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豬戶選購仔豬時要注意。筆者經過多年實踐,總結了三點選購仔豬的經驗,現介紹如下,供廣大養(yǎng)殖戶參考。
(1)注意“四看二問”。一看品種:選擇優(yōu)良的二元或三元雜交品種。二看產地:嚴禁從疫區(qū)及有病豬場購入仔豬。三看精神:仔豬要健康活潑、毛色光亮、鼻鏡濕潤,手摸耳根不發(fā)熱。四看檢疫證:一定要有正式的檢疫證明。一問飼養(yǎng)史:問生長日齡、窩次、補料情況及發(fā)病史。二問防疫:問當地疫情及仔豬的免疫情況。
(2)注意下列仔豬不能買。①空腹仔豬:賣主為多得收入,通常讓仔豬在上市前多吃精料,以增加重量,不能吃飽的仔豬不健康。②高溫仔豬:購買仔豬時應用手摸仔豬耳根,燙手的多為高溫豬,若一耳冷一耳熱,這種豬也不健康。常見眼結膜潮紅,喜臥懶起,起立時全身顫抖,大便干燥、小便黃,常拱背收腹,體溫一般超過40.5℃,說明此豬正在發(fā)病,是絕對不能購買的。③腹瀉仔豬:仔豬腹瀉可見仔豬肛門周圍和兩后肢上部粘有稀糞,肛門松弛,如粘糞較多,說明該豬腹瀉嚴重,如果糞便特別腥臭,說明病情更嚴重。④脫水仔豬:仔豬脫水表現為反應遲鈍,大便干燥,小便赤黃,眼窩下凹,臥而不立。有的肌肉震顫,體溫低于正常值,這種豬多是經過長途運輸而來的。由于途中擁擠、車船顛簸,仔豬飲水不足而引起脫水。這種豬生長慢、易發(fā)病。⑤混毛仔豬:混毛豬毛色雜亂不一,被毛較細。這種豬是雜交豬的后代,品種不純,飼料報酬低、生長慢、發(fā)病多。
(3)注意運輸及入場后管理。①裝卸車、稱重要輕抓輕放,運輸前少給料多給水,夏季在早晚涼爽時運輸,途中注意噴水、遮陰等;冬季在中午、下午時運輸。②到場后先放入觀察舍飼養(yǎng),按豬的品種、體重、性別、大小強弱等分群管理,避免大欺小、強欺弱,有的吃過或不飽,生長發(fā)育不一致。如果在哺乳或保育期公仔豬已閹割,一般應原窩或原群轉入一欄,以減少重組轉群的應激。③小豬到場后先給水,水中加維生素和抗生素,休息4~5h后再給適量飼料,頭1周要少喂,以后自由采食。 (來源:畜牧獸醫(yī)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