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忠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必須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我認為,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該是各種能力之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關鍵是要教給學生科學思維的具體方法.科學思維的方法很多,本文僅就自己經(jīng)常用的方法與大家共享.
一、比較法和歸類法
1.比較法.這是一種把各類事物加以對比,以確定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比較法一般遵循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尋找出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即異中求同.二是在尋找出事物之間相同之處的基礎上,找出不同之處,即同中求異.比較法從其比較的方式而言,通常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同時比較.如動脈血和靜脈血特征的對比等.通過比較,可使學生對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前后對比.如植物四個主要類群特征的比較等.通過比較,不僅可使學生“溫故而知新”,而且可為講授生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的進化歷程和規(guī)律奠定必要的知識基礎.
2.歸類法.這是一種按照一定的標準,把事物的本質特性抽將出來,以區(qū)別于具有另一種本質特性事物的思維方法.生物學通常采用兩種歸類法:一是科學歸類法,即從科學性出發(fā),按照生物的本質特性進行歸類,如把自然界分為非生物和生物兩大類等.這種歸類法,因為客觀地反映了生物本質的特性,有助于學生通過學習,理解和掌握生物的本質特點.二是實用歸類法,即從實用性出發(fā),按生物的非本質屬性進行歸類.如把生物圈(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分成生態(tài)系統(tǒng)和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兩大類等.
比較法和歸類法是互為前提的. 一方面,只有通過比較,認識生物的異同點后,才好進行歸類;另一方面,只有
把生物歸類,才好進行比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
二、分析法和綜合法
分析法是指把事物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或屬性)進行考查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法是把事物的各個部分(或屬性)聯(lián)合成一個整體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
分析法和綜合法是生物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兩者緊密聯(lián)系,不可截然分開.在實際運用時,一般采用三種方式:一是先分析,后綜合;二是先綜合,后分析;三是邊分析,邊綜合.如果只分析,不綜合,宛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反之,只綜合,不分析,猶如只見森林,不見樹木.對初中生來說,最好采用邊分析、邊綜合的方式.
三、系統(tǒng)化法和具體化法
1.系統(tǒng)化法.這是把幾種有關事物或材料理出一定的順序,納入到一定的體系之中的一種思維方法.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編寫提綱、列出表格、繪制圖表等方式,把學習的新知識(或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tǒng)地整理.實際上,知識系統(tǒng)整理的過程,就是學生對知識深入地理解、靈活地掌握、牢固地記憶的過程.例如,在講“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時,教學重點是種子中胚的發(fā)育知識,而要講清楚胚的發(fā)育,又必須涉及到花的結構,尤其是雌蕊的子房,子房里胚珠的結構,以及雙受精作用和雙、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等知識.為此,在復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運用邊復習、邊啟發(fā)、邊講解、邊歸納的方法,把新舊知識加以系統(tǒng)化,整理出一個很直觀的表格,讓學生學得既輕松,又明白.
2.具體化法.這是指把已學過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或用實例來說明理論知識的一種思維方法.正如新課標中所指出的:“要求學生初步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xiàn)象,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這就是這種方法的具體體現(xiàn).
四、抽象法和概括法
1.抽象法.這是把事物的共同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性抽取出來,加以思考的一種思維方法.抽象法可有兩種層次的抽象:一種是非本質屬性的抽象,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抽象.以高中生物“遺傳的物質基礎”為例,它涉及到真核細胞、染色體、DNA分子、RNA分子、基因、“轉錄”、“翻譯”、“中心法則”、脫氧核苷酸、遺傳信息、遺傳密碼、氨基酸、蛋白質、遺傳性狀等諸多知識.它們都是十分重要而又高度抽象的.但是,這多半是屬于非本質的抽象而已.其本質的抽象僅兩個字:基因!
2.概括法.這是把抽象出來的事物共同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聯(lián)系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也是兩種層次的:一種是非本質屬性的概括,也叫感性概括;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概括,也叫理性概括.
抽象法和概括法也是互為前提、相輔相成的.在教學過程中,如能有意識地對知識進行抽象中以概括,在概括中以抽象,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必有益處.
五、歸納法和演繹法
1.歸納法.這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即根據(jù)大量已知的事實,作出一般性結論的方法.如通過對各種細胞的研究,歸納出細胞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
2.演繹法.這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思維方法,即從一般的原理出發(fā),去認識特殊事物的方法.如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這無疑是正確的.但也僅限于具有細胞的生物而言,病毒、類病毒是生物,卻不具有細胞結構.
歸納法和演繹法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克服分析事物的片面性、形而上學,都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