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寅
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我院采用雷公藤多甙聯(lián)合洛汀新及肝素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腎炎(HsPN)50例,療效滿意,無明顯不良反應,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本文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5~16歲,平均8.7歲,病程1個月~1年,平均4個月。臨床表現(xiàn)單純血尿10例,血尿伴蛋白尿26例,慢性腎炎型4例,腎綜型10例。
其中27例經腎活組織病理檢查,輕微病變2例,輕度系膜增生18例,系膜增生伴小于50%新月體形成5例,系膜增生伴50%~75%新月體形成2例。
2.方法雷公藤多甙片, 1.5 mg/(kg?d),分三次餐后服,連續(xù)服用4周后減量至1 mg/(kg?d)服8周,總療程12周。如并發(fā)感染或血白細胞下降或肝酶升高,則將雷公藤多甙減量或暫停,感染控制、白細胞計數(shù)、肝酶恢復正常后再繼續(xù)服用。洛汀新片,體質量<20 kg ,5mg/d;體質量〉20 kg ,10mg/d;1次/d口服,療程12周。肝素100 IU/(kg?d),靜脈滴注4周。
3.療效判定1.緩解:皮膚紫癜、關節(jié)痛、腹痛等癥狀消失,尿蛋白定量持續(xù)
<0.4 g/24h,尿紅細胞計數(shù)持續(xù)<4.0萬/ml;2.改善:上述臨床癥狀消失,尿蛋白較治療前減少50%以上,同時尿紅細胞較治療前減少50%以上;3.無效:未達上述標準。
結果
1.對不同臨床類型的療效見表1
2.不同病理類型的療效見表2
3. 不良反應全部患者均能接受本療法。3例治療后1個月外周血白細胞減少(3.0×109/L),雷公藤多甙減量后白細胞恢復正常。4例出現(xiàn)肝酶輕度升高(谷丙、谷草轉氨酶升高不超過100U/L),保肝治療后均降至正常。治療過程中無一例因嚴重感染而需停止雷公藤多甙治療。4例患者口服洛汀新后出現(xiàn)輕微咳嗽,無一例發(fā)生高鉀血癥。2例出現(xiàn)鼻衄2次,余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討論
雷公藤多甙治療腎炎的療效已經得到大量臨床研究的肯定。雷公藤多甙具有多種免疫抑制作用,它能誘導T細胞凋亡、抑制T細胞增生、抑制NF κB以及IL-2的產生[1-2]、抑制內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mRNA表達以及VEGF的生成和分泌[3]。雷公藤多甙還能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抗原呈遞[4]。雷公藤多甙可通過其免疫抑制作用控制腎間質的炎癥細胞反應,抑制腎小管的抗原呈遞功能,從而抑制小管間質纖維化過程。
ACEI能夠選擇性地擴張腎小球動脈,減低腎小球內壓,降低濾過分數(shù),從而減少尿蛋白的排泄.縮小腎小球濾過膜的孔徑,增強腎小球濾過膜的屏障功能。另外ACEI能有效地抑制血管緊張素Ⅱ介導的系膜細胞增殖和分泌基質以及明顯的尿蛋白排泄,阻滯腎內ATⅡ的生成,阻滯系膜細胞和內皮細胞促生長作用,有效地保護腎功能,延緩其病程,減慢其惡化的進程[5-6].
本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有明顯的血管炎表現(xiàn),存在血管收縮、微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性增加、PGI2減少、TAX2增加等異常,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HSP患兒早期即存在明顯的高黏滯血癥[7],進一步引起腎臟的缺血、缺氧,導致腎臟損害。肝素可減少和阻止紅細胞及血小板聚積、破壞,降低血液黏滯度,逆轉血液高凝狀態(tài),改善血流狀態(tài),有利于腎小球組織修復[8];肝素可保護GBM的電荷屏障[9,10],阻止免疫復合物在GBM上沉積。近年來有較多應用低分子肝素預防預防或減輕HSP腎臟損害的報道,許多學者認為普通肝素雖然對防止腎臟損害有效,但易并發(fā)出血,長期使用可出現(xiàn)如肝素耐受、血小板減少、脫發(fā)、骨質疏松等不良反應,臨床應用受到限制。本研究所用的肝素為普通肝素鈉,價格便宜,且未發(fā)現(xiàn)出血、血小板減少等不良反應。
ACEI聯(lián)合激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療難治性腎病具有療效好、安全、不良反應小且價格低廉的優(yōu)點,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楊俊偉,陳朝紅,劉棟,等.雷公藤內酯醇通過細胞凋亡阻止人T細胞增殖.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1997,6(3):203
[2]劉浩,劉志紅,章精,等.雷公藤內酯醇降低T淋巴細胞核因子 κB的活性.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1998,7(4):312
[3]胡可斌,劉志紅,劉棟,等.雷公藤內酯醇對內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活性的影響.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0,9(3):229
[4]李恒,劉志紅,戴春筍.雷公藤內酯醇對人腎小管上皮細胞抗原呈遞功能的影響.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1,10(4):303
[5]鐘建庭,王璇,劉麗,等.苯那普利聯(lián)合維生素E對糖尿病腎病的防治作用.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4,14(21):35-36.
[6]劉麗,席春生,葉夏云,等.激素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治療紫癜性腎炎臨床觀察.中華腎臟病雜志,2002,18(5):363.
[7]李雄,付平.紫癜性腎炎診治現(xiàn)狀.華西醫(yī)學,2005,20(3):603,
[8]朱保權,楊永紅,張慶立,等.肝素治療兒童腎炎性腎病綜合征尿纖維蛋白降解產物變化與遠期療效觀察.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9,11:630。
[9]歐茜,李秋.免疫球蛋白腎病與紫癜性腎炎患兒臨床病理比較.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5,20(11):1104-1106.
[10]張建江,易著文,何小解,等.紫癜性腎炎患兒腎間質血管損害與臨床的關系.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8):48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