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心
在最適合并購的時候,三星放棄了對全球最大的閃存卡制造商SanDisk的收購,這是明智的選擇,還是突然間犯了迷糊?
在內(nèi)存芯片制造業(yè)產(chǎn)能過剩和全球金融危機引發(fā)需求低迷的大背景影響下,SanDisk的利潤空間已所剩無幾、在過去的兩年中,SanDisk的股價暴跌60多美元。而作為第一大閃存芯片制造商,三星每年要向SanDisk交納一筆相當可觀的專利許可費,卻還是過得比前者滋潤。
很多人認為,當前的這個時機對三星來說,是將SanDisk納入自家旗下的良機。從眼前利益來講,至少可以省下每年近4億美元的巨額專利費!從長遠意義來說,收購將幫助三星鞏固在閃存芯片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并且對三星提高固態(tài)硬盤產(chǎn)量的計劃也非常重要。有分析師預測,固態(tài)硬盤將是閃存芯片未來最重要的應用。此外,三星還可以此進入SanDisk控制的微型閃存卡零售市場,獲得自己的數(shù)字音樂播放器產(chǎn)品。
這樣來看,如果三星能夠收購SanDisk,將是一個不錯的收購計劃。人們也有理由相信三星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所以,早在今年9月,當三星宣布出價58.5億美元(約合每股26美元)洽購SanDisk時,業(yè)界認為理所當然,并樂見其成。遺憾的是,三星13年來的首次收購嘗試遭到了對方以“售價過低”為由的拒絕。更令人扼腕的是,就在SanDisk股價暴跌、業(yè)績下滑的一個月后,三星也主動宣布放棄收購,搞得人們大呼“看不懂”。
韓國人給出的理由是,三星看不到San-Disk的盈利前景。但事實上,在三星宣布這一決定之前,SanDisk曾與東芝進行了密切談判,或許這才是導致交易失敗的主要原因。而且,SanDisk雖然深陷泥沼,但它憑著手中的數(shù)百項專利技術,仍可以在行業(yè)內(nèi)呼風喚雨、因此,三星的報價可能不能體現(xiàn)SanDisk的價值,
除此之外,SanDisk還有自己的如意算盤。它同意出售30%的閃存芯片產(chǎn)能給合資伙伴日本東芝公司,但SanDisk的美好愿望可能會落空。東芝更是在今年遭遇虧損,自顧不及,哪還有心思進行收購。
就此而言,三星及時收手,放棄收購SanDisk,應該說是一個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