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嬌 牛 琀 劉 秋
【摘要】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工作者和指導者。輔導員如何能夠及時準確的掌握大學生的各種信息,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是一個難題,也是一門學問。
【關鍵詞】輔導員;學生;溝通藝術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工作者和指導者。輔導員全稱為思想政治輔導員,然而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除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還需負責學生的學風建設、黨團組織建設、學生的獎懲助貸補、學生素質拓展、就業(yè)指導、突發(fā)事件等眾多的工作,基本上只要是涉及到學生的事情,最終都是由輔導員來完成。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輔導員是特殊的教師,是學生的人生指導老師。輔導員要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感情來輔導學生,特別是在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變化的關鍵時期,輔導員更是發(fā)揮著特別重要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在我國,教育部規(guī)定輔導員與學生的配比是1:200,那么輔導員如何能夠及時準確的掌握二三百名大學生的各種信息,是一個難題,也是一門學問。
首先,要建立學生個人檔案。在新生入學的時候就要建立,因為剛入學的學生提供的信息是最為真實的。個人檔案內容包括學生的個人基本信息和家庭基本信息兩部分。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政治面貌、聯(lián)系電話、興趣愛好、學歷簡介、獎勵和處分情況、過往病史等;家庭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成員姓名、工作單位及聯(lián)系方式、家庭詳細住址及郵編、家庭平均月收入及收入來源等。有了這些,輔導員就能初步判斷學生的性格、是否貧困等,這是了解學生的開始,也是為與學生溝通打下了基礎。
其次,要對學生的個人檔案分類。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管理,因材施教。輔導員在獲得學生基本信息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些平時了解到的信息材料,可以將學生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讓輔導員比較“省心”的,這類學生無論在學習上、生活上,還是在思想上,都不需要輔導員“操心”。他們本身有一定的自律性,能夠按時上早晚自習,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按時就寢,即使不積極參加學校、系里的各種文體活動,也絕不違反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另一類,就是讓輔導員“不省心”反而“操心”的學生,這類學生一般家庭條件比較優(yōu)越,自律性相當差,經常找各種理由曠課、遲到、早退,不按時就寢,有的甚至夜不歸寢。但是這類學生往往是學校文體活動的骨干力量。
再次,建立多渠道的溝通方式。輔導員就是要跟大學生“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才能深刻了解青年學生,才能正確輔導青年學生,才能做好青年學生的人生導師,才能做好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工作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輔導員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性格特征,針對不同性情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溝通,要真正掌握每個學生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打動人心。,只有用有針對性的語言和行動去激勵才能喚起感情,使之動心動情,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總而言之,因人施教,要恰到好處,把握分寸。輔導員與學生最基本的溝通方式是面對面的交流,除了面談,還可以電話交流、深入宿舍訪問等,還可以利用QQ、飛信、短信、校內網、帖吧等網絡資源。
輔導員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一定要堅持愛心原則,要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是為他們著想。輔導員年輕、有活力,與學生年齡差距較小,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只有真正愛學生,才能深入學生內心,感受學生的真情實感,才能傾聽到學生內心深處的想法。輔導員一定要轉變自己的身份、角色,平等、相互尊重的交流是良好有效的溝通基礎。因此,輔導員作為與學生溝通互動的主體行為者,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溝通角色,從辦公室走出去,走到學生中間,走到生活中去,才能實現(xiàn)與學生良好的溝通,才能提高輔導員工作的實效。
輔導員不僅應該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同時應該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和交往者。傾聽是溝通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善于傾聽,積極的傾聽,及時透過學生的語言,知曉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和內心的疑惑、矛盾,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反饋信息。輔導員與學生之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從輔導員的工作職能來看,輔導員與學生之間是教育關系,學生渴望輔導員以一種平等、真誠、包容的親和力對待他們,對他們一視同仁。對于輔導員自身而言,在雙方溝通時,應關注對方的信息與反應,充分尊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師生間的雙向交流,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有助于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他們積極的認知活動,才能更有利于輔導員工作開展。
輔導員在與學生本人溝通的同時,需要與學生的家庭教育相結合,實現(xiàn)多方溝通。父母是學生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輔導員、專任教師、同學、朋友所不能取代的。有的事情學生只會告訴自己的父母,卻不會告訴別人。特別是當前,獨生子女人數(shù)占主流,這些學生無論是在性格方面,還是在處事方法方面,都存在著特殊性。因此,輔導員不可能完全把握每個學生的心理,還必須注重與學生家長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使溝通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輔導員要得到學校和學生的認可,樹立自己的威信,實現(xiàn)與學生的有效交流和溝通,必須提高自身水平,掌握與學生溝通藝術。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期間“任課”時間最長,“課程”最多的老師,可以這樣說,一批好教師會造就一所好學校,一個好輔導員可能會影響一批學生的未來。因此,輔導員必須重視自身能力結構的調整和提高,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善于總結和學習,加強研究,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為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大學畢業(yè)生,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李應龍.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論[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6.
[2]牟紅紅.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有效溝通[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7.
作者簡介:
任春嬌(1982--),吉林農安人,碩士,長春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學院,研究方向:高校學生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H(1978-- ),吉林長春人,碩士,長春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研究方向:高校學生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