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你生活在什么樣的圈子中?這問題可以牽扯出形形色色的回答,而不管什么答案,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我們生活在一個“圈子時代”。
圈子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價值觀念,是一張我們掙不脫的巨大的網(wǎng)。它讓我們獲得一種非正式的認同,讓我們在超越固定歸屬的同時,有了一種更感性更靈活也更人性的歸屬感。
圈子的分類
社會圈子
關鍵詞:不同領域,共同利益
隨著白領逐漸意識到“人脈資源”的重要,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成了生活必不可少的內容??梢哉f,圈子是一種財富。社會活動的擴大,意味著擁有了四通八達的資訊渠道,廣泛信息的獲得也意味著你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陳少平所從事的保險行業(yè)就是一個對社交圈子要求較大的行業(yè)。對于一個專門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行銷人員而言,社交圈的大小直接決定了業(yè)績多寡。一個偶然機會,他認識了在報社工作的朋友,很快融入那個朋友的圈子中,并衍生出不少新的社交圈子。陳少平十分用心地經(jīng)營這些社交圈,而這些新建立的圈子也為他帶來了不少業(yè)務支持。
旅游圈子,文學圈子,美食圈子,健身圈子……
關鍵詞:興趣
若只生活在社交圈子中,是很累人的。因興趣而衍生出的其他小圈子,則能讓你的生活有喘息的機會。如果你愛好旅游,可以參加“驢友”俱樂部之類;如果你是個體育愛好者,可以在健身場所找到合適的圈子;如果你愛好文學,可以在文人聚集的網(wǎng)站找到志同道合的圈中人……這樣的圈子有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意思,沒有現(xiàn)實的利益之爭,只是共同愛好的聯(lián)結,可以豐富你的生活,排解你的寂寞,為你營造一個個沒有壓力、自由自在的小世界。
小翠的業(yè)余時間被各種圈子填得滿滿的。每周五晚上她都去健身,那里有她的健身圈子;周六下午,她會去打球,體育圈子給她帶來樂趣與健康;有時她還會與“自由行”俱樂部的“驢友”出去旅游,呼吸新鮮空氣,增長些見識。小翠說,這樣的圈子生活讓她可以調節(jié)工作帶來的壓力,幫她調整心情,更好地投入新一周的工作。
姐妹圈子
關鍵詞:分享秘密
姐妹圈子是白領麗人收藏自己小秘密的地方。她們之間的關系有時比情人還親密,生氣的時候來得快,去得也快;她們的個性可能南轅北轍,但卻彼此依賴;她們有時也會意見不一,但“槍口”總是一致對外……最典型的姐妹圈子莫過于《欲望都市》劇中4位個性突出的單身女性所組成的圈子,這4個生活在紐約曼哈頓的單身女人,專欄作家凱莉、律師瑪蘭達、理想主義者夏洛特和公關經(jīng)理薩曼莎,她們都事業(yè)成功,時髦漂亮,自信滿滿。在她們的姐妹圈子中,有煩惱一起分憂,有快樂一起分享,有時也會有些小摩擦,卻無傷大雅。她們在圈子中享受著生活,將生活過得相當精彩。
部落圈子
關鍵詞:隱形人
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要戴著面具做人,將最好的一面呈現(xiàn)出來,久而久之自然會累。網(wǎng)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虛擬空間,在這里,所有人都成了隱形人,可以將最真實的自己展現(xiàn)出來。
比如,QQ群里有個“準媽媽群”,一群互不認識的準媽媽在這里交流懷孕心得和遇到的問題,一起分享即將為人母的快樂;“廣州蒲一族”也是個人氣相當高的部落圈子,老廣州人、新客家人、打工者都聚在這里,談論彼此在廣州的生活,通過網(wǎng)絡組織各種好玩兒的活動。
部落圈子的“名堂”很多,“戰(zhàn)地”也不少。雪兒就是沉迷于部落圈子的一條“蟲子”,每晚十一點到凌晨一點是她出來活動的時間,雷打不動。雪兒長期駐扎的網(wǎng)易部落有大大小小無數(shù)個圈子,比如原創(chuàng)視線、無憂島、詩現(xiàn)場等等。雪兒說,深夜的“蟲子”生活是她最能徹底釋放自己的一種方式,想說的和不想說的,沒有人逼著,她一個人說了算。
“雙中心”圈子
關鍵詞:情感交集
愛情是白領麗人生活中不可忽略的要素,圈子生活也跟愛情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半p中心”圈子就是一個因愛而生的圈子。
愛情關系中,一種是一個人完全依附于另一個人,這種單中心的關系依賴性太強;另一種則是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生活中心,但兩個圈子卻有一部分交集,這種關系是雙中心關系,交融的圈子則謂之“雙中心圈子”。如果愛人之間有一個雙中心圈子,兩人彼此互相獨立又互有交集,會有助于維持兩人間的愛情,讓愛情關系更牢靠。
林薇與丈夫就有一個“雙中心圈子”,兩人平時彼此獨立工作,在各自圈子中活動著,周末的時候就在雙中心圈子中與共同的朋友組織各種活動。有時一起出去旅游,有時組織家庭聚會,有時相約到球場打球。這樣的生活既不像平行線一樣永無交集,也不像一個整體那樣久了會令人厭煩。
白領“圈地”,按部就班
世界變化太快,圈子也變化太快。人們不斷組成圈子,選擇圈子,營造適合自己的圈子,在圈子里尋找寄托。圈子是要不停構筑的,這樣才能讓你擁有越來越多的朋友,路越走越寬,機會越找越多。而進行“圈地運動”宜按部就班——
定位
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圈子是很重要的一點。有什么興趣愛好,參與動機是什么,有多少時間參加圈子活動等等,都要提前為自己做好定位。
了解圈子
在你進入一個圈子之前,對其先作個全面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圈子由哪些人組成,有些什么形式的活動,要有個全面認識。如果覺得這個圈子正是你向往的,那就可以開始考慮如何進入了。
設定角色
進入了圈子,你就會有個相應的角色,是核心、骨干還是邊緣人物,取決于你的態(tài)度。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情況設定圈中角色,當然要成為核心人物還需要一步步來,除非這個圈子是你自己創(chuàng)立的。
維護圈子
圈子也需要經(jīng)營,維護好你的圈子需要一定投入。首先要規(guī)劃好自己用于圈子的時間,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其次,電話、短信、E—mail、QQ、MSN等溝通聯(lián)絡的工具必不可少。一個人可能同時存在于幾個圈子中,但所涉足的圈子并非越多越好,因為圈子的維持需要付出,包括信息、金錢、時間、精力等等。因此,最好明確每個圈子的主次之分,做好規(guī)劃,免得顧此失彼。
2008——社交比穿衣更重要
這是一個需要交流的時代,大到國家,小到單位、家庭、朋友之間,只有通過交流,才能洞悉周遭變化的現(xiàn)象本質,才能相互啟發(fā)鼓勵并適應變化,然后在變化的世界中生存、發(fā)展、生活。
人都害怕孤獨,因為人不僅要通過彼此協(xié)作求得生存,還在乎彼此的認同,以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安全與滿足。一位歌手曾唱道,找個“幫”來混。這個“幫”就是圈子,每個人都需要有這樣一個“幫”,需要一個適合自己的圈子。在圈子的共同氛圍和共同語境里,人們得以更直接、更真實、更純粹地交流。人們不斷選擇圈子,營造適合自己的圈子,于是有了那么多的社區(qū)圈子、博客圈子、游戲圈子,人也有了生活、事業(yè)、情感的交流平臺。以自己為圓心,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個圈子,分別滿足我們不同的需要。
選擇圈子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經(jīng)營圈子就是經(jīng)營一種人生模式。不斷充實圈子的內涵,擴大圈子的外延,人生會更加豐富多彩。
(摘自《熟男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