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談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美學思想

      2009-01-15 09:03:38孟祥君
      文學與藝術 2009年12期
      關鍵詞:二十四詩品美學思想詩品

      【摘要】美學雖作為舶來品而入中國,但是對美學的研究在我國卻源遠流長,而唐代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更是集我國美感范疇之大成,其美學思想對后世的文學理論家的著作產生了極大地影響。本文將對《詩品》本身以及歷代評論家對其的評述進行研究,以探出其中的中國美學思想。

      【關鍵詞】詩品;和諧;流動;美學思想

      美學,作為哲學的一個分支,它的研究對象主要是藝術(此外也還有自然和社會)之美,特別是藝術創(chuàng)造中的哲學方面,因此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稱之為“藝術哲學”,或“美的藝術的哲學”。雖然,美學之名是近代才從國外“引進”而來的,但是對美學的研究,在我國卻可以上溯到很遠,先秦典籍和諸子著作中,以及以后幾千年的文學、史學、哲學家們的著述中,幾乎無不涉及到對美學的探究,為我們積累了豐厚的美學遺產。而對詩歌美學風格的研究,“唐代司空圖的《二十四品》,乃集我國美感范疇之大成”。[1]

      《詩品》是由二十四首四言詩集合而成的,它們分別是雄渾、沖淡、纖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作者司空圖以優(yōu)美、形象化的語言去描述詩的各種風格,但由于其語言又有朦朧、晦澀的特點,正如蘇軾在《書黃子思詩集后》中所說,是“自列其詩之有得於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韻,恨當時不識其妙,予三復其言而悲之”,故《二十四詩品》無論其象徵性的手法抑或二十四品目的分類,曾引起諸多爭議。例如:關于《詩品》的體系問題,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楊振鋼的《詩品續(xù)解》,他說:“詩品者,品詩也。本屬錯舉,原無次第,然細按之,卻有脈絡可尋...... ”但是,他以“進之以”某品的說法,把二十四品一個個聯系起來,顯然有些牽強附會。再如:二十四品目如何區(qū)分和分類的問題,代表性的作者許印芳在《二十四詩品跋》中說:“分題系辭,字字新創(chuàng),比物取象,目擊道存。然品格必成家而后定,如‘雄渾‘高古之類,其目凡十有二。至若‘實境‘精神之類,乃詩家功用,其目亦十有二”,將詩品分為品格和功用兩大類,每類各占十二目,就類加以說明。盡管各家看法有所不同,但是我們可以從他們各自的論述中及《詩品》本身歸納出其所展現的中國美學思想。

      一、 和諧之美

      中國藝術中有兩種和諧,一種是對立中的和諧,另一種是無沖突的和諧。從中國美學發(fā)展的情況來看,在早期美學當中,出現了“大樂與天地同和”與“陰陽相應謂之和”之辯,最后偏重于人與社會的和諧的儒家和諧思想占了上風。魏晉以來,由于玄學的發(fā)展,道家的人與自然(宇宙)的和諧美學思想影響日增。而唐代以后,和諧的美學思想顯然發(fā)生了轉變,在強調社會性和諧以外,更突出了人內在世界的圓融,人退回內心,平滅內在世界的沖突,通過心靈的頤養(yǎng),養(yǎng)得一片怡然。而道禪哲學的流行則是這一美學思潮變化的根本原因。而《二十四詩品》就是一部以道家哲學思想為基礎,兼有佛家思想的著作,故其中充滿了人與自然(宇宙)的和諧之美。

      1. 剛柔相濟

      朱東潤先生說:“司空圖《詩品》中論作品風格有兩大類:一類是陽剛之美,一類是陰柔之美?!盵2]這是十分有見地的?!抖脑娖贰窡o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對《周易》都有所繼承?!对娖贰芬浴缎蹨啞?、《沖淡》為首唱,以《流動》品為終曲,這顯然是對《周易》以乾、坤兩卦開始,以既濟、未濟為終的形式上②的繼承。在內容方面,我們知道《周易》以陰陽相摩相蕩為哲學之本,“陰陽相應謂之和”的思想在《周易》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如咸卦的《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必苑謩側?上下相應,感而化生萬物,可見其剛柔相濟方有和的思想。而在《二十四詩品》當中,《雄渾》、《勁健》、《豪放》、《悲慨》諸品皆有壯美、至大至剛之美的特征。例如《雄渾》:“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長風?!币环鶞啘S雄肆,蒼茫無際的宏觀天宇,橫在人們眼前,給我們一種至高至大,拔天蓋世,超升靈魂于神游物表的陽剛壯美感受。而《沖淡》、《纖秾》、《綺麗》、《形容》諸品都以清新、細膩、陰柔之美為主,但又不失陽剛之美。如《形容》:“絕佇靈素,少回清真,如覓水影,如寫陽春。風云變態(tài),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可謂陰柔之中具陽剛之美,剛柔相濟。

      2. 飲之太和

      中國美學的和諧是一種生命的和諧。儒家主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是一種德性之和,仁是和諧思想的內核。而道家主張的是天和之美,沖和之美。

      《詩品·沖淡》篇中說:“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這里所謂的“太和”,古人也寫作大和?!兑住で?“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闭f有一種滋養(yǎng)萬物的太和之“氣”,嵇康《答難養(yǎng)生論》:“以太和為至樂,則榮華不足顧也,以恬淡為至味,則酒色不足欽也。”同此,“鶴”,古人視為神鳥,有仙氣。王績《游仙》詩:“駕鶴來無日,乘龍去幾年,三山銀作地,八洞玉為天,”傳說鶴、龍均可載人入仙境延年益壽,永葆青春。由此可見,作家追求空靈、淡遠般的天和美學思想。

      二、生命流動之美

      方東美在比較中西哲學本體論差異時說:“希臘人較為著重存有之靜止獨立性,印度人與中國人則往往賦予存有一種動態(tài)流衍的特性?!盵3]流動性,是中國人對宇宙特性的根本認識。中國哲學特別強調生命的流動性。宇宙為永恒創(chuàng)造本體,永不止息的變化是精神,而流動是生命之間前后相連、無稍停息的展開過程,是生命的綿延。生生化化,無有斷絕,此謂不斷;才生即逝,未嘗留駐,此謂不常。逝者如斯,不常不斷,生滅無已,綿延無盡。永恒的創(chuàng)造本體有無盡的流動。而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正是以“‘雄渾為‘流動之端,‘流動為‘雄渾之符,中間諸品則皆‘雄渾之所生,‘流動之所行也。不求其端,而但期‘流動, 其文與詩,有不落空滑者幾希。一篇文字,亦似小天地,人亦載要其端可矣”[5],恰恰展現了這一生生不息、回環(huán)往復的生命流動之美的思想。

      例如,《詩品》中的《自然》一品說:“薄言情語,悠悠天鈞?!币鉃?你要真正悟出詩之妙處、美之妙處,那就看看無始無終、永恒運轉的天地吧。鈞,本是制作陶器的輪盤,“天鈞”,指天地運行,宇宙恒轉,四時更替代謝,有如輪盤,回環(huán)往復,沒有窮盡?!疤焘x”本語出《莊子·齊物論》:“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蔽覀兌贾狼f子悟自然之道講究“得其環(huán)中,以應無窮”,就是在告訴我們要在流動中歡暢,在貼近道心處逍遙。在流動中創(chuàng)造,也在流動中生生常新。再如《詩品》的最后一品《流動》篇中云:“若納水棺,如轉丸珠,夫豈可道,假體遺愚?;幕睦ぽS,悠悠天樞,載要其端,載聞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無,來往千載,是之謂乎。”意為:看那水車在江邊漫轉,再看玉珠在盤中滾旋,多么奇妙又多么難言,在把流動的情理體現。這大地也和群星一般,在那蒼茫的天宇蹣跚,且仔細追尋其中根緣,無不符合流動的規(guī)范。超然奇妙如夢遇神仙,奧秘莫測在往復回還,想古今千載滄桑變遷,比比無不與流動有關。這一品又使我們從大自然的美景當中體會到了生命流動之美,讓我們在回還往復中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正如研究家楊廷芝在評《詩品》時所說:“首以《雄渾》起,統冒諸品,是無極而太極也。蓋至此而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流動之妙,與天地同悠悠,太極本無極也。”[6]

      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司空圖在《與極浦書》中所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唐代美學中的重要思想,而《詩品》二十四種不同風貌的詩歌意境中所蘊含的美學內容,恰恰是對這一美學特征的最好實踐。例如《纖秾》:“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窈窕深谷,時見美人。碧桃滿樹,風日水濱,柳陰路曲,流鶯比鄰。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边@是一派明麗清新、充滿生機、色彩鮮艷、幽靜秀美、充滿動態(tài)美的景象:水流潺潺,泉聲叮咚,鶯雀歡飛,碧桃垂柳,斗艷爭輝,幽谷美人,時隱時現,誠如《皋蘭課業(yè)本》中所說:“此言纖秀秾華,仍有真骨,乃非俗艷?!弊屪x者產生了無限豐富的聯想,因而也就具有了無窮的言外之意。又如《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蔭,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日可讀?!边@一品寫的是隱居“佳士”的生活情狀,寫得很美:修長的竹林之中,桌上放一壺春酒,“佳士”慢酌慢飲,自由自在地坐在茅屋內賞雨。俄頃雨后初晴,天高氣爽,幽鳥戲逐,瀑布飛濺。落英含情送別春神悄悄地歸去,文叟詩翁象秋菊一樣恬淡,又心氣和平。這種具有耐人尋味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詩歌意境,才會使讀者感受到“味在咸酸之外”的“醇美”。

      此外,“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雄渾》),“脫有形似,握手已違”(《沖淡》),“若納水棺,如轉丸珠”(《流動》)等諸品都體現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這一美學特征,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詩品·含蓄》)

      總之,司空圖的《二十四品》是一部對詩歌美學進行全面總結的重要著作,他對后世的文學理論家的著作產生了極大地影響,如嚴羽的《滄浪詩話》,清代王士禎的“神韻說”,王國維的“境界說”都對其美學思想的進行了繼承和發(fā)展,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宗白華:《美學散步》,第179頁。

      [2] 朱東潤:《司空圖詩論綜述》,《中國文學論集》,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0頁。

      [3] 方東美:《生生之德》,第283頁,臺北:黎明文化實業(yè)公司,1987年版。

      [4] 清·孫聯奎:《司空圖<詩品>解說二種》末尾附注,山東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5] 楊廷芝:《司空圖<詩品>解說二種》,齊魯書社1980年版,第7、123-124頁。

      作者簡介:孟祥君(1984--),女,現為福建師范大學2008級中國古代文學唐宋方向研究生

      猜你喜歡
      二十四詩品美學思想詩品
      海萌輝二十四詩品纂刻作品欣賞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沖淡
      詩品出于人品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12
      吳英昌《詩品二十四則·勁健》
      中華詩詞(2018年1期)2018-06-26 08:46:48
      《二十四詩品》集句聯
      《二十四詩品》集句聯
      淺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當代意義
      今傳媒(2016年12期)2017-01-09 22:09:17
      蘇百鈞工筆花鳥畫立意研究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32:07
      菲利普?錫德尼《為詩辯護》美學思想研究述評
      梁啟超美學思想對中國近代文化的影響
      竹北市| 汪清县| 博爱县| 台北县| 夏河县| 合水县| 温州市| 桂东县| 汕头市| 樟树市| 青浦区| 景东| 潼关县| 大足县| 德化县| 克拉玛依市| 合阳县| 高唐县| 太康县| 富裕县| 峨山| 伊宁市| 肥乡县| 伊宁县| 安泽县| 桂林市| 城步| 政和县| 小金县| 邻水| 太保市| 建平县| 新蔡县| 富川| 万山特区| 望江县| 弋阳县| 布拖县| 文昌市| 宣城市|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