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中,英語語法教學是一個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并且提供了筆者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切實有效的英語語法教學方法,以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語法;必要性;方法
看到許多的教育教學雜志和報紙上經(jīng)常會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英語語法到底應(yīng)不應(yīng)該教?”。老師們各持己見。在我看來,如果是對學生確有幫助的,也是學生能理解的,那我們?yōu)槭裁床唤棠?在小學里語法要教,但要用一種貼近小學生的他們能理解的語言來教授。
1.小學英語語法為什么要教?
英語是一種語言,作為語言的習得,是日積月累,不斷運用的結(jié)果,所以許多老師認為小學生學好英語是不需要講語法的。從這種角度講確實是的。但日積月累需要時間,而小學階段尤其是在五六年級,短時間內(nèi)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一到兩種時態(tài),還要求熟練背誦每個單元的所有單詞和課文,如果你不用語法和單詞拼寫角度去講,而是完全靠學生自己不斷地積累、總結(jié),那我相信對于絕大多數(shù)五六年級學生來講他們肯定做不到熟練掌握。相反如果在學習時,老師有意識地告訴他們一些英語時態(tài),并且告訴他們?nèi)绾卧诰渥又衼碚_運用,再做一些針對性的練習,那么在一學期的學習中,學生一般都能夠熟練正確的運用了。
再者,中國有句古話: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習和掌握母語是因為能夠經(jīng)常接觸和使用它,可以自然形成語感,不必專門學習語法。但學得深了以后還是會提到語法。然而學習英語就不一樣,學生缺乏習得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一般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和機會里接觸和使用英語。并且學習一種外語,如果不了解該語言的內(nèi)部規(guī)則,終究會影響學生準確的,成功的運用該語言進行交流。許多語言學家都認為:即使在小學階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語法知識來幫助他們牢固,正確的掌握和運用語言。新課標也要求在小學階段要進行一些簡單的語法教學。語法能力是交際能力的組成部分,語法教學是語言教學中的必不可缺的內(nèi)容。
最后,語法學習本身不是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學習語法是為了更好的運用語言。事實上,我們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總是自覺或不自覺的學習和運用著語法。語法是幫助快速實現(xiàn)交際目的的手段。所以教語法在小學階段是必要的。
2.小學英語語法應(yīng)該如何來教呢?
前面我講了小學階段要教英語語法的必要性,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如何把小學英語語法教好的問題。
語法知識是相對抽象和枯燥的,與兒童以形象性思維為主,好動,愛玩等特點是相互矛盾的。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充分運用教學智慧,找到兩者的最佳結(jié)合點。因此,我們必須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把某一語言點(知識點)用通俗的,適合小學生年齡的方式去講,通過多種形式的大量反復(fù)練習,讓學生培養(yǎng)語言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該語言規(guī)則。在我的教學經(jīng)驗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 說唱結(jié)合法
這一點對于小學低年級的語法教學很實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理解能力不是很強,善于記憶形象的、直觀的東西。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是相對匱乏的,理解和辨別能力較弱是低齡兒童的特點。因此,低年級語法教學的價值追求應(yīng)讓教師教的“深入”,學生學得“淺出”。
所謂“深入”是對教師的要求。它要求教師要對所講的語言點十分清楚明白,達到了然于胸,并在此基礎(chǔ)上找出一種教這種語法點的最佳、學生最容易掌握的教學方法。
比如在三年級教學人稱代詞I, you,he,she,和形容詞性物主代詞my,your,his,her時,如果就和學生講這個單詞讀you,意思是你或你們,那么大部分同學都無法一下子理解,一下子掌握。我在教這一節(jié)時是這樣來處理的。我編了一首童謠:I,I就是“我”,you,you就是“你”,he,he單人旁的“他”,she,she女子旁的“她”。這首童謠很簡單,記起來很容易,再配上相應(yīng)的動作(兩人面對面坐著,說I時就指向自己,說you時就指向?qū)Ψ?說he時就指向班里的一個男孩,說she時就指向班里的一個女孩),這樣學生就能很形象的把這些單詞記住了。當教授形容詞性物主代詞時,就讓學生手里拿一樣?xùn)|西,然后也是兩人一小組,嘴里念道:“my,my是‘我的,your,your是‘你的,his,his是男的‘他的,her,her是女的‘她的 ”。在說的同時分別把手里的東西指向自己,指向?qū)Ψ?再指向一個男的,指向一個女的,以此來表示物體的歸屬,既形象生動又方便記憶。
這里我充分考慮到了小學中低年級學生的天性—愛唱、愛跳、愛動,讓他們在動的過程中學會英語人稱代詞的用法。
② 歸納法
這一點比較適用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歸納是老師或?qū)W生對一系列的句子進行比較,然后總結(jié)出一些語法規(guī)律來。
我們看下面的例子:
I like stamps. I like apples. He likes pineapples.
She likes bananas. We like peaches. You like books.
首先讓學生分析這些句子有沒有共同之處。同學們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句子都有l(wèi)ike。接著老師順勢引導(dǎo)學生觀察like 后面的的單詞。細心的同學就會發(fā)現(xiàn)like后面的單詞都用的是復(fù)數(shù)。最后老師就可以給予學生回答的肯定,并再詳細講解一下,讓學生有個系統(tǒng)的認識。學生學習這樣的知識時需要經(jīng)過自己大腦的加工和整理,這對他們記住這個知識點也是有幫助的。這一教學方法能較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教師逐條講解灌輸語法規(guī)則,學生只記筆記不思考、少練習的教法相比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
③ 對比法
這個要分兩塊來講,第一英語語法之間的對比。如:“在樹上”這個翻譯有兩個,但學生往往不能分清兩者的區(qū)別。所以我就把兩句話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
A: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tree.
B: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
接著讓學生做一下對比,這時學生很快能發(fā)現(xiàn)形式上不一樣,一個是on,另一個是in,教師可以再繼續(xù)引導(dǎo),“為什么蘋果在樹上用的是on,而小鳥在樹上用的是in呢?”學生就會想到蘋果本身是長在樹上的,而小鳥是飛到樹上來的。
第二是英漢表達的對比。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語法錯誤,很多時候是受母語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對容易出現(xiàn)這類錯誤的語法點作適度的中英文對照,讓學生注意到英語與漢語之間的差異和相似點,使他們有意識的避免受漢語干擾,減少“中國式英語”的出現(xiàn)。
當然還有很多種方法沒有提到,如游戲法,演繹法等等??傊?教師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注意“精講多練,以練為主,點到為止,注重運用”,讓學生在練中有悟,在練中獲得聽、說、讀、寫的語言運用能力,并建立起英語的語言習慣。
學習一門語言,必須學習其語法知識,學習語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需要,語法教學是“以人為本”的素質(zhì)教育的必然要求。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yīng)該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積累,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小學英語教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2]林燕,《英語語法教學幾種新方法的嘗試》2003,《中小學外語教學》
[3]王電建,賴紅玲,《小學英語教學法》2002,北京大學出版社
[4]《牛津小學英語教師用書》2004,譯林出版社
[5]朱智賢 《兒童心理學》 2003.7 第4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陸曙良(1981--),蘇州,蘇州教育學院,本科函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