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祖民
1、吸脹吸水與滲透吸水的區(qū)別
吸脹吸水是未成熟植物細胞的吸水方式,是靠細胞內的親水物質如纖維素、淀粉、蛋白質等吸收的,分生區(qū)、形成層和干種子細胞主要靠吸脹吸水。而成熟的植物細胞也可吸脹吸水,但主要靠滲透吸水。
2、赤道板與細胞板的區(qū)別
赤道板是指在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整齊排列的一個平面,是一個虛擬的無形的結構。細胞板則是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在原來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的將來要向四周擴展構建成新的細胞壁的結構,是有形的、實實在在的,其形成與高爾基體活動有關。
3、腎上腺激素與腎上腺素的區(qū)別
腎上腺激素是腎上腺所分泌激素的總稱,包括腎上腺髓質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髓質激素又包括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又包括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和少量的性激素??梢?,腎上腺素只是腎上腺激素中的一種,兩者并不是同一概念。
4、卵生與卵式生殖的區(qū)別
卵生并非卵式生殖的簡稱。卵生是動物母體產(chǎn)出子代的一種方式,受精卵在母體外發(fā)育為胎兒則為“卵生”;受精卵若在母體內發(fā)育為胎兒后娩出,則視情況分別稱為“胎生”或“卵胎生”。卵式生殖是生物配子生殖中的一種,是卵和精子結合的有性生殖,在高等動植物中常見。
5、生長激素與生長素的區(qū)別
生長激素是由腦垂體前葉分泌的動物激素,其成分是蛋白質,作用于全身組織細胞,對動物生長以及糖類、脂肪和蛋白質起調節(jié)作用。生長素是植物的分生組織產(chǎn)生的植物激素,對植物的莖、芽生長和生根及果實發(fā)育等有促進作用。
6、原生質層與原生質、細胞質的區(qū)別
原生質是指細胞內的所有生活物質,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細胞質是指細胞中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質。原生質層是指成熟的植物細胞中,細胞膜、液泡膜及它們之間的細胞質合在一起的一層半透膜。質壁分離指的是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而不是細胞質與細胞壁分離或原生質與細胞壁分離。
7、單倍體與一倍體的區(qū)別
單倍體是由某一物種的配子直接發(fā)育成的個體,如蜜蜂中的雄蜂就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fā)育而成的。單倍體不一定只含一個染色體組,如馬鈴薯是四倍體,它的單倍體植株就含有兩個染色體組。一倍體則是只含一個染色體組的單倍體。兩者的關。系為:一倍體屬于單倍體,單倍體不一定都是一倍體。
8、芽體、側芽與芽的區(qū)別
芽體是某些生物(如水螅、酵母菌等)在環(huán)境條件較好時,在母體的一定部位生出的“小生物體”,它與母體的形態(tài)、結構相同,只是個體較小,它脫落后可在自然狀態(tài)下直接長成新個體。芽是一種營養(yǎng)器官而不是高等植物上的“小植株”。側芽是葉子與莖相連部分生長出來的芽,也叫腋芽。但馬鈴薯塊莖上芽眼生出的芽和大蒜側芽也能長成植株,但它們都屬營養(yǎng)器官發(fā)育成的植株,屬營養(yǎng)生殖。
9、向性運動與感性運動的區(qū)別
向性運動是指植物的某些器官由于受到外界環(huán)境中單方向的刺激而產(chǎn)生的定向運動。根據(jù)刺激因素的不同,向性運動又可分為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向水性等。向性運動都是由于生長的不均勻引起的。感性運動是指由沒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轉變、觸摸等)所引起的運動,運動的方向與外界刺激的方向無關。根據(jù)外界刺激的種類又分為感夜性、感熱性:感震性等。有些感性運動是由生長的不均勻引起,如感夜性和感熱性。另一些感性運動是由細胞膨壓的變化所引起,如感震性。
10、囊胚與胚囊的區(qū)別
存在上:囊胚是動物的胚發(fā)育過程的一個階段,受精卵經(jīng)卵裂形成內具一空腔的球狀胚胎叫囊胚。胚囊是植物胚珠的組成部分,是由大孢子母細胞(胚囊母細胞)經(jīng)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1個大孢子(實際上是4個大孢子,其余3個消失),大孢子經(jīng)3次有絲分裂形成含8個核的胚囊。近珠孔端有1個卵細胞和2個助細胞,遠珠孔端有3個反足細胞,胚囊中央是2個極核。囊胚將進一步發(fā)育為動物的原腸胚。而胚囊完成雙受精后,受精卵和受精極核分別發(fā)育為植物種子的胚和胚乳。
(責任編輯趙平)