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建中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小學生的一些見怪不怪的“小事”,不經(jīng)意間只當是平靜的校園生活中學生激起的漣漪。認真揣摩,卻耐人尋味,一些小事,往往折射出的小學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值得我們?nèi)ヌ骄亢屠谩?/p>
破涕為笑的男孩
小鵬是個活潑好動的一年級男孩,經(jīng)常磕磕碰碰弄傷自己。一天中午,他又哭著到了班主任劉老師的辦公室,身邊還跟著另一個滿臉沮喪的同學。原來小鵬下樓時太急,跟這個同學相撞,手臂擦破了一點皮,還出了點血。劉老師并沒有大驚小怪,而是瞪大眼睛,佯做驚喜,揶揄地問:“呦!看看你,又弄傷了吧!”小鵬噗嗤一下破涕為笑了。劉老師簡單勸解、安撫了兩個同學幾句,把小鵬帶去醫(yī)務室處理后,兩個同學間就好像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爛漫,幼稚任性,愛哭愛笑,情感外露。他們情緒多變、沖動,總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不善于掩飾、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與暗示,因此常有“破涕為笑”之類的表現(xiàn)。一年級學生還在適應學校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在學校尤為依賴老師,容易受到老師的態(tài)度和情緒的影響。
教育低年級孩子時,老師要善于運用技巧,對他們的頑皮、無知和偶遇的不愉快或小挫折,不能心急、較真地照直處理,最好是一冷靜二教育三撫慰。對低年級孩子,老師要學會“教”,就要先學會“忍”和“哄”。
“你又不是老師!”
思思是個聽話的二年級學生,數(shù)學考試總是得100分。他每天一放學回家就做作業(yè)。一天,身為工程師的爺爺檢查他的乘法口訣,見思思倒背如流,記得滾瓜爛熟,爺爺很高興,就勸他不必再做抄寫乘法口訣的作業(yè)了??伤妓荚趺匆膊宦?,還說爺爺:“老師說的,老師說要做,你又不是老師!”爺爺覺得思思學習方法有問題,第二天就去找思思的老師。
小學生低年級學生,對老師、家長和書本的依賴感強,覺得書上寫的、老師或家長講的都正確的,全盤接受。尤其對老師懷有特殊的信任和尊崇心理。他們學習動機簡單,好好學習主要是為了得到表揚。在學習上,他們覺得老師才有權(quán)威,比家長還重要,因此經(jīng)常不聽家長的話,卻很聽老師的話。但是,他們易受鼓勵,也易受挫折。幾件事情不順心,他們就會灰心、氣餒。
小學低年級學生都有“向師性”,老師應該十分重視師生關(guān)系。老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是影響他們學習態(tài)度的主要因素。如果老師對學生的問題和要求若無其事,對淘氣的孩子感到厭煩,經(jīng)常斥責;如果教師不能容忍學生的絲毫嬉鬧,非要他們一直端坐,將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緊張、恐懼感,害怕老師,對學習失去興趣。所以,教師要經(jīng)常和學生交流,通過談心、師生互動的平等活動、對學生賞識、褒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想來,清代教育家顏元說的“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是有兒童心理學依據(jù)的。我們也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崩蠋熀图议L對低年級孩子應以鼓勵為主,不要輕易呵斥孩子,打擊他們的自尊心,要幫孩子樹立信心,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我們贏了”
下課鈴聲響了,三年二班的王老師說:“這節(jié)課第一組同學得到7顆小星星,取得了第一名,掌聲祝賀!”“喔!我們贏了!”第一組的同學高興得蹦了起來。雖然那7顆小星星只是老師畫在黑板上的圖案,孩子們未得到任何實物,但是,他們贏了,“贏”對他們很重要!
小學生各種日常行為很容易受情緒的影響或支配。他們有強烈的情緒體驗,對人對事都慢慢敏感。求知欲發(fā)展得很快,隨著能力增強,會自發(fā)組織團體活動,重視小團隊的共同利益,尤其“愛面子”。加上小學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短暫,教師就會采取多種形式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小學生好奇、愛動、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設計安排一些富有情趣的競賽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
撿錢的小女孩
學校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設立專門的班級“表揚欄”,為有好人好事的班級加“文明班級”的評比分。各班都積極響應,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墒窃趯W校里能做的“好事”就那么多,大家都搶著去做了,“怎么能多做幾件好人好事,為自己班級多加幾分呢?”四年級的妮娜想出了一個秘密的辦法。她趁人不備悄悄把自己的錢丟在不同地方,然后又和同學“路過”那里,撿起來交到大隊部。第一次5元,第二次10元,第三次是30元,她還假裝沒看到,讓同學去撿。每次班級加分受到表揚后,妮娜都格外興奮。后來,班主任從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
三、四年級階段是孩子的轉(zhuǎn)型期,這個時期的孩子似懂非懂,波動較大。他們的想象力正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會奇思妙想。性情比較直露的同時,漸漸會掩飾或隱藏自己。學習自覺性、組織紀律性有所增強,從不自覺轉(zhuǎn)變?yōu)橄鄬ψ杂X,有獨立的愿望與要求,又比較容易受情勢和他人影響,會主動模仿。他們的言行、情緒以自我為中心,但沒有自己的立場,主要以老師、家長的觀點為準。他們在感情和行為上極大程度地依賴老師,只要老師對自己、同學比較關(guān)心,他們就很愿意接近老師,由此而喜愛老師所教的科目,喜愛自己的班級,愿意為老師為班
級做事,甚至是無私貢獻。身為人師,對學生的關(guān)心、愛護和引導非常重要。
丟在草地上的校服和書包
下午放學后,部分孩子沒有馬上回家,而是在學校里踢足球、打籃球、打乒乓球、做游戲。離校后,草地上總會有孩子們丟下的校服或書包。
小學生隨著年齡增長,心理趨向穩(wěn)定,并顯示出一定的個性特征,個人能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自信心不斷增強。雖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學習、活動的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還比較差。學習一段時間后,孩子便會注意力不集中,這兒瞧瞧,那兒看看,甚至還想玩一玩,這是很正常的。有的學生一會兒能自覺回到學習中,有的學生則玩起來沒完沒了,忘記課本,只想游戲。課外活動緊張、興奮、刺激之余,有的學生就會丟三落四。
中年級的孩子產(chǎn)生了自立意識,但缺乏經(jīng)驗,自理能力較差,他們不善于仔細而全面地考慮問題。行為上在學校要依靠老師,在家里依賴家人。他們大都會對自己提出明確的要求,總是需要教師或家長具體指導,并且在師長的監(jiān)督和幫助下才能較好地完成任務。對于個人財務的保管、學習用品的整理、學習作息時間的安排等,常需要
別人的提醒、幫助,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母老虎就沖過來大吼”
我曾經(jīng)給五年級學生布置過一篇作文,要求學生放下思想包袱寫寫自己想對爸媽說的心里話,我承諾為學生保密。
學生酣暢淋漓地寫了埋藏內(nèi)心的話。讓我驚訝的是孩子們對家長竟有那么多的意見和期望。有對家長抽煙、酗酒、賭博的無奈和反感,有對家長不滿足自己興趣愛好、強迫自己學不喜歡的東西的痛苦,有對家長思想觀念和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滿。一個孩子這樣寫自己的媽媽:“我吃完晚飯剛坐下來想看看動畫節(jié)目,那只母老虎就沖過來大吼:‘又看電視,還不寫作業(yè)?……”
十歲以后的孩子,開始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獨立性增加,開始對教師評頭論足,對家長也不再簡單地一味聽從。他們不太了解自己的個性特征與別人有什么不同之處,容易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較多地評價他人,不善于客觀地評價自己。
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老師和家長不能簡單地訓斥與責罵,而是要讓孩子信服自己,感到自己的老師或家長很棒,必要時候可以在孩子的興趣點上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孩子才對你敬佩有加,才愿意接受建議。孩子的成長受家庭影響非常大。家長也要有意識地優(yōu)化家庭環(huán)境,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據(jù)調(diào)查,小學生不良適應率最高的是“家庭環(huán)境”,最低的是“學校環(huán)境”。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需要優(yōu)化,提供安靜、固定的學習場所,減少干擾源,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等有助于減少不良影響。可見,學校的家長教育工作也很重要。
打碎的青花瓷碗
原本樂觀開朗的小俊同學快小學畢業(yè)了,他的煩惱越來越多,在家不愛說話,放假也不和朋友們玩。周末晚餐時,爸爸說:“從明天開始,我把你的網(wǎng)線拔了,你以后不要上網(wǎng)了,專心做我今天買給你的復習卷?!毙】∵€想上網(wǎng)瀏覽同學的博客,和朋友聊聊天呢,氣得他一下子就打碎了爸爸最喜歡的青花瓷碗……后來他和家長又有幾次沖突,家長只好求助于老師。
十一二歲的學生正向青春期過渡,學習、人際關(guān)系、性朦朧意識、社會和學校的諸多現(xiàn)象會帶來很多煩惱。他們獨立意識進一步發(fā)展,對師長不再唯命是從,常常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成人,甚至比大人們還高明,因此愛自作主張,甚至頂撞師長。這個時候?qū)W生心理發(fā)展中的獨立性與幼稚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容易固執(zhí)己見,盲目地拒絕他人的勸告和建議。學生對教師不再像過去那樣崇拜,甚至有時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跟教師疏遠。
這個階段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非常重要,要讓孩子正確對待成績和缺點、進步和落后。孩子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師長最好不要干涉孩子的正當活動,而應該更多地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進取意識,學會跟他們交朋友,耐心疏導、嚴格要求,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同時,師長要引導他們多吸取各方面的知識,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多開展有益身心的活動,進行青春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