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凌長
曾經(jīng)見到過原野上轟轟烈烈盛放的葵花,它們“泛著太陽的光芒,用向上的姿勢迎接那風(fēng),那光,那淡淡的水一樣流淌的白云”,它們在高處,俯瞰著河流,仰視著白云,燦爛地自由自在地開放,不怕狂風(fēng),不懼暴雨,努力向上,心向太陽。
燦爛的葵花,哪怕只擁有一個小小的盤,卻總是盼望著太陽的到來。不會忘記家鄉(xiāng)小河邊上的那株葵花,即使土地貧瘠,處在荒涼與孤寂之中,它也保持著內(nèi)心的安靜與清澈,骨子里透著一股傲氣,唱著屬于自己的歌。它自生自滅,沒有人理會它們,但它毫不自卑自憐,依然努力向上生長,直到最后長出圓盤,托起太陽。我也不會忘記那段置身異鄉(xiāng)的歲月,當(dāng)記憶中的葵花的影子逐漸消失的時候,心中的葵花卻以它的沉默,包容我的孤獨和憂愁。其實,不止葵花,所有心中的花朵都是熱烈而燦爛、獨立而自由的。它們都以自己無私的品性,默默地行駛在我們生命中的一段航程里。
每一種生命,都在選擇自己生長的理由,可以是卑微的,如匍匐的小草;可以是高傲的,如高昂的葵花。小草,是安于現(xiàn)狀的,它們墨守成規(guī),只要有一點陽光,有一點水分,就已經(jīng)滿足。燦爛的葵花,是不滿現(xiàn)狀的,它們向往著更高遠(yuǎn)的地方,那就是有藍(lán)天白云的地方。那個地方,拒絕物質(zhì)利益的誘惑,是超越世俗藩籬的純潔地方。
葵花是孤獨的。它以獨立和超然的姿態(tài),拒絕諂媚迎合,以開放的花朵自由而熱烈地釋放著生命的激情。它開放在路邊,或者廣袤的原野,“它無需迎合什么,也無需證明什么”,好像世間的一切悲喜與它無關(guān),“只是在秋天到來的那個清晨或者午后,安靜地高昂起它的質(zhì)樸的花盤,交付于藍(lán)天白云”??ㄊ菭N爛的。它高大挺拔,一般可以長到三米左右,葉子長得很大,形狀像一把蒲扇,它的頸彎成一定的弧度,臉面是一個金黃的圓盤,總是對著陽光微笑。它的花朵是潑灑出來的金燦燦的黃色,顯示出生命的熱情奔放。“它的燦爛在高處,在遠(yuǎn)處,在時光和心靈紛繁交錯的出口處”。它的燦爛,源于高處的自由飛翔的陽光的照耀,源于遠(yuǎn)處的不為風(fēng)塵蝶蟲打擾的安詳。在它舒展的花瓣里,有安寧和純凈,也有質(zhì)樸和高傲,它遠(yuǎn)離了假象和偽飾,靠近真實與坦蕩,始終閃爍著思索的光芒。
只有在沒有遮掩、沒有牽絆的情況下,生命才能表現(xiàn)出它真正的本質(zhì)。
燦爛的葵花正是以這樣熱烈的姿態(tài)擁抱太陽,擁抱陽光,永無休止地追求屬于自己的輝煌。
這是一篇能進(jìn)入心靈的文字。作者生活在大西北的祁連山下,對這種在廣袤的原野上生長的植物,特別有感情。他在沉穩(wěn)的敘述和理性的剖析中,讓讀者感悟到生命強大的精神內(nèi)力。文脈暢通,文筆干凈,文字靈動,簡單純粹的表達(dá)手法,很有力度。意識流手法的運用,大膽的聯(lián)想和想象,寫出了葵花的性格,道出了像葵花那樣的人的品性。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遼闊而美麗的天空,如何追求高遠(yuǎn)和燦爛,完全在于我們有沒有一心向太陽的內(nèi)在精神力量。沒有誰能夠幫助我們長高,除了我們自己。
生命能夠強大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要有強大的精神內(nèi)力。唯有如此,生命才能掙脫世俗的枷鎖,奔向浩瀚真實的心靈,像原野中的向日葵那樣在燦爛中得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