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嘲笑不認(rèn)字的人說:一字認(rèn)扁擔(dān)。殊不知這淺顯的“扁擔(dān)”能擔(dān)不少東西呢!
“一”字除作數(shù)詞外還有:①成語“一發(fā)千鈞”“滄海一粟”的“一”兼作量詞,有“一根”“一?!钡囊馑?②《阿房宮賦》“六王華,四海一”的“一”作動詞,當(dāng)“流一”講;③《勸學(xué)》“用心一也”的“一”作形容詞,當(dāng)“專一”講;④《岳陽樓記》“長煙一空”的“一”作副詞,當(dāng)“完全”講;⑤《石壕吏》“吏呼一何怒”的“一”作助詞,跟“何”組成復(fù)合詞,當(dāng)語氣助詞“多么”講。等等。
這樣看來,“一”字非淺,它兼具多種詞性,有廣泛的用途。詩文詞賦,離不開它,措之得當(dāng),妙趣橫生。
高中語文的《潑留希金》,用了一百二十一個“一”字,實屬短篇小說中罕見。作者巧用這些“一”字,生動地描繪出潑留希金不男不女的肖像和臟亂不堪的居室環(huán)境。
如此之多的“一”字?jǐn)[在讀者面前,毫無枯燥重復(fù)之感,讀來朗朗上口,思來腦海中浮現(xiàn)出潑留希金僵尸般的形象,其貪婪吝嗇的性格,全在這些“一”字中充分暴露出來,發(fā)人深思。確實“一”字非淺,果戈里筆下的一串“一字”,竟把讀者帶進一個衰敗的環(huán)境之中,使人惡心,使人憎惡。
還有些文章似乎非用“一”字不可,《水滸傳》寫武松打虎一段即是。這段中,動詞撲、掀、剪、兜、閃、躲前的“一”字很難用其他字替換。武松打虎是異常危險的驚心動魄的場面,稍有遲疑就會死于虎口。作者心領(lǐng)神會,巧妙地用“一”字抓住讀者的心,引人入勝,如臨其境,使人屏息而觀,并為武松捏一把汗。人虎搏斗的緊張、逼真、形象的場景,也都在這些“一”字中傳神地展現(xiàn)出來了。
如此說來,在詩文中多用“一”字就好嗎?也不盡然。杜甫的《旅夜書懷》,前面四句寫旅夜景色,后四句抒發(fā)思想感情,末句用“天地一沙鷗”自比,與“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相對照。全詩只在沙鷗前有個“一”字,它卻觸目驚心地喚起讀者想象,使人體察到他滿懷孤獨凄苦的感情,催人淚下。
晚唐齊己《早梅》詩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鄭谷改“數(shù)”為“一”,極狀已開梅花貌,真切而鮮明地突出早梅之“早”,切題中意,它字莫代,妙趣橫生。
以上可見,“一”字用得巧,確能引人入勝。同時也說明:“文貴于達而已,繁簡各有當(dāng)也?!薄耙弧弊终媸窃⒁馍钸h。
作者單位:都蘭縣香日德鎮(zhèn)香樂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