肥。在底肥中,農(nóng)家肥應占總施肥量的60%,一般要求畝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3000公斤左右,可防止生長后期缺肥早衰?;室话惝€施專用復合肥100公斤、尿素15公斤、硫酸鉀20公斤。農(nóng)家肥和尿素結(jié)合耕翻整地施用,與耕層充分混勻。其它化肥作種肥,播種時開溝點施,避開種薯以防爛種;適當補充微量元素。

    4.除草與土壤藥劑處理

    整地前畝用百草枯200克加水噴霧除草;每畝用50%鋅硫磷乳油100克兌少量水稀釋后拌毒土20公斤,均勻撒播地面,可防治金針蟲、螻蛄、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

    5.整地深耕

    整地,使土壤顆粒大小合適。根據(jù)當?shù)氐脑耘鄺l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氣候情況進行作壟。平原地區(qū)應推廣深溝高壟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壟距75~80 厘米。丘陵、崗地不適宜機械化操作地區(qū),可推廣深溝窄壟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壟距55~60厘米。耕作深度約25~30厘米。

    (二)播種

    1.播種時間

    春馬鈴薯適宜的播種期為12月中、下旬至1月中旬,播種宜在晴爽天進行。

    2.播種深度

    播種深度約5~10厘米,地溫高而干燥的土壤宜深播(12~15厘米)。

    3.播種密度

    不同的專用型品種要求不同的播種密度,一般早熟品種每畝種植4500株左右。

    4.播種方法

    人工或機械播種均可,大壟雙行,小壟單行。人工播種要求薯塊切口朝下,芽眼朝上,播后封好壟口。

    5.噴施除草劑

    播種后蓋膜前應噴施芽前除草劑,每畝用都爾或乙草胺等芽前除草劑100毫升兌水50公斤,均勻噴于土層上。

    6.覆蓋地膜

    噴施除草劑后應采用地膜覆蓋整個壟面,并用土將膜兩側(cè)蓋嚴,防止風吹開地膜后降溫,減少水分散失,提高除草效果。

    四、田間管理技術

    (一)破膜

    早春幼苗開始出土,無霜、氣溫比較穩(wěn)定時,在出苗處將地膜破口,引出幼苗,破口要小,并用細土將苗孔四周的膜壓緊壓嚴。破膜過晚容易引起燒苗。

    (二)防止凍害

    地膜馬鈴薯比露地早出苗5~7天,要防止凍害。一般早春,氣溫降到零下0.8℃時幼苗受冷害;零下2℃時幼苗受凍害,部分莖葉枯死;零下3℃時莖葉全部枯死。在破膜引苗時,用細土蓋住幼苗50%,有明顯的防凍作用。遇到劇烈降溫,苗上覆蓋稻麥草保護,溫度正常后取掉。

    (三)化學調(diào)控

    多效唑能抑制植物內(nèi)源生長素和赤霉素的合成,加速乙烯和脫落酸的合成,從而有效控制莖葉生長,促使光合產(chǎn)物及時向塊莖轉(zhuǎn)運,提高產(chǎn)量。此外,多效唑還可以增加薯塊數(shù)量,使薯型變大,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但是,過高的濃度也會導致產(chǎn)量下降。一般在現(xiàn)蕾至初花期,畝用50%多效唑50克兌水40公斤噴施2次。對地上生長過旺的要加大用量,以促進薯塊生長。

    (四)抗旱排漬

    馬鈴薯塊莖是變態(tài)肥大莖,全身布滿了氣孔,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才利于塊莖膨大。馬鈴薯結(jié)薯高峰期(開花后20天),每畝日增產(chǎn)量100公斤以上,干旱將嚴重影響塊莖膨大,漬水又易造成爛根死苗或塊莖腐爛。所以,抗旱時,要輕灌速排,最好采用噴灌。

    (五)中耕培土

    馬鈴薯進入塊莖膨大期后,必須搞好中耕培土工作。在馬鈴薯現(xiàn)蕾期(氣溫回升后),將地膜揭掉,并迅速做好中耕培土工作。

    (六)防治病蟲害

    1.防治原則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進行防治,堅持“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治理原則。

    2.主要病蟲害

    主要病害為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黑脛病、環(huán)腐病、早疫病、瘡痂病、粉痂病等。主要蟲害為蚜蟲、薊馬、粉虱、金針蟲、塊莖蛾、地老虎、蠐螬、二十八星瓢蟲、潛葉蠅等。

    3.農(nóng)業(yè)防治

    (1)針對主要病蟲控制對象,因地制宜選用抗(耐)病優(yōu)良品種,使用健康的不帶病毒、病菌、蟲卵的脫毒種薯。

    (2)合理布局品種,選擇健康的土壤,實行輪作倒茬,與非茄科作物輪作三年以上。

    (3) 通過對設施、肥、水等栽培條件的嚴格管理和控制,促進馬鈴薯植株健康生長,抑制病蟲害的發(fā)生。

    (4)測土平衡施肥,增施鉀肥,提倡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量施用化肥。

    (5)合理密植,起壟種植,加強中耕除草、高培土、清潔田園等田間管理,降低病蟲源數(shù)量。

    (6)及時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并清除、遠離深埋。

    4.生物防治

    釋放、保護天敵,如捕食螨、寄生蜂、七星瓢蟲等。創(chuàng)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環(huán)境,選擇對天敵殺傷力低的農(nóng)藥。利用0.3%印楝乳油800倍液防治潛葉蠅、薊馬,利用0.38%苦參堿乳油300~500倍液防治蚜蟲以及金針蟲、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利用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防治青枯病、黑脛病或軟腐病等多種細菌病害。

    5.物理防治

    露地栽培可采用殺蟲燈以及性誘劑誘殺害蟲;保護地栽培可采用防蟲網(wǎng)或銀灰膜避蟲,黃板(柱)以及性誘劑誘殺害蟲。

    6.藥劑防治

    農(nóng)藥施用嚴格執(zhí)行GB4285和GB/T 8321的規(guī)定。應對癥下藥,適期用藥,更換使用不同的適用藥劑,運用適當濃度與藥量,合理混配藥劑,并確保農(nóng)藥施用的安全間隔期。

    五、采收

    根據(jù)生長情況與市場需求及時采收馬鈴薯。采收前若植株未自然枯死,可提前2~3天殺秧。收獲可采用機械收獲或人工挖掘,但要防止塊莖損傷。收獲后,塊莖要避免因曝曬、雨淋或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而變綠。產(chǎn)品裝運要輕裝輕卸,避免薯皮大量擦傷或碰傷。

    湖北省崇陽縣農(nóng)業(yè)局

    雷志斌 李衛(wèi)兵

    殷先禮 程國俊

    猜你喜歡
    切塊塊莖種薯
    馬鈴薯種薯退化的原因及預防
    短期窖藏下馬鈴薯塊莖品質(zhì)指標的變化趨勢
    比薩切塊
    費烏瑞它切塊與整薯播栽的性狀和產(chǎn)量
    魔芋切塊繁殖的生長特性及產(chǎn)量分析
    長江蔬菜(2018年10期)2018-06-23 03:37:30
    塊根塊莖類植物細胞懸浮培養(yǎng)技術與應用
    馬鈴薯種薯貯藏性能和貯藏技術分析
    蔬菜(2016年8期)2016-10-10 06:49:06
    馬鈴薯種薯切塊技術要點
    白及須根與塊莖的多糖成分比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塊莖形成規(guī)律的比較研究
    天柱县| 镇江市| 铁岭市| 千阳县| 诏安县| 大名县| 瑞丽市| 长沙市| 澎湖县| 黔西| 古浪县| 锡林浩特市| 康保县| 溧水县| 郧西县| 大竹县| 富源县| 长乐市| 巫山县| 灯塔市| 天门市| 亳州市| 改则县| 阳新县| 湖州市| 碌曲县| 广南县| 封丘县| 金昌市| 盐山县| 普定县| 灌南县| 祁连县| 城市| 哈巴河县| 喀什市| 尉犁县| 瓦房店市| 鄢陵县| 山阳县| 湖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