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芳
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都非常重視文章的潤色、修改。“吟罷一個字,捻斷數(shù)根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語不驚人死不休”,都表現(xiàn)了古人行文時精益求精的精神,著名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而‘改的優(yōu)先權首先應屬于作者本人?!比欢?,在平時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對寫作文沒有濃厚的興趣,草稿擬好后,不能認真地修改,交上來的作文總是問題多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為引導學生在寫好草稿后主動修改自己的作文,不斷提高作文水平,本人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典型引路,激發(fā)動機
為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自改作文對提升作文水平的重要性,激發(fā)他們自改作文的內在動力,我要求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或上網(wǎng)查找著名作家寫作的故事,舉行“我最崇拜的作家”寫作故事會,同時,請班上作文優(yōu)秀的學生談自己是如何修改作文的。通過活動,使學生們深切體會到:作文是一項艱苦的同時也是很有意義的腦力勞動。只有精心修改作文,才能寫出好文章;也只有付出一番心血,作文才會有顯著的進步。
二、激勵驅動,濃厚興趣
學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動機,掌握了方法,如何將學生修改作文的熱情推向新的高度,進一步引向自覺,我著力給他們以展示的機會。一是請作文修改認真、進步顯著的學生全面朗讀自己的作文,再由學生、教師肯定其閃光點;二是創(chuàng)辦班級“作文小報”,及時刊登每次作文的優(yōu)秀篇目,對在“作文小報”上刊登作文的學生給予每篇2元的讀書券獎勵,待籌集到適當金額,再給予等值的圖書獎勵;三是將優(yōu)秀習作向少兒報刊推薦、發(fā)表,對發(fā)表習作的同學,不僅稿費歸其所有,還獎勵等額稿費。這些舉措大大提升了學生修改作文的熱情,有力提高了學生作文水平,每學期我班均能有30多篇學生習作在各類少兒報刊發(fā)表。
三、引導點撥,形成能力
學生有了改的動機,那么,又該如何入手呢?為幫助學生盡快學會修改作文,本人高度重視方法點撥,引導學生做到“四思”。
1.一思選材與中心聯(lián)系是否緊密
每篇文章都有一個明確的中心。筆者在批閱時發(fā)現(xiàn)有些作文選材與中心聯(lián)系不緊,影響中心的表達,甚至方向錯了,這樣的作文顯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如:某某同學寫《心愛的小狗》,可從外形、動作、習性等角度寫小狗的可愛;但如果寫小狗亂咬人、亂撒尿,則易使讀者對小狗產(chǎn)生厭惡感,不利于中心的表達。指導學生自改作文,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選材與中心是否有密切的聯(lián)系,讓他們懂得,選擇與中心關系緊密的材料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2.二思文中的重點是否突出
文章中心確定了,與中心關系密切的材料就應詳細寫,寫具體。如寫爸爸媽媽如何關愛你,就應該把他們是如何關愛寫具體,尤其是他們怎么做、怎么說,以及你的心理體驗。只有這樣,文中的重點才能突出,中心才能明確。
3.三思是否恰當運用寫作方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币黄米魑模灰似戒佒睌?,只有運用多種寫作技巧,才能使作文內容具體感人,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學琵琶》一文,要反映主人學琵琶如何勤奮刻苦,僅僅直接寫主人怎樣廢寢忘食地練習往往是不夠的,若在此基礎上加以側面襯托,則可以使中心更突出、內容更具體。
4.四思標點、詞、句運用是否恰切
批閱作文時,我發(fā)現(xiàn),不少習作選材尚可,但文中標點不清、錯字、別字、用詞不當?shù)痊F(xiàn)象屢見不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自改作文時,我要求學生嚴謹認真地細讀精改,力求用好每一處標點、寫正確每一個字,并盡可能將從課內外閱讀中所學到的好詞佳句靈活運用到作文中來,直至讀起來文從字順、朗朗上口為止。
為幫助后進學生盡快掌握自改作文的方法,提高他們修改作文的能力,我采取了“扶放結合”的辦法。一是組織大家集體修改。精心選擇有代表性的作文,復印后分發(fā)給學生,讓全班學生一起來分析、思考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請大家獻計獻策,教師再相機點評,逐步激發(fā)后進生作文修改欲,形成修改作文的能力;二是在批閱后進生草稿時,教師只指出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或需要完善、努力的地方,為他們指明思考的方向。通過這樣的指導,后進生也逐步掌握作文修改的途徑和方法。
培養(yǎng)、指導學生自改作文,好處是多方面的:一是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強度;二是增強了學生作文的主體性,激發(fā)了學生的作文熱情;三是在作文修改中,學生琢磨了問題,促進了思考,養(yǎng)成了精益求精、永不滿足的精神品質,促進了學生各科學習的全面發(fā)展,提升了學生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