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初期象征詩派衰微管見

    2009-01-21 06:40:00
    山花 2009年22期
    關鍵詞:象征主義流派詩歌

    吳 凌

    一個文學流派的興衰往往決定于流派成員的個人性格及其行為取向。事實上,中國初期象征主義詩歌的迅速衰微就與該派組織形式的松散有關,特別與該派開創(chuàng)者李金發(fā)的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價值取向,及其缺少流派旗手的歷史責任感有關。

    一、流派意識的淡薄和流派產生期毀譽參半的客觀環(huán)境

    中國初期象征詩派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出現的一個比較復雜的文學流派,其在中國詩壇的影響“綿延持續(xù)達二十年之久”。(孫玉石《中國初期象征派詩歌研究》)但是,中國初期象征詩派作為一個流派在中國詩壇的存在卻要短暫得多。

    該派起碼有下述兩點復雜性值得一提:

    其一,是流派意識的淡薄。

    沒有較為明確的發(fā)起人,沒有固定的刊物,被歸入這一派的詩人之間缺乏聯絡和交流,有的甚至從來都沒有過交往。李金發(fā)就此曾不無惋惜地回憶:“戴望舒出有《望舒草》,聽說很不錯,可惜我始終沒有見過,此外還有穆木天,王獨清,亦發(fā)表了不少作品,惜乎我們沒有聯絡,沒有互相標榜,否則可以造成一次更有聲有色的運動?!盵1]

    不但詩人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就是在對象征主義的流派認同上,一些詩人前后也差異明顯。象征派詩論重鎮(zhèn)的穆木天把他在26年前后“在象征派詩歌的氣氛中”的詩歌創(chuàng)作,稱為“不要臉地在那里高蹈”。曾以《我從caf櫓諧隼礎…》實踐象征主義“音畫”理論的王獨清在《我和魏爾倫》的講演?指責魏爾倫為“一個典型的Boheme”。這說明,部分象征派詩人經過極短的象征主義探索之后就已開始分化。這種稍顯極端的劃清界限的行為,也暴露出他們對象征主義認識的模糊。如此,象征主義詩歌在中國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景也就不難預料了。

    其二,是毀譽參半的客觀環(huán)境。

    象征詩派自誕生之日,就一直伴隨著真切的鼓勵和極端的貶抑。直到今天依然有人諷刺“李金發(fā)不懂中文才會寫詩”。(趙毅衡《作家》2002年第十期) 倡導白話詩的胡適就譏諷他的晦澀難懂為“笨謎”,梁實秋也認為這是“一種墮落的文學風氣”,“使得新詩走上了一條窘迫的路上去”。而周作人是國內李金發(fā)作品的第一位讀者,他評價道:“這種詩是國內所無,別開生面的作品?!盵2]朱自清更是明確地把象征派詩歌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提到流派的高度,指出:“自由詩派,格律詩派,象征詩派……這三派一派比一派強,是在進步著的”[3]。

    獎掖者的評語固然反映出象征詩派的“先鋒性”,同時否定者的聲音也暴露出象征派詩歌的許多欠缺,再加上象征派群體意識淡薄、詩藝建構缺乏韌性、對時代潮流的感應靈活性不足等,使得初期象征派在中國新詩的發(fā)展史上殘缺不全,難成系統。

    考察這段文學史,避不開對李金發(fā)這個“可以稱得上中國現代主義詩歌的開創(chuàng)者”[4],“以盜火者的膽識與氣魄引進并實踐西方象征主義詩歌”的代表詩人的研究。

    二、盜火者的奇思及其對“式微”的認同

    1925年2月,李金發(fā)在創(chuàng)刊不久的《語絲》雜志發(fā)表其詩集《微雨》中的一些詩作,并以《棄婦》一舉成名??梢哉f,李金發(fā)的“橫空出世”,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個人的經歷、氣質和對文壇空氣的敏銳把握是分不開的。

    李金發(fā)祖籍廣東梅縣,是客家人的后裔,繼承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學者楊義認為“客家文化原來就有‘安土重遷的中原文化的特點”。李金發(fā)正是“承傳了客家文化的流動性,開拓性和革新求變的文化基調”[5]。既重實利又勇于求新求變,李金發(fā)走上文學道路秉承的正是這樣的理念。

    遠在法蘭西求學的李金發(fā)一方面盡情吸收著頹廢之都的異域薰香,同時也以旁觀者的冷峻眼光時刻關注著國內的文壇動態(tài)。在對兩者優(yōu)劣的比較中,他感受到了象征主義在表現上的優(yōu)越性,極大地增強了他寫作象征主義詩歌的信心,“竟毛遂自薦,直接寫信給當時五四運動的老前輩周作人”[6]。

    象征是感性表現與其暗示的普遍意義的結合,是一種最足以表達作家主體存在和自足性的文學形式。黑格爾指出:“在自覺的象征表現中,意義和形象之間的聯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詩人的主體性,取決于它的精神滲透到一種外在事物里的情形,以及他的聰明和創(chuàng)造才能”[7]。正如李金發(fā)自己所說:“詩人因為意欲而做詩,結果意欲就是詩?!盵8]他在象征的灰暗天空中盡情甚至有些扭曲地抒發(fā)自己無望的幻想:“我覺得孤寂的只是我/歡樂如同空氣般普照在人間”(《幻想》) ;渺茫的希望:“希望成為朝霧/來往在我心頭的小窗里”(《希望與憐憫》) ;歌唱人生與命運的悲哀:“如殘葉濺/血在我們/腳上,生命便是/死神唇邊/的笑”(《有感》) ;抒寫愛情的歡樂與失戀的痛苦:我以冒昧的指尖/感到你肌膚的暖氣/小鹿在林里失路/僅有死葉之聲息”(《溫柔》)。

    奇異的感覺,怪麗的語言,獨特的官能聯絡,新穎的意象,既空前增強了新詩語言的表現力,又給讀者以撲面而來的新鮮感。在一定程度上,李金發(fā)躬身示范的文本為后來者直觀地確立了范型和標尺。

    但是李金發(fā)作為把象征主義之火種播撒到中國的第一人,卻沒有承擔起旗手的重擔。他認為“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自己“不屬于任何一派,只是孤軍奮戰(zhàn),匹馬單刀,沒有替我搖旗吶喊的朋友?!盵9],客觀上他也沒有積極地尋求志同道合者,沒有發(fā)起象征主義詩歌運動的倡導,背有“詩怪”的稱號而不予辯駁。這與李金發(fā)在洶涌的歷史大潮中對象征主義的式微認同有關。

    盜火者李金發(fā)從遙遠的異域帶回了象征主義詩歌的火種,但是卻沒有精心地加以護持并增加“新材”,象征主義詩歌的火焰也逐漸地熄滅。這種“開高走低”的歷史現象,所留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

    三、功利主義選擇帶來的詩學障礙

    李金發(fā)的第一職業(yè)是雕刻家。他對職業(yè)的選擇有著非常功利的認識。當初他遠赴巴黎柏林學習雕刻,雖然“醉心于美麗的石像,即有意于雕刻”,更主要的卻是:“一是這是中國沒有的技術,可以出人頭地”,二是“幾年來受了‘五四運動的鼓吹認為文藝是崇高的學問,歷史的結晶,值得一生努力,可以在歷史上留些痕跡”[10]??图椅幕貙嵱?功利的價值觀在李金發(fā)的身上可見一斑。回國后,他為生計做過大學教授,承包過為政要軍界人物雕塑刻像的工程,為求仕途的顯達參加過國民黨的外交官培訓,移居美國后,為了支付兩個孩子的學費,他當過幾年養(yǎng)雞場的農場主。“他雖然是一個浪漫多情的人,但同時很會適應情況,很實際,很聰明,學會了很多技能?!薄八袝r對我們說些使人泄氣的話,例如‘干這個有什么意思,‘干這個是浪費時間的,‘你這樣搞政治運動總是會吃虧的”[11]。這些材料對我們理解李金發(fā)的詩歌創(chuàng)作極有裨益。

    李金發(fā)是聰明的,又是實用的,“出人頭地”的功利觀念促使他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上求新求異,求怪求鮮,務求奪人眼球。其成名作《棄婦》,想象奇特,用語奇絕,實在是“言人所不能言或言人所言而未能言”。[12]他幾乎以一己之力顛覆了人們對詩歌的主旨、語言、表達方式和解詩方法的理解和認識。

    但是過猶不及,功利化發(fā)揮到極致也會產生審美疲勞,“極度的炫耀與喧囂造成藝術感官的疲勞和慵懶”[13]。李金發(fā)曾經自嘲 “不配作詩的”,只是把詩“當它是抒情的推敲,字句的玩意”。這種帶有工業(yè)社會文化商人功利色彩的動機,自然背離了象征派旗手的定義和職責。 “李金發(fā)注定是一位開拓型的詩人而不是一個成果型的詩人?!盵14]這樣的評價恰如其分。

    李金發(fā)的詩論雖然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嘗試,但是他的理論嘗試缺乏生成性、自足性和可操作性。人工的痕跡太濃,且多側重形式的實驗,拉大和割裂了藝術與生活、藝術與人生的客觀距離。

    首先,在詩歌的生成性上,李金發(fā)擷取的詩材是極端個人化的,多用“遠取譬”和“省略法”的手段,表達上多用隱喻、通感、擬人等手法,語言上一味地新異和晦澀,營造感傷和神秘的情調。這樣的詩歌生成規(guī)則層層地裝飾、扭曲,極易使意象在呈現給讀者時發(fā)生變異,創(chuàng)作者也難免淪為過分人工化技巧的傀儡。

    其次,在自足性上,李金發(fā)也曾看到了新詩承繼中國古典詩詞的可能性,最早提出“唯欲罷兩家所有,試為溝通,或即調和之意”[15],在具體實踐上,他也曾化用古典詩句,營造古典意境。但在兩者的“根本處”卻“不敢有所輕重”。這種兩邊都討好的溝通實際上是作家功利主義的文藝觀在作祟,同時這種調和重在形式,在思想內涵上的進步也不大,于象征主義的精髓批判精神和革新意識更是相去甚遠。

    最后,在可操作性上,李金發(fā)重視想象和意象的傳達性和暗示性,“詩人需要image (形象,象征),猶人需要血液”[16],這的確為象征主義詩歌抒情達意找到了很好的途徑。通過想象,可以把自然感知到的事物,全部納入自己的視野之內,按照需要加以著色、裝飾,使之成為表意之象,這樣就大致構建起了詩的骨架,然后再配以通感的使用,將人與象銜接和協調,畫面感就樹立起來了。但是這種組接缺乏“詩的統一性”和“詩的持續(xù)性”,缺乏對整體詩情的觀照,“一首詩是一個先驗狀態(tài)的持續(xù)的律動”[17],印象式的東鱗西爪,漫無邊際的四處泛濫,破壞了詩語應有的向度和詩情的濃度,這樣做出來的詩,生命力必不會長久。正如劉西渭所指出的:“仿佛一陣新穎過了,也就無味了?!?/p>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李金發(fā)與象征主義詩歌在中國的興衰關系是與其盜火者與旗手角色的疏離分不開的,與其因功利主義帶來的詩學缺憾相關聯。但是更主要的原因還是藝術規(guī)律發(fā)展的結果,也是時代變遷選擇的結果。

    參考文獻

    [1][6][9][10]陳厚誠:李金發(fā)回憶錄.第58、56、45頁.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1998年版.

    [2]李金發(fā):異國情調——從周作人談到“文人無行”.見,高波:細讀李金發(fā)——兼論中國的現代詩.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第4期,第60頁.

    [3]朱自清:新詩的進步.朱自清全集(第二卷).第320頁.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4][14]朱壽桐:李金發(fā)對中國現代主義詩歌的影響與貢獻.新文學史料,2001,第1期,第51-52頁.

    [5]巫小黎:說不盡的李金發(fā)——李金發(fā)學術研討會綜述.詩探索,2001,第Z1期,第111-112頁.

    [7]黑格爾:美學.第99頁.上海:商務印書館, 1979年版.

    [8]李金發(fā):藝術之本源及其命運.第105頁.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版.

    [11]李明心,李猛省:懷念父親李金發(fā).新文學史料, 2001,第期,第9—10頁.

    [12]杜靈格、李金發(fā):詩問答.見,吳思敬:李金發(fā)與中國象征主義詩學.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第1期,第91-92頁.

    [13]謝冕:中國現代象征詩第一人——論李金發(fā)兼及他的詩歌.詩探索,2001,第2期,第25-26頁.

    [15]李金發(fā):序林英強的凄涼之街.見,吳中杰: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 第111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6]穆木天:譚詩.見,王鍾陵: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新詩卷.第90-92頁.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7]龍泉明:中國新詩的現代性.第157頁.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簡介

    吳凌(1965—),男,苗族,貴州省貞豐縣人,1965年12月生于貴州省普安縣。筆名月華蒼炎。1989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F為貴州省貴陽學院中文系主任、副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現代詩歌的教學、研究與創(chuàng)作。有多篇學術論文發(fā)表于省、內外學術刊物,著有學術專著《中國現代詩神》、個人詩集《螞蟻的歌唱》。

    猜你喜歡
    象征主義流派詩歌
    臺州學院李國輝教授新著《19世紀西方文學思潮研究:象征主義》出版
    當代象征主義流派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理想的彼岸世界——象征主義的繪畫藝術
    容軒讀印——明代流派印(下)
    藝術品(2018年5期)2018-06-29 02:15:04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海洋玉髓鑒賞收藏的“十大流派”
    寶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5
    關于戲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戲曲研究(2017年4期)2017-05-31 07:39:24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論京劇表演新流派的創(chuàng)立
    戲曲研究(2017年4期)2017-05-31 07:39:24
    杜拉斯小說中的“詩”與象征主義
    衡阳市| 凤冈县| 庆安县| 镇巴县| 贵港市| 罗甸县| 宜川县| 东宁县| 健康| 凯里市| 孝感市| 东明县| 漳州市| 栾城县| 凤阳县| 滦平县| 韩城市| 渭南市| 托里县| 钟祥市| 兴仁县| 松潘县| 白银市| 西宁市| 延津县| 泰兴市| 绩溪县| 侯马市| 武陟县| 江陵县| 长治市| 邵阳市| 嘉荫县| 开封市| 曲周县| 于田县| 凤冈县| 赣州市| 锡林郭勒盟| 永新县| 辽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