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華
【摘 要】思想政治素質作為大學生基本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生成才與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從政治觀、道德觀、法制觀、人文觀和禮儀觀五個方面論述了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 政治素質 道德素質 法制素質 文明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2-0069-02
一、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性
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大學生的素質包括多個方面:如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精神素質、心理素質、健康素質和思維素質。其中思想政治素質在各項素質中起著主導的和支配的作用。如江澤民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放在重要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庇秩缰泄仓醒朐凇蛾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yǎng)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處于不敗之地,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p>
大學生是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高級專門人才的后備力量,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興衰成敗。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歷來是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首要目標——如毛澤東的“德、智、體”的人才要求,鄧小平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培養(yǎng)理論,國家教育部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毫無例外的都把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將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擺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途徑
思想政治素質作為大學生基本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生成才與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應著力把握以下幾方面:
1.進行政治觀教育,提升高校學生的政治素質。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理應加強和改進政治教育,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規(guī)定性的要求,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xiàn)實要求。“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形成人們一定的政治觀點、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彼枷胝谓逃偸菫橐欢ǖ恼畏盏摹`囆∑酵菊f:“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就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边@就是說,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的歷史時期,最重大的政治就是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第一位的任務,就是要教育學生懂得我國當代最大的政治,堅持這一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決心獻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
在人的成長發(fā)展過程當中,政治觀支配著個體的政治命運和前途;大學生作為未來建設的主力軍,正確的政治觀是須臾不可離的。因此,隨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發(fā)展,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對外交往日益頻繁,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將更加尖銳復雜。這些都迫切要求每一位大學生牢固地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同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十分活躍。社會上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一些負面影響,無不反映和滲透到高校中并影響大學生思想的進步。這就需要我們強化政治觀教育以幫助大學生解決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問題。只有抓住、抓好、抓緊政治教育才能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力量。在新時期,要給予政治教育以核心地位,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揮積極作用??梢哉f,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靈魂,只有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才能使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進行道德觀教育,提升高校學生的道德素質。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現(xiàn)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他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21世紀中國的面貌,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戰(zhàn)略目標能否實現(xiàn)?!贝髮W生是祖國未來各條戰(zhàn)線上的骨干,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他們道德素質的好壞,不僅會影響自己成才,而且會影響整個社會的道德風貌,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生能否成為道德高尚的接班人,將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命運,關系到我們事業(yè)的興衰成敗。因此,加強大學生道德觀教育是關系國家命運的大事。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钡赖陆逃撬枷胝谓逃闹匾獌热?,道德教育主要是社會主義道德和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通過教育形成人們良好的道德品質。1989年,鄧小平就提出:“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這里我主要是講思想政治教育,不單純是對學校、青年學生,是泛指對人民的教育?!睂嵺`證明,道德教育的作用是不能抹殺的。
高校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的重要內容。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大學生的道德狀況出現(xiàn)了許多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為高校加強大學生道德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指明了方向。高校應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切實貫穿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全過程,落實到大學生道德建設的各環(huán)節(jié)。
3.進行法制觀教育,提升高校學生的法制素質。
法制觀也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大學生的法制觀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未來的整體素質,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前途。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首的國家領導人歷來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提出了具有遠見卓識的指導性意見。因此,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不斷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使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社會主義法制觀,不僅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依法治國”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知法、守法、護法,學會運用法律武器,同一切違法的行為作斗爭。更重要的是使大學生用法律來規(guī)范自身行為,提高自身素質,遠離犯罪,健康成長。
4.進行人文觀教育,提升高校學生的人文素質。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痹诖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關懷,既是適應新時期形勢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促進大學生自身成長的必然要求,還是彰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注重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訴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基點,也是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理應體現(xiàn)人文關懷,尤其應當以關注人的發(fā)展與自我完善來彰顯其特有的人文關懷價值。應當以剖析人的思想變化,疏導人的心理問題,實現(xiàn)人的觀念轉變,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為目的;應當以關愛人、激勵人、尊重人的價值,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性,調動人的積極性為宗旨,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大學生更好地“為人”與“為學”,促進大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
5.進行禮儀觀教育,提升高校學生的文明素質。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從微觀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從宏觀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禮儀在社會交際、日常工作和社會經(jīng)濟關系中發(fā)揮的作用更加彰顯,建立良好的禮儀觀,擁有較完備的禮儀知識,正在成為人們適應時代發(fā)展、促進個人進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徑。正如俄國著名的戲劇大師赫爾芩所說:“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知識都重要。”禮儀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脊梁。
然而,我們遺憾地發(fā)現(xiàn),很多大學生的禮儀觀正悄然發(fā)生著變化,一些不文明的舉止也時常會出現(xiàn)在他們的身上。如有的只顧自己,我行我素,有的不講誠信,損人利己。大學生對禮儀知識的缺失和對禮儀知識素養(yǎng)的忽視不僅影響了成才成長,而且影響了畢業(yè)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加強大學生的禮儀觀教育,不僅是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迫切要求,而且是大學生自身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兩個文明建設,正努力躋身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更應該以現(xiàn)代文明禮儀教育下一代。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文明禮儀已成為全體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重要內容,因此,提高自身修養(yǎng)、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樹立良好的禮儀觀勢在必行。
三、結 語
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質是21世紀人才首要的素質,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政治保證,是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政治前提。要使大學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只有真正把這項工作做好了,才能確保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代代相傳、長治久安。
參考文獻
1 邵國平.新時期高校學生的政治觀探析.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
2 李琳琳.新時期大學生政治觀現(xiàn)狀與成因分析.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8(6)
3 李海波.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11)
4 姜海燕.構建高校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