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11日公布了2008年全國科普統(tǒng)計結果。統(tǒng)計顯示,我國人均科普經費投入已升至1.84元,平均每萬人口中有科普工作者13人。
據介紹,本次統(tǒng)計是由科技部組織實施的,統(tǒng)計范圍包括31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20個中央、國務院部委所屬系統(tǒng),是目前國內統(tǒng)計范圍最廣、涵蓋面最大的一次科普工作基礎數(shù)據調查。統(tǒng)計內容主要包括科普人員、科普場地、科普經費、科普傳媒和科普活動5大類一級指標,75個二級指標。
統(tǒng)計數(shù)據表明,2008年我國科普事業(yè)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破杖藛T和經費投入顯著增加,新建、擴建了一批科普場館,各類形式的科普作品大量涌現(xiàn),以科技活動周為代表的群眾性科普活動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全國科普人員數(shù)量保持相當水平。2008年全國共有專兼職科普人員176.10萬人,比2006年增長8.47%,平均每萬人口中有科普人員13人,比2006年增長1人??破杖藛T中有專職人員22.97萬人,比2006年增長14.89%;科普兼職人員153.14萬人,比 2006年增長7.57%。
政府科普經費投入顯著增加。2008年全國科普經費籌集額共計64.84億元,各級政府劃撥的指定用于開展科普活動(基礎建設經費除外)的科普專項經費24.42億元,比2006年增長56.7%。由此計算得出全國人均政府投入的科普專項經費1.84元,比2006年的人均1.18元增加了0.66元。
科普場館建設得到重視。2008年全國共有建筑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各類科普場館1107個。其中,科技館285個,科學技術博物館380個,青少年科技館站442個。另外,一批科普場館正在建設之中,2008年全國科普場館基建支出共計11.91億元,比 2006年增長21.87%。
截至2008年底,我國已建成的285個科技館建筑面積合計179.92萬平方米,展廳面積合計83.26萬平方米。這些科技館中,大部分建筑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下。建筑面積在1000~5000平方米的科技館數(shù)量最多有154個,占半數(shù)以上。建筑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科技館雖然只有45個,但這些場館的參觀人次占全部的 65.22%。
廣播影視在科普傳播中的作用凸顯。2008年全國廣播電臺播出科普(技)節(jié)目總時長為18萬個小時,電視臺播出科普(技)節(jié)目總時長為22萬個小時,分別比2006年增長了84.28%和92.66%。科普(技)類節(jié)目越來越受到制作部門的重視。
2008年全國共出版科普類圖書3888種,比2006年增長22.96%;出版總冊數(shù)為0.45億冊,比2006年減少近8%,科普圖書占全部69億冊各類圖書的0.65%;全國共出版科普期刊561種,比2006年降低1%;出版總冊數(shù)1.43億冊,比2006年增長近8%,科普期刊占全部30億冊期刊的5%左右。
科普活動成為科技惠及公眾的重要平臺。2008年全國科技館、科技博物館參觀人數(shù)達到6000余萬人次,比2006年增加73%;全國共舉辦科普(技)講座95萬次,聽眾達1.60億人次,比2006年增長8.06%;舉辦科普(技)專題展覽11.53萬次,參觀人次超過1.97億,比2006年增長35.77%;各類機構共舉辦科普(技)競賽4.69萬次,參加人次達到4848.84萬,比2006年增長14.77%。
科技活動周是我國重要的群眾性科普活動,2008年全國共投入經費2.73億元,比2006年增長23.15%,其中政府撥款1.88億元,企業(yè)資助約1678萬元??萍蓟顒又芷陂g,共舉辦科普專題活動近10萬次,吸引了9797萬多人次參與其中,比2006年增長 13.01%。(原春琳)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