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文
通化縣快大茂鎮(zhèn)大都嶺學校是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農村學校學生的特點是:學額少,學生學習基礎薄弱,貧困家庭子女多;農村學校教師的特點是:師范類畢業(yè)生少,非師范類畢業(yè)生多,年輕教師少,年老教師多,超編教師多,新分配的畢業(yè)生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的教育對象在發(fā)生著變化:他們自立能力差,自控能力不強,主動學習意識淡薄。而我們教師的工作能力滯后,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因而提高農村教師工作能力刻不容緩。當前,農村教師亟待提高三種能力:出色的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與家長溝通能力。
一、出色的管理能力
管好學生,駕馭課堂,是做一名教師的基本要求,更是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基本條件。但當前在農村教師隊伍中,管不好學生的教師為數(shù)不少。事實上,一個課堂都管不好的老師,是不可能成為教學能手或教學骨干,當然也就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在當今教師供大于需的時期,學科教師已不缺乏,而出色的班主任都是永遠缺額的。只教不管,效果堪憂。那么,怎樣做才能使自己成為出色的管理者呢?
一是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師的言談舉止,穿者打扮,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也正所謂“其身正,有令則行;身不正,雖令不從”。二是要有高超的教學技能。學生信任教師,愿意聽老師話的前提,就是學生佩服教師的教學技能,學生在你的課堂上能聽得懂,學得會,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習成績穩(wěn)步提高。三是要有科學的教育方法。能耐心做學生思想工作,教育方法得當,語言富于條理,循循善誘,真摯感人,這是教師管理好學生的必要能力??傊?班級管理和課堂管理的真正成功在于指導學生自主管理,因為“看守”、“壓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更因為任何管理都是“用人”的藝術。所以出色的管理能力來自于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教學技能和高效的教育方法。
二、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于農村學校多數(shù)學生學習基礎薄弱,且參差不齊,這就更需要我們的老師要有因材施教的能力,有提高所有學生成績的能力。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就要潛心鉆研教材,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備課,這樣課堂上才能以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心中有數(shù)。做為一名教師,能把基礎好的學生教好是不足為奇的,可是如果能把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好,這樣的老師是最讓同行佩服的。因此,日常工作中,教師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努力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刻苦鉆研教材,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從而在課堂上做到因材施教,讓后進生吃好,優(yōu)生吃飽。
三、與家長溝通的能力
教育孩子是家長、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一些不良風氣和丑陋事物也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再加上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所以現(xiàn)在的學生教育起來老師感到很棘手。教師只有經常與家長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與家長達成共識,這樣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才能有話說,說得入情入理,說得具體到位,說得有效果。
總之,出色的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與家長溝通能力,是當前擺在農村學校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真正提高教師的工作能力,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才能發(fā)展,才能為當?shù)亟洕ㄔO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