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
個性比品格的問題更大
我曾讀過一位政務(wù)官的傳記,他一向以剛正不阿著稱,可是批評他、憎恨他的人也不少。他曾經(jīng)說過 :在討好人與做好事之間,我選擇把事做好。
他一生清廉,品格無瑕,但也不斷地在與反對他的環(huán)境對抗。為他做事的人,也有許多拂袖而去。
他的行事與判斷未必有錯,然而,凡是人都有尊嚴(yán)。嚴(yán)酷個性往往招來更多小人。
品格無瑕,行事未必?zé)o錯。
讀《老殘游記》時,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段人性沖突,當(dāng)屬江湖醫(yī)師老殘行腳到曹州的那一段。
曹州的父母官,是一位著名的清官。他號稱自己的統(tǒng)治區(qū)域“路不拾遺”,然而,這善良風(fēng)俗卻是建筑在嚴(yán)酷的法律之上。只要該州有人輕輕犯法,就會遭到重重的處罰。
老殘聽說,一年來,在“站籠”——一種把犯人關(guān)在里頭,坐不得躺不得一直站到死的籠子——里站到死的有兩千人,如果你生命力堅強,好多天還沒站死,還可能被板子打死。
百姓并沒有感激他,在私下都叫他“活閻王”,活人碰到他就死定了。
還有一位百姓聞之色變的酷吏,叫做剛弼,他向來以“不收受賄賂”的清高著稱,卻生性多疑,常用嚴(yán)刑重法逼供,即使他管轄的差役們稍有慈悲心,他也會懷疑這些下屬一定是收受了賄賂才如此寬容。
《老殘游記》的作者劉鶚是這么說的:貪官可恨,人人都知道 ;清官的可恨,很多人卻不知道。那些貪官知道自己很有問題,所以并不敢公然做壞事;清官反而認(rèn)為,我又沒拿錢,沒什么瑕疵可以攻擊,有什么不敢的呢?他們反而剛愎自用,以致“小則殺人,大則誤國?!?/p>
品格與個性確是兩回事?!独蠚堄斡洝氛f的便是自以為品格無瑕疵的人,如果個性有問題,制造的災(zāi)難,恐怕會比品格有污點的人更多更大啊!
左宗棠和曾國藩的真實史事
我們在歷史課本上,都認(rèn)識過左宗棠和曾國藩,兩個人都是晚清的一代名臣。兩人之間的交情,也曾經(jīng)比兄弟還親。然而,兩人后來卻徹底翻臉,為什么呢?
他們是湖南同鄉(xiāng),品格都受到士林仰重,個性卻迥然不同。
曾國藩的脾氣顯然好得多,向來擅長網(wǎng)羅人才,提拔了不少人;左宗棠考了好幾次進士都考不上,但曾國藩看出了他的才干,聘他為幕僚。此后,更讓他擁有了帶兵挑大梁的權(quán)力,對左宗棠十分信任。
左宗棠的個性,嫉惡如仇,說起話來很直接,說好處是果斷,說壞處就是容易激動,性格敏感而且有點毒。他的很多批評,都是“對事不對人”的,不過,有些關(guān)于曾國藩的批評,被有心人傳給曾國藩,曾當(dāng)然覺得左忘恩負(fù)義。
太平天國之役,曾國藩向皇上報告,洪秀全的兒子已經(jīng)死于宮中;左宗棠卻基于正義感,另外奏上一折,說曾國藩說的不是實情,洪秀全的兒子已經(jīng)逃逸了。
或者左宗棠說的是真話,但他的真話背后意義是:
曾國藩欺君罔上!
兩人因此恩斷義絕!兩人至死,心結(jié)未解。
左宗棠的品性并沒有問題,問題在于個性。
曾國藩的品格,或許不如左宗棠來得剛正,但他的個性問題少一點。所以,曾國藩可以有一群門徒幫他,勢力逐漸壯大,而左宗棠始終是孤孤單單憑自己奮斗的一個人,由于樹敵太多,難以取信,使他很難再上層樓。
摘自《煙臺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