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楊
摘要:呼吸是歌唱藝術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一句名言這樣說:只有懂得怎樣呼吸的人才能歌唱。發(fā)聲的自然與否、準確與否,音質是否優(yōu)美、歌曲整體表達是否完美以及歌唱時感情表達是否到位等等。它們與呼吸都有很大的關系。良好的呼吸是正確揭示歌曲音樂形象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歌唱 呼吸 方法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5-
一、呼吸基礎訓練的幾種方法
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氣息是歌唱的支持力。對呼吸方法的正確領悟與進行呼吸器官的發(fā)聲基礎訓練,是歌唱者重要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壞直接影響歌唱發(fā)聲的聲音質量。下面幾種呼吸基礎訓練的方法,是每個人都有必要做的。
第一,吸氣。用鼻子聞花的感覺來深吸氣。此方法容易吸的深,而且沒有嘆氣的抽氣和多余的動作,較容易體會和掌握。聞花時要自然,放松,不用猛吸。練習時感覺聞花的香味隨著緩慢柔和的吸氣動作,同氣息深深地吸進小腹。小腹在吸氣時完全放松,邊吸邊向外膨脹。這一切都是在很松弛,很自然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胸部擴展而又通暢,絲毫不緊張。吸氣時將意念(上面提到的香味)很快的集中在小腹部。只要我們留意于鼻子聞花時小腹起伏的動作上:小腹鼓則為吸氣,小腹收則為呼氣,久而久之,就能練成用小腹吸氣而不是用鼻子,口腔,胸腔主動吸氣的快捷的吸氣方法。
第二,控制。首先從打哈欠開始。我們在非常困的情況下都會不自覺的打哈欠,這是人體的保護性條件反射,它可以使呼吸器官腔體充分張開。我們在練習打哈欠時去體會氣息回流,氣息倒灌的感覺。這就是呼吸歌唱發(fā)聲時控制氣流吸著唱的感覺。
第三,流動。首先是嘆氣練習,一般分兩個步驟進行。 當我們做了深呼吸后要稍微停頓,然后從胸口、嗓子眼(第二個紐扣)的位置,以嘆氣的感覺發(fā)出一個無聲的“嗨”字,很痛快地把氣息嘆出來。這樣可以使我們意識到氣流從胸部經過氣管、咽喉、口咽送出口腔的呼吸通道。繼續(xù)以嘆氣的感覺在胸口發(fā)聲位置說出“嗨——”的聲音,讓聲音先虛著出來,以氣帶聲,慢慢把聲音說響。練習時,用意念改變嘆氣的方向:不是向上嘆氣,而是向下垂直嘆氣,讓氣流向下滑動、吹動、輸送,并向腰部的四周鋪開。第二個方面是哈氣練習。此練習是要求我們吸氣后停頓一下,然后張開大嘴向前哈氣。在哈氣的同時一定要想著吸的感覺,以此建立又吸又呼的感覺。我們在歌唱的時候這種又吸又呼的感覺可以讓我們感覺氣流暢通,而且富有流動感。
二、歌唱呼吸的一般步驟
第一,氣息的吸入。首先在不可抬肩的情況下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對于我們歌唱者來說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吸入氣息時腹部,即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不擴張。背部挺立,脊柱兩側可以稍微運動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后并貯在那里。
第二,氣息的呼出。這個問題前面也提到了,不過這里有一點需要強調,就是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tài).呼和吸的過程中,表情包括整個身體都是積極放松的,而橫膈膜、兩肋才是緊張的部位.兩肋就像充足的皮球一樣,要讓聲音坐在球上,不能讓其飄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而不能提上來,那么到這里我們就牽涉到一個氣息支點的問題。
第三,聲音的支持點。聲音的支持點也就是氣息的支持點,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平常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
三、歌唱中常見的呼吸問題及解決方法
第一,漏氣的問題。歌唱者吸氣后,由于自身對氣息的控制能力較差,或者意念上的“保持吸氣狀態(tài)”的意識不強或有所松弛,所以在發(fā)聲前往往先把吸入的氣息松掉,或者在發(fā)聲時同時呼氣,這樣就造成了氣不夠用或所謂“沙聲”的現象。解決此類問題首先必須在意識上有所加強,同時加強對氣息的控制練習,保證吸入的氣息有一定的停留感,聲帶要閉合。
第二,氣息淺的問題。在歌唱中,由于歌唱者吸入的氣息沒有沉入低端,胸腔沒有擴張,橫膈膜沒有下降,導致吸入的氣息量不能支付歌唱的需要,從而出現僵硬或喉部拼命用力而使聲音“擠”、“卡”或“抖動”的現象。消除這個現象首先要把意識集中在吸上,有意識的加強吸氣時的強度和力度。呼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的狀態(tài),腹部不要軟弱無力,注意吸氣肌肉群和呼氣肌肉群之間力量平衡。
第三,用日常的呼吸狀態(tài)去歌唱的問題。由于歌唱者混淆了日常狀態(tài)下的的呼吸與歌唱狀態(tài)下的呼吸之間的關系,用平時的呼吸狀態(tài)去唱歌,而使歌聲出現“白”、“喊”、“虛”的現象。認識歌唱時正確的呼吸狀態(tài),加強肌肉控制氣息的能力,解放喉部肌肉,學會適度的緊張與放松,增強共鳴的感覺,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歌唱時的呼吸與尋常的呼吸不同。歌唱者控制呼吸技巧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聲音的質量,音量的大小、音色的變化、共鳴的位置、感情的表達能力以及發(fā)聲器官特別是聲帶的健康,甚至是整個身體的健康。所以,掌握歌唱的正確呼吸法對歌唱者來說至關重要,也是保護嗓音并之清亮持久的關鍵。由于性別的不同和個人的各個方面的差異,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則需要做更具體、細致的工作,勤奮努力,不斷實踐,才能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聲樂之路。
參考文獻:
[1]鄒本初.歌唱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版.
[2]沈湘.聲樂教學藝術.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年版.
[3]林俊卿.歌唱發(fā)音的機能狀態(tài).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