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惠
[關鍵詞] 拇指血管球瘤;包塊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 R732.2;R739.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36-84-01
1病例資料
患者 女,69歲。因發(fā)現(xiàn)左拇指包塊伴疼痛3年入院?;颊?年前發(fā)現(xiàn)左拇指包塊伴輕度疼痛,未重視。3年來包塊生長緩慢,但疼痛逐漸加重呈持續(xù)性,并自覺影響日常生活,遂來院治療。否認左拇指有外傷史,否認家族中有類似疾病史。入院后查體:左拇指指腹較右側明顯隆起,局部皮膚稍紅無靜脈曲張。左拇指中部可觸及一質中包塊,直徑約0.7cm,腫塊位置較深,包膜完整,壓痛明顯。左拇指屈伸活動不受影響。X線示“左拇指骨質無異?!?。MRI示“左拇指指腹結節(jié)狀信號影,T1W呈低高信號,T2W呈低信號,左拇指指骨無異?!?。左拇指指根麻醉下行左拇指包塊切除術,患指指根止血帶。在左拇指指腹沿皮紋行一弧形小切口,長約1cm,分離指腹脂肪墊,見包塊位于脂肪墊下方,包膜完整,表面光滑。沿其包膜逐漸將腫塊和周圍組織分離,直至完全游離取出。沖洗傷口后直接縫合皮膚,松止血帶,加壓止血后包扎。切下組織術后病理示“(左拇指)血管球瘤,大小0.7cm×0.5cm×0.2cm”。
2討論
血管球瘤比較少見,75%發(fā)生在手上,多發(fā)生在手指指甲下,有時壓迫末節(jié)指骨可形成壓跡。而類似本例發(fā)生在指腹的血管球瘤屬少見,容易漏診或誤診。血管球瘤的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認為與外傷有關,一般認為該腫瘤是正常血管球增生所致的良性腫瘤。本例患者否認拇指外傷史,其發(fā)病原因可能與左拇指正常血管球增生有關。血管球瘤多見于20~40歲,無明顯性別差別。多發(fā)于肢端,手指的血管球瘤常見于甲下,有時壓迫遠節(jié)指骨形成壓跡,有時也影響指甲生長,使指甲形成一個凹陷。甲外血管球瘤位于指(趾)腹、前臂皮下、大腿、小腿、腘窩。一般直徑約3~5mm。局部疼痛是血管球瘤的主要臨床特點,多為刺痛或燒灼痛,呈間歇性或持續(xù)性。本例患者患處疼痛呈持續(xù)性,且疼痛較明顯,影響到日常生活。局部小范圍固定性壓痛為本病的另一個主要臨床特點。本例患者也有患處的明顯壓痛,無放射痛。有的患者患處疼痛也表現(xiàn)為遇冷水刺激加重,但該患者表現(xiàn)不明顯。本例患者的MRI結果也支持血管球瘤的診斷。
血管球瘤一經(jīng)診斷,手術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中要將瘤體完整切除,這也是減少復發(fā)的關鍵。
(收稿日期: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