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坡
摘要:李清照是宋代詞壇上“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但她的不少詞卻呈現(xiàn)出獨特的“豪放”之美。她的詞真情噴薄,氣勢豪縱,毫無遮掩地向整個社會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無所顧忌地傾吐著身為女性心底的感受和情懷,展示著她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率真豪放的天性。她的詞風絕非是一個“婉約,,所能概括得了的。我們在欣賞她詞中“婉約”之美的同時,也要注意去領略激蕩在她詞中的另一種美,那就是李清照詞中的“豪放”之美。
關鍵詞:婉約;豪放;自我意識;率真天性
李清照是宋代詞壇上“婉約派”的代表詞人,其實李清照其人并不“婉約”,她的詞風也是多樣的,時常于“婉約”之外呈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豪放”之美。她肆意落筆,氣勢豪縱,真情噴薄,無所顧忌,處處展示著她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率真豪放的天性。
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是男性的舞臺。文壇更是男人們的天下,幾乎沒有女人們的一席之地,就連反映女性相思閨怨等情感生活的作品,也大都是由這些大老爺兒們越俎代庖“反串”出來的。由于女性一直處于被壓抑受奴役的從屬地位,她們很難有一個獨立的自我。更談不上獨立的自我意識的展現(xiàn)與抒發(fā)。直到李清照以~枝獨秀的風采嶄露于詞壇,女性才真正有了一個抒情的“自我”。在當時女性被壓抑的社會狀態(tài)里,詞人用屬于自己的雙眼和心靈去審視世界,感受人生,她以強烈自的我意識對自由美好的生活進行大膽地追求與體驗,用她的詞毫無遮掩地向整個社會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無所顧忌地傾吐自己身為女性的人生感悟和喜怒哀樂,她無視當時封建陳規(guī)陋習的存在,在眾多的被壓抑的女性群體中昂然地走出了一個獨立豪放的自我,活出了一個率意的人生。
李清照在不少詞中都鮮明地彰顯著她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率真豪放的個性,這些詞是她人生最好的注腳。關于李清照詞中的“豪放”,我想就以下幾個方面予以闡述:
一、對個人自由天性的大膽張揚與表現(xiàn)
李清照生長在一個有名的學者仕宦家庭。父親李格非,官至禮部員外郎,為北宋文壇上“后四學土”之一。母親亦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大家閨秀。在家庭濃重的文學氣息的熏陶下,博覽群書開闊了她的胸懷,開明的家庭環(huán)境給她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自由發(fā)展空間,使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閨秀那樣被家庭局限于閨房繡樓之內,而是常常走出深院,投人大自然的懷抱,吟詩填詞,交友聚會。無拘無束的少年生活,既造就了她超群出眾的文學才華,也養(yǎng)成了她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率真大膽的獨特個性,
她反映少女生活的詞有《點絳唇》一首: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劃金釵溜。和差走,依門回首,卻把青梅嗅?!?/p>
詞人在這里用清新的筆調塑造了一個天真爛漫,活潑多情,舉止“出格”的少女形象。這正是她豆蔻年華的少女生活的一個縮影。在封建社會里,對女孩是有嚴格要求的,尤其是大家閨秀~定要舉止沉穩(wěn),行為持重,有淑女態(tài)。而這里的女主人公(實乃詞人)“見有人來”,不僅“和羞走”,這里的“走”是快步奔逃,何況還“襪劃金釵溜”,一副狼狽相。更出格的是竟然“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不分明是故意擺個姿勢在對來人傳情嗎?這些“出格”的舉止恰恰表明她在當時那些循規(guī)蹈矩的大家閨秀中實屬一個個性鮮明的“另類”。也難怪后人對此處多有非議。而詞人全然不以為意,把這些道學家認為“不成體統(tǒng)”的一面表現(xiàn)得淋漓致盡。這個天真爛漫,俏皮多情的“出格”少女形象,體現(xiàn)出來的正是詞人不受封建禮教的約束,率真豪放的個性特點。
還有她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p>
這里展露出來的是一種豪放的爛漫之美,是自然之美,青春之美和生命之美。夕陽西下,彩霞滿天。這位帶著醉意的美麗少女劃著小船徜徉在綠葉紅荷間,亭亭玉立蓬勃艷麗的荷花宛然就是女詞人少女時代惟妙惟肖的寫真?!盃幎桑瑺幎?,驚起一灘鷗鷺?!蹦贻p的生命節(jié)律在這里跳躍,少女的青春之美和人性之美在這里爛漫。這里的荷花與少女都體現(xiàn)一種“清水出芙蓉”自然之美,此時的荷花的嬌艷醉人與主人公的青春美麗相融在一起,真是人面荷花相映紅,分不出哪是荷花哪是人面。而在晚霞落日中自由翻飛的一灘鷗鷺正是詞人自由豪放天性的最好體現(xiàn)。試想在那么一個封建時代里,一個大家閨秀在外邊喝酒聚會,本身就已經“出格”得夠可以了,竟然還~定要喝到“興盡”,以至于“沉醉,而“不知歸路”。一個小姑娘竟大有一種“放浪形骸”做派,體現(xiàn)的正是她不受封建禮教的約束,蔑視傳統(tǒng)的陋習,對自由美好生括的大膽體驗與追求。更是對自己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率真豪放的個性的肆意揮灑和張揚。
二、對自己美好愛情的大膽謳歌與體驗
由于封建思想意識的束縛,古代女性從心理到行為都是深受壓抑的,“愛”與“情”往往是她們最羞于啟齒的兩個字,她們似乎只能把自己的男女之情苦苦地壓抑在心底。她們往往不愿,也不敢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愛情沖動和情感追求。而李清照是一個特例,她把自己的“愛情”在詞中向世人予以大膽地展現(xiàn)和熱烈的贊美,
例如她的《浣溪沙》一詞: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p>
這首詞表現(xiàn)了詞人對自由愛情大膽地展現(xiàn)與追求。這里女主人公的面容亦如出水荷花般的嬌艷。句中的“一笑開”三字使詞中的這朵莢蓉——女主人公顯得光彩照人。而其中“開”字在這里用得尤為精巧,這個“開”字,無疑是指芙蓉花開,但其未嘗不可以理解為詞中女主人公心底愛情之苞蕾的綻放,接下來的“眼波才動被人猜”是神來之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個少女美目流動,顧盼含情,這一彎閃動著的秋波流露著她內心的秘密,這秘密,越怕人猜,偏被猜中。最后她終于表現(xiàn)出了對愛情大膽的追求,展素箋,舞彤管,“月移花影約重來”。透過這個芙蓉花般嬌艷的姑娘,我們所看到的正是詞人的率真無忌的青春風貌,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是何等的熾烈與大膽。
再看《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p>
這里展現(xiàn)的是詞人新婚愛情生活的幸福與甜美。新婚的早晨,女主人公買得一枝含苞欲放的春花,“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但又不肯服輸,于是便把鮮花簪在鬢邊,同春花比美,要讓情郎品評一下,自己的容貌與鮮花到底哪一個漂亮。這里仍可以看出她強烈的自我情結,她對自己美貌的自矜和自賞,如果對自己的容貌沒有足夠的自信,誰敢“云鬢斜簪”,讓郎“比并看”呢?詞人借助這朵“春欲放”來體現(xiàn)自己新婚時的花樣年華和嬌美亮麗的生命狀態(tài),借助與花比美,“教郎比并看”的細節(jié),來大膽地表現(xiàn)她對新婚愛情甜蜜幸福的情感體驗。
在這些詞中,李清照把自己的自由愛情和幸?;橐鲇煤敛徽谘诘姆绞较蛑廊苏宫F(xiàn),這種率直與大膽正是李清照
“豪放”個性的最好體現(xiàn)。
三、情感寄托高遠孤傲豪邁奔放
李清照詞中的“豪放”還表現(xiàn)在她詞中寄托與情懷,在許多詞篇中,詞人所寄托的情懷高遠孤傲,往往表現(xiàn)出一種豪邁奔放的氣概。
如她的《漁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p>
這首詞是詞人青年時期的作品。詞中的“梅花”是這位女詞人的自喻,也是這位女詞人高遠孤傲性情的寄托與象征。這里的梅花與妙齡_的詞人從生命狀態(tài)到心志品性似乎都是一致的?!昂伏c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梅花的嬌美之態(tài)正隱喻詞人當時的生命形態(tài),體現(xiàn)著詞人對自我美貌與品性的自信和自賞。“雪里已知春信至”,這里的梅花是孤零零地開放在冰天雪地里,寄寓的正是自己的高潔孤傲之性?!按嘶ú慌c群花比”既是對梅花品性的熱情贊美,又是對自己清高孤傲,不隨波逐流的高貴人格的自我贊譽,字里行間激蕩著詞人那種自視甚高超越凡俗的豪邁奔放之氣。
請看她的《漁家傲》,則是另一種的豪邁與奔放: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這首詞大氣磅礴,豪邁奔放,是一首難得的浪漫主義豪放詞篇。詞人一生都在大膽地追求著自由美好的理想生活,但在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中,她的生活理想總是難于實現(xiàn)的,于是,她便馳騁想象。到神話夢境中去追尋自己光明的理想。在這首《漁家傲》中,詞人展開了大膽奇麗的想象,在夢境中穿云破霧,橫越天河,直達天庭,向天帝傾訴著自己的困惑與不幸,然后乘九萬里長風。徑往理想中的仙山而去。這首詞大氣磅礴,豪情奔放,可比肩太白,不讓蘇辛,充分體現(xiàn)了詞人對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與向往,更體現(xiàn)著詞人高遠孤傲的情懷和豪邁奔放的氣概。
四、抒情表意真情噴薄恣肆縱橫
李清照的詞肆意落筆,豪氣放縱。其為人,愛則火烈,愁則斷腸:喜則忘形,痛則徹骨;真情噴薄,無所顧忌。處處體現(xiàn)著她率真大膽的生性和豪邁超俗氣概。
如《一剪梅》中淋漓致盡的閑愁: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綿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p>
詞人在這里大膽地展示自己和丈夫分別后,郁積在內心無法排解的離別之苦和相思之愁,思之苦,愁之重,情之癡,情真意切,淋漓致盡。詞人在這里毫無遮掩地向整個社會敞開自己的心扉,無所顧忌地傾吐著身為女性羞于言表的思婦情懷。
再看《聲聲慢》中恣肆縱橫的哀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本篇是詞人抒寫哀愁的千古絕唱。是詞人凄苦晚境的寫照,詞人一下筆就直抒胸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十四個疊字一氣貫下,將一腔的愁苦凄慘之情,自胸腑中噴薄而出,以一種凄厲慘怛之氣籠罩全篇,接著圍繞著一個“愁”字,層層鋪襯,依次敘寫籠罩著她無盡的凄苦悲愁的情景:凄風苦雨的秋日黃昏,晚來風急,雁陣驚寒。孤苦難堪的詞人獨守寒窗,望黃花憔悴,聽秋雨梧桐。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牽拉著詞人滿懷的愁腸,平添著她難耐的凄苦與悲愴。這樣步步推進,層層蓄勢,最后詞人的慘怛凄厲之情陡然噴發(fā),“這次第,怎一個愁了得!”這種痛心徹肺的悲情如奇峰突起,遙指天外。真有石破天驚之感。這種真情噴薄恣肆縱橫的抒情風格,所體現(xiàn)的正是李清照詞中獨特的“豪放”。
綜上所述,李清照雖為宋代詞壇上“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但其人并不“婉約”,她具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率真豪放的天性。世人稱她的詞為“婉約派”,是就她詞的整體風格而言的。其實她的詞風是多樣的,絕非是一個“婉約”所能概括得了的。我們在欣賞她的詞的“婉約”之美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去欣賞激蕩在她詞中的另一種美:那就是李清照詞中的“豪放”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