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華
可以封住我們的嘴,卻封不住渴望交流的心。
開皮豆和豆豆咪待在一起,無論她們隔多遠,就算讓她們坐在地球對角線的兩端,也無法阻斷她們之間的聯(lián)系。她們的口號是——溝通無極限!
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新班主任把她們排成了同桌,說讓她們好好溝通。
新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喜歡在課堂上朗讀課文。可是她在上面讀,就聽到下面“蚊子”嗡嗡嗡地叫,她一停,“蚊子”也停了;她又開始讀,嗡嗡聲也開始了。后來她在一句話讀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剎車,“蚊子”沒來得及剎車,開皮豆和豆豆咪就浮出了水面。
老師警告之后就繼續(xù)讀課文。老師的第一個字剛出口,下面的嗡嗡聲就又一拍不差地跟上了。
老師不得不采取了措施,把她倆的座位調開,中間隔了一個人。她們確實不再說話了,但卻改變了形式——傳字條。一上課就見她倆埋頭不停地寫,寫完就讓中間那人傳過去。久而久之,那位同學就不得不成為她們的信息傳遞員了。
無奈之下,老師把她們又調開得更遠了一點,中間隔了四位同學。她倆只好把頭上的橡皮筋取下來彈紙條。經常把周圍同學的頭打得嘭嘭直響,字條也難免會有丟失,不過中斷的信息她倆會用啞語補上。那些手勢只有她倆自己明白。
老師使出了絕招,把她們倆調到了教室的對角線上,她們就改用現(xiàn)代技術——發(fā)手機短信。
開皮豆和豆豆咪兩家住上下樓。家長怕她們影響學習,不讓她們串門。但家里有電話。她們一打最短也是一個小時。家長們不得不剝奪了她們的電話使用權。之后她們就關在房間里發(fā)短信,可是沒兩天,手機也被停用了,她們的第三招是上網聊QQ,家長們立刻把電腦挪到了客廳,成了禁用品。
這也難不倒她們,她們根據物理學中固體傳聲的原理自制了一部電話,用紙折了兩個斗,用一根長線聯(lián)起來,從窗外繞出去,一人握一個斗講話。有一次講笑話笑出了聲,家長推門進來發(fā)現(xiàn)了秘密,拿著剪刀剪斷了她們的聯(lián)系。
從那以后,豆豆咪一回家就悶悶不樂,身體日漸消瘦。這可嚇壞了父母。終于,豆豆咪病倒了,躺在床上茶不思飯不想的。
情急之下,豆豆咪的媽媽只好去求助開皮豆。沒想到開皮豆搖搖頭說她也沒辦法,不過她可以打電話問候一下豆豆咪。豆豆咪的媽媽說不用打電話了,下樓一趟吧。開皮豆說還是打電話自然些。
豆豆咪的媽媽回家一推門就嚇呆了,剛才還病懨懨的豆豆咪現(xiàn)在正活蹦亂跳地抱著電話又說又笑。那天晚上,她飯量陡增,連吃三碗還喊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