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順
導讀
普希金,十九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作為俄羅斯文學的鋪路人,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造者,普希金被稱為“俄國文學之父”。不僅僅在當時時代,而且在他去世以后的一個半世紀以來,他一直是一座紀念碑式的人物。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眸普希金,感受普希金那無窮的魅力。
美文一:孤獨的普希金肖復興
來上海許多次,沒有去岳陽路看過一次普希金的銅像。忙或懶,都是托詞,只能說對普希金缺乏虔誠。似乎對比南京路、淮海路,這里可去可不去。
這次來上海,住在復興中路,與岳陽路只一步之遙。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銅像即收眼底。大概是緣分,非讓我在這個美好而難忘的季節(jié)與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出普希金許多明麗的詩句,春水一般蕩漾。
其實,大多上海人對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從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過是身旁的水泥電桿一樣。提起他來,甚至說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詩。
普希金離人們太遙遠了。于是,人們繞過他,到前面不遠的靜安寺買時髦的衣裝,到旁邊的教育會堂舞廳跳舞,到身后的酒吧間捧起高腳酒杯……
當晚,我和朋友去拜謁普希金。銅像四周竟然了無一人,散步的、談情說愛的,都不愿到這里來。月光如水,清冷地灑在普希金的頭頂。由于石砌的底座過高,普希金的頭像顯得有些小。我想,更不會有人癡情而耐心地抬酸了脖頸,如我們一樣仰視普希金那一雙憂郁的眼睛了。
此時,教育會堂舞廳中音樂四起,爵士鼓響得驚心動魄。紅男綠女進進出出,纏綿得像糖稀軟成一團,偏偏沒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我很替普希金難過。我想起曾經去過的莫斯科普希金廣場,在普希金銅像旁,即便是雨雪飄飛的日子,那里也會有人憑吊。那一年我去時,正淅淅瀝瀝下著雨,銅像下依然擺滿鮮花,花朵上沾滿雨珠,宛若凄清的淚水。有人在悄悄背誦著普希金的詩句,那詩句也如同沾上雨珠,無比溫馨濕潤,讓人沉浸在一種美好的詩的意境中。
而這一個夜晚,沒有雨絲、沒有鮮花,普希金銅像下,只有我和朋友兩人。普希金只屬于我們。
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這里,除了幾位老人打拳,幾個小孩玩耍,沒有人注意普希金。銅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燦爛的陽光下。
朋友告訴我,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第一尊毀于日軍侵華的戰(zhàn)火中,第二尊毀于我們自己手中。莫斯科的普希金青銅塑像屹立在那里半個多世紀安然無恙,我們的普希金銅像卻在短短的時間內連遭劫難。
在普希金銅像附近住著一位老翻譯家,一輩子專門翻譯普希金、萊蒙托夫的詩作,在文化大革,命中親眼目睹普希金的銅像被紅衛(wèi)兵用繩子拉倒。內心的震動不亞于一場地震。有人勸他搬家,避免觸目傷懷,老人卻一直堅持守在普希金的身旁,度過他的殘燭之年。
老翻譯家或許能給孤獨的普希金些許安慰?許多人忘記了當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毀掉了美好的事物,當然更不會珍惜美好的失而復得。而年輕人漠視那段悲慘的歷史,只沉浸在金庸或瓊瑤的故事書里,哪里會有老翻譯家那份深厚的情懷,涌動老翻譯家那般刻骨銘心的思緒?據說殘酷的沙皇讀了普希金的詩還曾講過這樣的話:“謝謝普希金,他的詩感發(fā)了善良的感情!”而我們卻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拋在街頭。
我忽然想起普希金曾經對于春天的詛咒——啊,春天,春天,你的出現對我是多么沉重……還是給我飛旋的風雪吧,我要漫長的冬天的幽暗。
有幾人能如老翻譯家那樣理解普希金呢?過去成了一頁輕輕揭去的日歷,眼前難以抵擋春日的誘惑,誰還愿意去在凜冽風雪中洗滌自己的靈魂呢?
離開上海的那天下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來到普希金的銅像旁。陽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綴滿普希金的臉龐。真好,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獨,身旁的石凳上正坐著一個外鄉(xiāng)人。我為遇到知音而興奮,跑過去一看,失望透頂。他手中拿著計算器正在算賬,很投入,他的額頭滲出細細的汗珠。
再到普希金像的正面,我的心蔓像被貓咬一般難受。石座底部刻有“普希金(1799—1837)”字樣,偏偏“金”字被黃粉筆涂滿。莫非人們只識得普希金中的“金”字?
我們靜靜地坐在普希金塑像旁的石凳上,什么話也說不出來。陽光和微風在無聲流瀉。我們望著普希金,普希金也望著我們。
閱讀訓練
1文章題目為“孤獨的普希金”,結合全文,說說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2請簡要分析“那詩句也如同沾上雨珠,無比溫馨濕潤,讓人沉浸在一種美好的詩的意境中”在文中的作用。
3請簡要概述本文的主旨。
4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文章采用了對比的手法,請簡要寫出三處。
參考答案
1(1)街頭普希金的銅像很少有人拜謁。(2)大多數人說不出普希金哪怕一句短短的詩。(3)人們忙于生活、享受,而對普希金所象征的文化精神卻備加冷落。2這幾句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辭,形象地說明了普希金詩句所給人帶來的美好精神享受,同時也和當今社會中人們對普希金的冷落形成鮮明的對比,抒發(fā)了作者的無奈、痛苦、遺憾、憂慮之情。3本文通過描寫街頭的普希金塑像很少有人拜謁的現象,揭示了當今社會中高雅文化、美好精神備受冷落的現實,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社會現象的否定態(tài)度。4(1)莫斯科普希金塑像與上海街頭普希金塑像的對比。(2)老翻譯家與一般人們的對比。(3)我和外鄉(xiāng)人的對比。(4)我和朋友與大多上海人的對比等。
美文二:訪普希金故居楊斌
在圣彼得堡期間,我們到莫伊卡街十二號普希金紀念館,參觀了這位俄羅斯偉大詩人的故居。
我們從靠河邊的大門進入,仿佛走進一個四合院。四周樓房只有二至三層,米黃色的墻,顯得十分潔凈。院中有一片綠地,旁邊擺幾條白色長凳。周圍種著綠籬,修剪得頗為整齊。幾棵灌木長得蓊蓊郁郁,十分惹人喜愛。庭院中靠近灌木的地方矗立著普希金全身雕像,常人般大小。塑像下是兩米高的塔型基座。一群青少年和幾個老人正在院中觀賞、拍照,有的坐在長凳上休息。辟為紀念館的只有靠街這一邊的樓房。
進入一樓客廳后,管理人員讓我們套上鞋套,稍候。不一會兒,一扇門開啟,我們悄聲進入。一樓陳設的主要是普希金童年時代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也有幾件玩具。櫥窗內有不少普希金童年時代與家人、與老師同學的合影。二樓有大客廳、書房、妻子臥室、孩子臥室和娛樂室。大客廳擺著沙發(fā)、書櫥、圓桌、鋼琴和一些裝飾品,還顯眼地放著一張單人床,那是普希金受傷后用的。普希金的書房也就是他的工作室,占滿兩個墻壁的書櫥
擺滿了書籍,其中有些法文版、德文版的圖書。書櫥對面的墻上掛著一幅鮮麗的油畫,還有一把精致的馬刀。書桌上放滿了字跡流暢的手稿。一張單人長沙發(fā)是普希金受傷后家人為他買的,可坐可躺。
望著普希金的遺像,看著客廳的單人床、書房里的長沙發(fā)和書桌上的手稿,我心里忽然感到陣陣隱痛。我幻覺那單人床、長沙發(fā)可能留有血跡,其實細看什么也沒有。當然不可能會有,因為普希金躺在那上面的時候,距我們今天已有一百六十五年半了。雖然那已成歷史,但我仍然感到惋惜。普希金在世的三十八年,是那么坎坷多難。六年流放,連父親都棄他而去。兩度迫害流放他的老沙皇死后,新沙皇將他特赦。企圖收買他。但歷經磨難的普希金豈肯低下他那高昂著的驕傲的頭顱!他不理會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軟硬兼施那一套,繼續(xù)揮筆戰(zhàn)斗,繼續(xù)向沙皇暴政、農奴制、反動宗教勢力、文壇保守勢力和社會上的丑惡現象進攻。因為他是時代的歌手,是人民聲討舊世界的代言人,是代表人民向往自由、追求自由的大無畏的斗士。他的短暫的一生雖然多難,但卻又無比輝煌。他創(chuàng)作的詩歌、散文、小說、評論、專著、書信近四百萬字。等身著作使他成為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和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他是“俄羅斯詩歌的太陽”,世界文化巨人。雖然他中了獨裁者和無賴丹特士的陰謀與圈套,被一顆罪惡的子彈奪走寶貴的生命,但他卻在俄羅斯和世界人民心靈的天國中永生。
我記起了普希金在決斗逝世前半年所寫的《紀念碑》這首詩,詩中對自己的一生作了總結和評價,并預言他的靈魂將永垂不朽。詩人的預言果真得到了實現。他不幸逝世的消息幾乎震撼了整個俄國。無數平民、學生、婦女、老人都來向他們敬愛的詩人的遺體告別。全俄各地,以普希金的名字命名的藝術館、美術館、學校、街道、廣場以及文化團體比比皆是,普希金的塑像隨處可見。就像英國人以莎士比亞為榮一樣,普希金也成了俄國人的驕傲。1999年普希金誕辰二百周年時,全世界各地都為這位偉大的詩人舉行了紀念活動。我們中國也在人民大會堂第三廳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大會。上海、廣州、哈爾濱等地也舉行過類似的活動。
圣彼得堡莫伊卡河畔的這個普希金紀念館是1926年建立的,當時有些實物不全,靠熱心的出版商贊助,不斷添置、補充,才有現在這樣的規(guī)模。幾個管理人員都是已經退休的老大姐,她們是義務來這里工作的,而且工作非常認真。
結束參觀后,我又一次瞻仰了普希金的遺像,并在門口購物處購買了兩個嵌有普希金頭像,只有鵝蛋般大的橢圓形小鏡框,一個自己留作紀念,一個送給我熟悉的一位詩人。
閱讀訓練
1“望著普希金的遺像,看著客廳的單人床、書房里的長沙發(fā)和書桌上的手稿”。作者為什么“心里忽然感到陣陣隱痛”?
2普希金在《紀念碑》這首詩中預言“他的靈魂將永垂不朽”,文中說“詩人的預言果真得到了實現”。從哪些方面可以證實?
3結合全文,請簡要概述普希金的形象。
4請簡要概述本文的寫作手法。
參考答案
1因為普希全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和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是世界文化巨人,卻中了獨裁者和無賴丹特士的陰謀與圈套,被一顆罪惡的子彈奪走了寶貴的生命。2(1)他逝世后無數人都來向他的遺體告別。(2)以普希金名字命名的學校、街道、廣場等比比皆是。(3)普希金的塑像隨處可見。(4)普希金誕辰二百周年時,全世界都舉行了紀念活動。3普希金在世三十八年,坎坷多難。但歷經磨難的普希金繼續(xù)揮筆戰(zhàn)斗。繼續(xù)向沙皇暴政、農奴制、反動宗教勢力、文壇保守勢力和社會上的丑惡現象進攻。他是代表人民向往自由、追求自由的大無畏的斗士。等身著作又使他成為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和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4(1)按參觀順序進行寫作。(2)敘述、描寫與議論相結合。(3)聯想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